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 小河

#教育头条#

小河

周作人

一条小河,稳稳地向前流动。

经过的地方,两面全是乌黑的土;

生满了红的花,碧绿的叶,黄的果实。

一个农夫背了锄来,在小河中间筑起一道

堰。

下流干了;上流的水被堰拦着,下来不得;

不得前进,又不能退回,水只在堰前乱转。

水要保他的生命,总须流动,便只在堰前乱转。

堰下的土,逐渐淘去,成了深潭。

水也不怨这堰,——便只是想流动,

想同从前一般,稳稳地向前流动。

一日农夫又来,土堰外筑起一道石堰。土堰坍了;

水冲着坚固的石堰,还只是乱转。

堰外田里的稻,听着水声,皱眉说道,——

“我是一株稻,是一株可怜的小草,

我喜欢水来润泽我,

怯怕他在我身上流过。

小河的水是我的好朋友;

他曾经稳稳的流过我面前,

我对他点头,他向我微笑。

我愿他能够放出了石堰,

仍然稳稳地流着,

向我们微笑;

曲曲折折的尽量向前流着,

经过两面地方,都变成一片锦绣。

他本是我的好朋友,

只怕他如今不认识我了;

他在地底呻吟,

听去虽然微细,却又如何可怕!

这不是你我的朋友平日的声音,

——被轻风搀着走上沙滩来时,

快活的声音。

我只怕他这回出来的时候,

不认识从前的朋友了,

——便在我身上大踏步过去;

我所以正在这里忧虑。”

田边的桑树,也摇头说,——

“我生的高,能望见那条小河,——

他是我的好朋友,

他送清水给我喝,

使我能生肥绿的叶,紫红的桑葚。

他从前清澈的颜色,

现在变了青黑;

又是终年挣扎,脸上添许多痉挛的皱纹。

他只向下钻早没有工夫对了我点头微笑;

堰下的潭,深过了我的根了。

我生在小河旁边,

夏天晒不枯我的枝条。

冬天冻不坏我的根。

如今只怕我的好朋友,

将我带到沙滩上,

拌着他卷来的水草。

我可怜我的好朋友,

但实在也为我自己着急。”

田里的草和虾蟆,听了两下的话,

也都叹气,各有他们自己的心事。

水只在堰前乱转;

坚固的石堰,还是一毫不摇动。

筑堰的人,不知到哪里去了。

 

作家简介

 

周作人(1885—196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原名櫆寿。字启明,晚年改名遐寿。浙江绍兴人,鲁迅二弟。“五四”时期任新潮社主任编辑,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他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五四”以后,周作人成为《语丝》周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曾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日本、希腊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写作有关回忆鲁迅的著述。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多种,诗集《过去的生命》,小说集、论文集、译作、文学史料集多种。

 

短评

 

周作人先生这首《小河》,曾被胡适之先生誉为新诗的第一首杰作,后来也曾被改编成很多种版本的儿童诗,其中水稻和桑树的对话,也显示出了一些童话色彩。而周作人先生似乎并不是纯粹创作儿童诗,而是在进行对“堰”的反思。假设“小河”一直是自然流淌的,突然有一天一个好事的农夫来了,他挥动锄头筑了一道土堰,让原本自由自在的小河无法自由地流淌了。于是,这条小河在土堰前打转,“堰下的土,逐渐淘去,成了深潭”。这里就形成了第一个象征:流动与阻隔。人们可以解释说,人天性的自然,被各种陈腐的规矩、陋习所压制,而不能得到生命的自由、自在,更不可能有生命之花的灿烂。不自由的小河是被委屈成“深潭”的,如同不自由的小孩子被压制成没有快乐的小老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人们反思的正是这样一种压抑人性的文化和相应而成的制度。

农夫第二次来了,他不是挖开土堰让小河畅快地流动,而是在土堰外面再筑了一道石堰,这样就彻底堵死了小河像之前那样欢快地流淌的可能。

这首诗很明白、明快,不需要太多的解释,读者自己能从中得到各自的共鸣。

我相信,这首诗用在反思教育上,也一样有效。

我们的教师被类比成园丁,但我希望这园丁不是如本诗写的农夫那样,只懂得筑堰截留,而是要懂得顺应孩子的天性,要尊重不同的个性,要无差别、无分类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一棵大树,只有在自由自在的土地上,才能长成;一条小河也要不被阻隔才能愉快地流向远方,而汇入浩瀚的海洋。

所以,本性、自然、尊重,才是教育的真谛。

而那筑堰破坏小河本性后又消失不见的农夫,是看不见的阻碍力量。连青草和虾蟆(青蛙)都感慨惊叹这小河被肆意截断的暴力。

有人把这首诗看成是文化新人对旧文化的反思和谴责,对那有形的堤堰和不见踪影的农夫,都应该继续反思。只有尊重个性与差别、只有顺乎自然,才能让教育和文化具有真正的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