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经让我难熬的工作,也让我得到了成长

大学毕业时,正值全省公安招录公务员考试,父亲鼓励我试着考一考,我报名了,半个月内把两把书翻得烂熟,结果,我幸运地被录取了,成了一名警察。

和我同时被录取的一共7人,经过两周的岗前培训后,我们迎来了一场考试,其中包括写一篇文章。卷子是由法制科长当场判的,局长看了我们每个人写的文章,他对我说:“你的字写得好看,文章也不错,办公室正好缺少写材料的人,你就留在办公室吧。”

就这样,其它人去了派出所,我到了办公室,开始了自己的工作生涯。那时的我,年轻气盛,根本没把写材料当回事。因为从小喜欢看“闲书”,所以作文对我来说不是难事,我在心里已经把“材料”等同于“作文”,更是充满了信心。

几天的熟悉之后,主任交代我写一篇公安信息。当时,严打整治活动开始不久,需要办公室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解总结,以鼓舞士气,激发斗志。我给每个派出所和参战部门打了电话,统计了战绩,之后,满怀激情地写了一篇自认为完美的信息,后面还附了一张各单位的战况统计表。

那些曾经让我难熬的工作,也让我得到了成长

没想到,主任看了以后,改动得“面目全非”。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那篇被密密麻麻修改过的满是红字的信息。

我的自尊心大大受挫,更不甘心再次受挫,原来,公文写作和作文不是一回事,我必须从头学起。

那时没有互联网,要学习,只有书和上级机关传真下来的资料,上班后,我一篇一篇地看,下了班,就把公文写作的书拿回家学,过了一段时间,编写公安信息已经轻车驾熟,被改动的地方也越来越少了。

之后,我开始写简报、汇报材料、经验材料,对公文写作的要领逐步掌握,框架结构也有模有样,自己感觉得心应手,胸有成竹,甚至对写材料有些小视了。

人在哪里骄傲,就要在哪里受到打击。就在我把文秘工作视作寻常的时候,局长找我谈话了,谈话的内容是一篇典型材料,说我写的没有创意,太普通,让我推倒重来,一周内交给他。

那些曾经让我难熬的工作,也让我得到了成长

我一看再看,感觉还行啊,怎么才能更有创意呢?我不停地琢磨,在大标题、小标题和文章框架上动脑筋,改了又改,第一次感觉大脑都被挖空了,也第一次感觉自己是那么才疏学浅。我拿着最后改好的材料去给局长看,心里七上八下,做好了被批评的准备。

没想到,局长很满意,并且表扬我进步了,那一刻,我的心里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那种身心舒畅的感觉是煎熬之后得来的。

慢慢地,我要写的材料越来越多,越来越难,局长也越来越挑剔,给我的评价经常是“立意不高、没有创新、太普通“,我总是不甘心,一篇材料总要反复修改,直到感觉自己耗尽心力。

整整八年的公安文秘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写材料的不容易,但是也切切实实地感到了自己的进步。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倍受打击是常事,一段时间里,我感觉自己实在撑不下去了,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神来之笔,写材料太痛苦,太折磨人了。

那些曾经让我难熬的工作,也让我得到了成长

但是痛中也有乐,每写出一篇自己满意、领导满意、同事称赞的材料,便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在心里升腾,我就像被逼着越过一座一座的山峰,一步一步地成长,有累也有痛,痛并快乐着。

后来,我离开了办公室,换过几个部门,工作做起来,都比在办公室轻松。但是,我依然经常怀念在办公室工作的八年,并且深深地感激那位逼着我努力的局长,那些鼓励我的同事。

正是那些曾经让我难熬的工作,那些痛并快乐的时光,让我得到了成长,也让我铭记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