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700億存款進銀行,千萬別存錯!結構性存款不完全是存款

每天700億存款進銀行,千萬別存錯!結構性存款不完全是存款

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約8.07萬億元,居民存款增加6.47萬億元,非金融公司存款增加1.86萬億元。增加6.47萬億家庭存款的概念是什麼?這意味著在91天的第一季度中,平均每天有超過700億的存款湧向銀行!人們是意識到非常時間“現金為王”還是收入與消費雙雙降低後的“報復性存款”?

無論原因是什麼,對於普通百姓來說能多存點錢,總是件好事兒。但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存款”這件事兒,您弄的明白嗎?

也許有人會有疑問,到銀行存錢誰不會?定期活期零存整取,幾十年都是這樣。而現實是您到銀行後會發現,大堂裡有身著制服的人向您推薦理財產品,還有衣著筆挺的人給您介紹各類理財型保險。

每天700億存款進銀行,千萬別存錯!結構性存款不完全是存款

就算這些推銷您都不去理會,銀行公告板上五花八門的結構性存款也常常會吸引您的眼球。一年期定存利率才1.75,而同樣的結構性存款,卻白紙黑字的寫著超過4%的年利,高出一倍還多,而且真的又都是銀行工作人員在協助辦理。相信很多人都會動心的。

每天700億存款進銀行,千萬別存錯!結構性存款不完全是存款

每天700億存款進銀行,千萬別存錯!結構性存款不完全是存款

根據央行最新數據,截至今年1月末,中資全國性銀行結構性存款(含個人、單位)存量規模重回10萬億元以上,達到10.79萬億元,環比增長12.4%。如此大規模的結構性存款,不知道您貢獻了多少?

而您又對結構性存款瞭解多少?

結構性存款:

是指投資者將合法持有的人民幣或外幣資金存放在銀行,由銀行通過在普通存款的基礎上嵌入金融衍生工具(包括但不限於遠期、掉期、期權或期貨等),將投資者收益與利率、匯率、股票價格、商品價格、信用、指數及其他金融類或非金融類標的物掛鉤的具有一定風險的金融產品。

簡單點說,結構性存款就是一部分是存款,一部分是理財產品。存款存銀行,按照銀行對存款的監管政策管理,理財部分去做投資,投資收益一般會比存款高。看起來是不是還不錯?但您別忘了,投資有風險,收益不保證。

一般來說,結構性存款是把用戶的本金作為存款,把利息當做投資來設計。這樣的結果理論上屬於保本的。但如果銀行利率是1.75%,要達到承諾的4%的收益,那麼這筆用利息進行的投資,收益率就不能低於228%。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所以市場上就曾經湧現出一批也會對本金下手的結構性存款。當然,這樣的產品本金安全就都沒有保障了。

每天700億存款進銀行,千萬別存錯!結構性存款不完全是存款

其實國家針對市場亂象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2019年5月17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開展“鞏固治亂象成果促進合規建設”工作的通知》;

2019年9月6日,北京銀保監局印發《關於規範開展結構性存款業務的通知》;

2019年9月24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開展銀行保險機構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整治工作的通知》;

2019年10月18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業務的通知》;

這些監管文件中都對結構性存款提出監管措施和規範管理意見,監管層數次出手規範後,結構性存款產品規模略有收縮。

尤其是2019年10月18日發佈的這份,被稱為結構性存款監管的綱領性文件《關於進一步規範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業務的通知》落地,標誌著結構性存款監管的大幕拉開。

我們說回結構性存款對與我們普通儲戶的意義,上面提到本金、收益和安全的問題,希望您能充分了解。

還有一個問題也要想我的讀者特別強調,那就是結構性存款與普通存款在靈活性上有本質差別。普通存款即使是定期,如果您急用錢,也可以與銀行協商提前支取,只是損失一部分定期利息。而結構性存款,因為您的錢有部分被拿去投資,投資款不可能隨時贖回,所以結構性存款是不可能提前支取,嚴格意義上應該叫“兌付”的。

今天我向大家普及一下結構性存款的基本知識,如果您有興趣深入瞭解,請給我留言。我們還可以講一講,為什麼銀行裡的結構性存款會有“真結構性存款”和“假結構性存款”的說法,而且所謂“假”的還能被光明正大的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