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醫院附近開餐館:家屬半夜來借土豆片,當時老太太快急哭了

醫院,世界上人流量最大的地方之一。

2018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的數據顯示,我國將近100萬個醫療衛生機構,一年接診超過83億人次,這個數字比2018年底的全球總人口還多了10個意大利。

人來人往,醫院附近也自然吸引了服務就診者的店,藥店、水果店、鮮花店、醫療器械店,最剛需的是飯店,畢竟民以食為天,生病的人和照顧生病的人都要先吃飽,至於其他的,都可以緩一緩,飯後再說。

如果說醫院內濃縮了世間悲歡,那麼醫院附近的餐館則讓這些故事在煙火氣裡又滾了一圈。39健康網採訪了北京三甲醫院附近的三家餐館老闆或工作人員,他們在醫院附近的餐館工作三四年到三十年不等,一日三餐,食物有酸甜鹹辣,人生亦有百般滋味。

27年天津菜館:患者家屬半夜來借土豆片

1994年,天津的張飛和張震兄弟來北京做服裝生意,生意是做起來了,但放眼四九城,卻找不到最愛的天津菜,哥倆索性就自己開了一家,名字就叫老張記。

我在醫院附近開餐館:家屬半夜來借土豆片,當時老太太快急哭了

(1999年,張飛在餐館的留影,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老張記緊挨著東交民巷100多歲的聖彌厄爾教堂,周圍是民國使館區,老北京氣質十足,要說老張記最大的地理優勢還是離醫院近:距北京協和醫院1.6公里,離北京同仁醫院以及北京醫院只有300米左右,溜達五六分鐘就能到。

到今年的7月18日,已經開業27年,將近三十年的時間,有本地食客從小吃到大,還帶著自己孩子來吃的,也有不少來醫院就診的患者,39健康網在美食點評網站看到一條2019年3月的留言:“父親在北京醫院住院時,老張記成了我們家的食堂了。”

“有人點名要甲魚湯補身體,店裡沒有,專門去買的;有求醫的人問路,順便打聽掛哪個大夫的號更好。”對於來這吃飯的患者,張氏兄弟能幫到的都儘量幫,但這麼多年忙前忙後,記得的事情並不多。

我在醫院附近開餐館:家屬半夜來借土豆片,當時老太太快急哭了

(新冠疫情也影響了老張記的生意,但是依然有食客慕名前來吃飯)

讓張飛印象比較深刻的倒是有一件:十幾年前,張飛住在餐廳,凌晨兩點半,他一個人在屋裡看電視,突然聽到一陣“咣咣咣”的敲門聲,嚇了一跳,一問原來是附近醫院的產婦家屬,說兒媳婦產後堵奶嚴重,都快昏迷了,需要土豆片敷一敷。

“當時老太太都快哭了。”土豆片通奶的偏方並不靠譜,但張飛當時還是按照家屬的要求,到廚房切好土豆片,送給了她。

來就餐的患者流動性大,張飛也很少打聽患者的事情,但對於附近醫院的醫務人員,如果經常來吃飯,他基本都可以喊出名字。

北京醫院放射科的張雷從剛工作就來這裡吃飯,菜單上的特色菜都吃了個遍,在他的記憶中,醫院附近有不少餐館,但這麼多年一直沒變的就是老張的店。

這次新冠疫情,張雷在發熱門診參與CT影像篩查工作,忙起來一頓飯常常分成幾頓吃,過了正月十五都沒有吃上元宵,有一天路過老張記,竟然意外買到了炸元宵,彌補了節日的遺憾。張雷說,

一線工作辛苦,但元宵吃在嘴裡,心裡也變甜了。

17年成都小吃:求的就是個“快”字

“一份炒河粉,多加小米辣。”高銘戴著口罩,用抑揚頓挫的四川話朝內廚喊了第三遍。

高銘並不是老闆,但這家成都小吃店開業以來,他就在這工作,當時只有十幾歲。這是一家只有五六張桌子的小店,沒有高大上的裝潢,甚至沒有正規的名字,招牌也只是紅底白字寫著“成都小吃”。

小飯店雖簡陋,但與解放軍空軍總醫院只有一條馬路之隔,向東200多米就可以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常常有醫務人員和患者來吃飯,要求多加辣椒的訂單就來自空軍總醫院的護士。

我在醫院附近開餐館:家屬半夜來借土豆片,當時老太太快急哭了

(這家成都小吃店緊鄰兩家部隊醫院)

高銘告訴39健康網,最開始店裡賣的也有烤串這樣的成都小吃,但因為用火限制,就逐漸換成了現在主食為主的菜單,麵條、米線、河粉、紅薯粉、蓋飯、炒米線、炒餅、炒河粉、蒸餃、紅油抄手,可謂樣樣俱全。

對於吃飯的人來說,這些主食提供的碳水化合物是最快補充能量的來源,對於高銘和同事們來說,最大的有點是做得快,幾分鐘就可以給食客上桌,不用等待。

成都小吃店旁邊就是一家超市,有時患者家屬會在超市買好食材,來店裡借個火,“一般根據時長收費,十塊左右,像燉排骨、燉魚湯,時間長一點的話,加工費就多一點。”

我在醫院附近開餐館:家屬半夜來借土豆片,當時老太太快急哭了

(這家成都小吃店以主食為主,原因是做起來比較快)

更多的患者或家屬是來點餐打包,生病的人要保證營養,也往往有諸多忌口,在高銘的印象中,他們點的最多的是西紅柿雞蛋湯、紫菜蛋花湯、小米粥這樣的清淡食物,如果點的是其他主食,往往要求比較多。

整個疫情期間,成都小吃店的外賣服務一直開放,如今疫情緩解,高銘慢慢恢復到了之前電話訂單、外賣訂單、堂食的忙碌狀態,他很少也沒時間停下來想每個訂單背後用餐的是什麼人,如果是患者可能得了什麼病,他更關心的是,怎麼快點做好飯,把飯給人送過去。無論如何,不能餓肚子。

3年便民餐車:賣得最好的是8塊錢的麵包

北京棋盤式的地鐵線路將整座城市緊密聯繫在一起,超過400個地鐵站點,每個站以2個出口計算,至少有800個出口,21歲的阿力在崇文門地鐵E出口的便民餐車上工作。

大多數地鐵餐車的消費者是上班族,但阿力的餐車對面是以眼科聞名全國的三甲醫院——北京同仁醫院

。2017年初,京醫通預約掛號平臺發佈的數據統計顯示,外地患者來京就醫去的最多的醫院就是這裡。

阿力來自山東菏澤,十七八歲就出來打工,在這個餐車工作了三四年,因為疫情影響,餐車剛開門一週,每天的生意也少了一大半,沒事兒的時候,他坐在餐車上邊追劇邊等客人。

平時,餐車和地鐵牆體之間的地方常常有號販子駐足,阿力並不關心,但在這裡工作久了,他還是發現了一些規律,比如下半年來這的南方人多,“可能是因為暑假吧”;比如他覺得,“來這看病的,都是在老家沒辦法治的”,有時他還會聽到顧客說起看病花了多少錢,“沒錢了,心情肯定沉重”。

嚴格來說,阿力的便民餐車不是飯館,但賣的食物還算齊全,手抓餅、烤腸、玉米,還有各種純淨水、飲料,偶然還做烤冷麵。手抓餅、烤冷麵都是現場製作的食物,他都是工作後現學的。

哪個東西賣得最好?當39健康網把這個問題拋給阿力,他回答得很乾脆:“賣得最好的是麵包,8塊錢。”一個顧客打斷了我們和阿力的對話,要的就是那種8塊錢的麵包。

我在醫院附近開餐館:家屬半夜來借土豆片,當時老太太快急哭了

健康或疾病,請好好吃飯

自帶食材和調料,提供鍋碗瓢盆和燃氣,付一兩塊錢就可以燉湯做飯。紀錄片《人生第一次》講述了江西省腫瘤醫院附近的“抗癌廚房”,據廚房的主人老萬夫婦介紹,最開始只是一個患者家屬來借火炒菜。

人是鐵,飯是鋼,患者也不例外。雖然如今一日三餐皆可外賣,但出醫院就能吃到的飯,依然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在這次走訪醫院附近的餐館時,39健康網發現,雖然不是每家醫院附近都有“患者廚房”,但幾乎所有餐館都曾遇到過借火做飯的情況。

生與死在醫院角力,喜悅與痛苦在此互相糾纏,醫院附近的廚房或餐館也從另一個視角見證著這一切。來醫院的人進進出出,心情隨著病情起起伏伏,一盤特色菜,一碗熱湯麵,或者簡單的一塊麵包,填飽肚子,也撫慰人心。

就像老萬夫婦常說那句話: “不要想那麼多,吃完這頓飯再說。”

注:應受訪者要求,高銘、阿力為化名

#健康科普排位賽##39健康超能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