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旅遊從業者的自述:今年要黃了,現在很迷茫

一個旅遊從業者的自述:今年要黃了,現在很迷茫

作者:郭儒逸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接近5月份,王濤(化名)所在旅行社的出境遊業務仍然是“0”,這讓整個公司上下都焦慮不已。


“公司已經提出優化員工,其餘人員採取無薪休假或輪崗的方式上班。由於沒有業務可做,現在我們是純無業的狀態。”他無奈地說。


王濤是北京一家國際旅行社的資深員工。受疫情影響,這幾個月來公司業務幾乎全部停滯,正在遭受罕見的行業衝擊。在旅遊業工作多年之後,他陷入一種從未有過的茫然之感。


他所在的這家旅行社,是國內比較老牌的出入境旅遊運營商,成立已有20多年,主營B2B出境遊業務。據官網資料顯示,目前其員工有一千多人,業務分佈在全國30個省市的數百個城市,服務超過6500家代理商。


在一個多月之前,被稱為“簽證巨頭”的百程旅行宣佈破產清算,這是疫情期間業內首個倒下的案例。百程的倒閉,就像是在業內投下一枚重磅炸彈,讓那些仍在支撐困局的從業者頓感心驚。對他們而言,這場罕見的疫情洗禮,不知道何時才算真正熬過去。


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經蔓延至全球200個國家和地區,這讓嚴重依賴出境遊業務的旅行社雪上加霜。今年原本規劃中的出境遊火熱景象,如今都成了泡影。雖然當前國內各行業逐步進行復工,但在這些旅遊業的從業者眼中,他們除了繼續等待,沒有別的辦法。


以下是王濤的自述,經“商業人物”編輯整理:


我是在2016年5月入職的這家公司,之前在其他旅行社工作過幾年。我們公司主要是做針對團體客戶的出境遊服務,不接收散客。這家旅行社成立的時間很早,是國內最早的四家歐洲出境遊產品批發商之一,在業內算是名列前茅,比較有實力和名氣。


受到疫情的影響,從春節時到現在,公司有過幾次復工時間和業務上的調整。最早我們是在1月底收到通知,原定於正月初七的上班時間,被直接推遲到3月份。當時公司方面沒有談薪資問題,仍然是正常發放。到2月份以後,看形勢沒有好轉,公司又推遲了復工時間。後來應該是要響應復工號召,當時北京市規定人員密集企業員工到崗率不超過50%,因此公司通知我們實施輪崗復工,員工三班倒,確保大約三分之一的員工到崗。


那時工資方面開始有了調整,3月份就按照基本工資的80%發放。我們的薪酬是由基本工資和提成構成,兩者比例大致是6:4,但旅遊行業的基本工資本來就不高,這下到手的就沒多少了。等到3月下旬,公司又下發了一個通知,說疫情下出境業務沒法恢復,公司壓力很大,因此決定根據以往工作業績和今年業績預估,對人員實施優化和待崗,優化比例在25-30%之間。不過,這項規定主要是針對負責出境遊業務的部門,公司還有負責會展業務的部門,當時在會展業務領導的堅持下,這個部門的100多名員工暫時全部留下,但基本工資也只能按50%的比例發放。


出境遊業務的同事“比較慘”。除了被“優化”的員工,其他員工採取無薪休假(公司僅負擔繳納社保)和輪崗形式(會支付一定比例員工的工資)。而會展部門的員工,由於當前各種會議無法舉辦,因此也沒什麼業務。雖然情況暫時好一點,但也要看5月份公司整體的情況,不排除面臨進一步調整。


不同於攜程、途牛等在線旅遊平臺,這些平臺對接的是C端消費者,而我們公司是它們的上游批發商。我們負責開發不同的路線產品,比如設計一個20人的歐洲團,在線旅遊平臺從我們手中購買這個旅遊產品,再轉售給消費者,最後客人會集中起來,由我們負責帶隊出遊。我們會在當地對接景點和酒店等,服務客戶完成整個遊玩過程。


在我看來,做出境遊服務的利潤是挺高的。團體遊涉及到吃、住、遊、購、娛,其中每個環節都有利潤返點。即便是出境前的簽證辦理——雖然我們公司並不服務散客辦理簽證,但據我瞭解,這裡面的利潤也並不低。比如辦理一個歐洲遊簽證,業內成本大約是六七百元,但對外售價通常是在一千元左右,毛利率能達到20-30%。剛剛倒閉的百程,它主要做的就是簽證業務,但百程之前為了賺取流量,大規模燒錢打價格戰,甚至以成本價來做,這可能也導致它後來資金出了問題。


比較倒黴的是,我曾經也在百程工作過,當時還花了近一萬元內部認購了百程的一點股份,但這筆錢現在估計拿不回來了。


旅遊業有明顯的淡旺季。在疫情之前,忙的時候常常會加班到很晚。由於涉及到和境外合作伙伴的溝通,負責對接的同事甚至需要通宵工作。但是目前,毫不客氣地說,公司的出境遊業務就是0。所以,現在上班的主要任務是取消之前的訂單、與合作伙伴商談賠償等,等做完這些工作後也就沒其他活幹了。


總體上,我感覺今年旅遊業尤其是出境遊要黃了。目前國內恢復的多是省內的短途遊,跨省乃至出入境旅遊,仍然受到比較嚴格的限制。旅行社、酒店、景點等產業鏈上的每個環節,都會受到疫情的牽連。我們公司之前發的通知也提到,要加強對應收款的催款,5月30日之前要收回2019年的所有團款。公司在疫情前肯定是盈利的,但現在看上去壓力確實很大。


我們現在接近“純無業”的狀態。按照公司此前規定,在4月15日之前採取的是輪崗制度,但之後怎麼辦,情況還不是很清楚。和以往淡季的時候類似,公司現在每天只發一些內部培訓給大家學習,比如銷售技巧、目的地情況介紹等。工作時間上也有變動,以前是朝九晚六,現在輪崗每天工作5個小時,主要是沒什麼業務可做。另外,即使只有三分之一員工到崗,公司還專門發文禁止上班時間睡覺、玩遊戲、看視頻——你想想,實際情況是他們有“多無聊”。


聽說公司高管這次降薪降得更厲害,沒有辦法,全公司都要調整薪酬。現在能算上好消息的是,公司沒有提出進一步裁員,但我覺得即便這樣,也會有人主動離職。對很多員工來說,他們可能無法面對長期沒有收入的狀態,畢竟生活壓力也不小。反過來,公司採取停薪休假的辦法,這麼做可能就是變相裁員,誰扛得住就留下,扛不住就走人。


形勢這麼不樂觀,我從朋友圈裡看到,一些同事和同行都已經開始做兼職、找副業。不少人在朋友圈推銷賣貨,比如泰國乳膠墊、燕窩、面膜、水果等等。

我覺得,這次疫情很大程度上打擊了一些從業者對旅遊行業的信心,有的人發帖感慨,等疫情過後沒準就要轉行,不會再回來了。


我目前還有一個擔心,就是疫情可能會改變大家的旅遊消費習慣,短期內大家會不會更傾向於非團體聚集式的旅遊、會不會因經濟緊張而減少消費,這對我們都會有影響。旅遊業今年肯定是“廢了”,整個行業的恢復需要時間,但沒有人知道疫情什麼時候能徹底結束,這種不確定性是很容易令人擔憂的。


我是一個外地人,在北京工作生活幾年,一直沒有買房子。相比那些身背房貸的同事來說,這是我“唯一能感到安慰的地方”,至少我的生存壓力沒那麼大。但現在整個部門都是勉強支撐,如果5月份形勢沒有達到公司的預期,接下來情況就可能會更糟糕了。


是不是還繼續幹這行,是不是乾脆離開北京,我最近一直在想這些事情。做了這幾年,現在自己感到很迷茫,但暫時也做不了什麼,只能靜觀其變吧。


*頭圖購買於視覺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