我恨父母,卻成為了和他們一樣的人!|心理學:精神虐待有多可怕

01

隨著新年假期的結束,學生們離返校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這不僅慌了還沒寫完作業的孩子,也慌了需要在作業上簽字的父母。

這不,姑姑就在家裡急的團團轉。可不管姑姑如何著急,弟弟小鵬還是在作業上磨磨唧唧的,不是一會兒要上廁所,就是一會兒要削鉛筆。這可點著了姑姑的暴脾氣。終於在一聲河東獅吼之後,噼裡啪啦的巴掌落到了小鵬的身上。

小鵬“哇”的一聲哭了。在撕心裂肺的哭聲中,我卻想那個被母親暴打卻不吭不響的深圳女孩。女孩也是在寫作業,卻被母親一腳踹到地上,然後拖著頭髮前行。不知女孩兒到底犯了什麼錯,就連剛剛送外賣回家的父親,進門也是幾耳光。

我恨父母,卻成為了和他們一樣的人!|心理學:精神虐待有多可怕

我恨父母,卻成為了和他們一樣的人!|心理學:精神虐待有多可怕

都說孩子是父母最珍貴的禮物。不知道這個禮物究竟有什麼缺陷,要遭到父母如此的嫌棄。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小時候遭受父母虐待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其中有一個最恐怖的回答就是,“我恨他們,但我最終長成了和他們一樣的人!”

02

只有身體暴力才算虐待麼?

英國“國民心理學家”奧利弗•詹姆斯認為,不僅僅如此!精神虐待也屬於一種嚴重的虐待方式。而父母的貶低、否定、嘲弄、冷漠、亂髮脾氣都屬於這種精神虐待的範疇。

我恨父母,卻成為了和他們一樣的人!|心理學:精神虐待有多可怕

有數據統計,精神虐待會比身體虐待的影響更加深刻長久。因為對於孩子來說,身體傷害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癒合,而心理傷害卻會永遠的留存在生命裡,成為孩子成長的一部分。經常遭受精神虐待的孩子,不僅會形成和父母一樣消極、悲觀的世界觀,長大後也更容易成為和父母一樣的人。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從本質說,精神虐待就是父母消極情緒的一種傳遞。父母通過發洩自己的消極情緒,從而獲得精神上的暫時解脫。而孩子因為生存環境封閉,認知能力有限,會認為父母的行為就是正確的行為,所以會模仿學習,進而成為和父母一樣消極的人。

舉個例子來說,母親心情不好,看見孩子正在看電視,於是就會氣不打一處來,立刻大吼“作業寫完了麼?竟然還敢看電視?怪不得天天學習那麼差……”然後“啪”的一聲,把電視關掉。

孩子看電視本身有錯麼?可能並沒有錯。母親這樣做,不過是把消極情緒複製粘貼在孩子身上。隨著孩子的情緒波動,“哇”的一聲哭,母親的緊張情緒好像得到了暫時的解脫。這就像是擊鼓傳花,把花傳出去的那一刻,自己得到了暫時的情緒放鬆。

如果單是一兩次發生這樣的事情,不會對孩子產生什麼後果。如果父母經常如此,孩子產成一種錯覺,生活本就如此!孩子會學著父母的樣子去對待他人,處理事情,最終形成和父母一樣悲觀、消極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嚴重的,還會形成創傷後遺症,即只要提起某句話或者做出某個動作,就會引起應激反應。

比如,孩子長大後,一遇見不順心的事就會拿自己的子女開刀。尤其在看見孩子看電視後,就會更加的怒不可揭,像母親當年那樣大喊大叫“作業寫完了嗎?竟然還敢看電視?怪不得學習那麼差…”然後“嘭”的一聲關掉電視。曾經的受虐者變成了施虐者,也許連他自己都會驚訝,我怎麼會和父母一模一樣?

03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沒有十全十美的父母。父母都想把最好的留給孩子,但是父母也不是聖人,也不能時刻都展現出最美好的一面。所以在家庭中,精神虐待不可避免。

不可避免並不意味著可以放任自流。如果父母能夠主動作為,也許就能把精神虐待的影響降到最小。那麼,

父母應該如何如何做呢?

我恨父母,卻成為了和他們一樣的人!|心理學:精神虐待有多可怕

這裡有兩點建議;

一是父母從自身出發,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發洩。父母可以相互監督,儘量把消極情緒消滅在彼此之間,減少對孩子的帶入。

二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嘗試用“愛的炸彈”來消除精神虐待的影響。

什麼是“愛的炸彈”呢?簡單來說,就是創造一段獨有的親子時光,讓這段甜蜜時光來治癒孩子所遭受的心理創傷。具體分以下幾個步驟:

  • 和孩子共同商定一段時間作為親子時光,比如每週六晚上。為了加強儀式感,父母可以和孩子共同給這段特殊時光起一個溫馨的名字,讓這段時光更有意義。
  • 讓孩子成為時間的主人。孩子有權決定做什麼事、什麼時間做、以及怎樣做。父母不能干涉,不能嘮叨。在這段時光裡,要讓孩子產生一種感覺,“不論我想要什麼,都能得到”,“父母是無條件愛我的,支持我的”。這種獨特的掌控感會讓孩子產生一種滿足,能修補精神虐待帶來的心理傷害。另外,這種特殊的體驗也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全新的期待。
  • 親子時光之後,父母最好能給孩子一件小禮物作為紀念,以至於孩子看見這個禮物,就能想起共度的歡樂時光。這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具有治癒作用的。

孩子的誕生本來就是愛的結合。所以無論在什麼時候,永遠都不要吝嗇對孩子說“愛你”。因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成為一個健康、有愛的大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