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也衝上抗疫前線! “逆行”的華裔戰士們引全球關注

怕,也衝上抗疫前線! “逆行”的華裔戰士們引全球關注

黃文秀每天穿著嚴密的防護服堅守在醫院。(圖/黃文秀社交媒體圖片)

【澳洲網朱軒4月15日綜合報道】全球戰“疫”,醫護人員成為“最美逆行者”,義無反顧衝上了前線。這其中,有一個群體引人關注,他們就是海外華人醫護人員,生活裡,他們是孩子、母親、丈夫……但是面對病毒,他們成為“逆行”的戰士,助力住在國戰“疫”。

“蜜月旅行泡湯了,迎接我的是前線任務”

要是沒有這場疫情,馬來西亞華裔醫生黃文秀應該在大鐘樓喝著咖啡,體驗倫敦的人情味,然後再去巴黎,看看埃菲爾鐵塔,享受歐洲蜜月之旅……

中國僑網報道,但現在,黃文秀每天穿著嚴密的防護服堅守在醫院裡,忍受著炎熱天氣、堅持著不上廁所,連呼吸都辛苦,每天最期待的時刻就是脫下裝備,洗去滿身汗水,吸入一口新鮮空氣。因為馬來西亞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黃文秀取消了蜜月旅行,走上抗疫前線。

一向很少在社交媒體分享生活的黃文秀,這次破了例:“但……是的,我的蜜月旅行泡湯了,迎接我的是前線的任務。”“很多人問我:你怕嗎?老實說:我怕!”

家人擔心她的安全,因此她每天都會拍照讓家人知道她的消息,並和他們說她很安全。因為實在不忍讓家人擔心,黃文秀的“照騙”都是笑臉迎人的。

黃文秀的願望很樸實:“目前的確診人數已是一個事實,但我相信我們有能力把病毒控制住。”

再將視線轉向本次疫情重災區之一的意大利,一批華人醫護人員自發成立了志願組織,給當地市民提供公益諮詢,用專業知識幫助大家鑑別疫情期間身體不適與新冠肺炎的區別,心理醫生還開通了疏導服務,緩解民眾的恐慌情緒。

他們在網站上接力,把自己所在的大區、微信號碼、手機號碼毫無保留地公佈在網絡上,希望能就近幫到有需要的人。

“我們旅意中國醫生群體,願意用自己的所學知識幫助大家共同抗疫,平安度過這場劫難。”

怕,也衝上抗疫前線! “逆行”的華裔戰士們引全球關注

4月9日,美國紐約亞裔社團聯合總會為當地醫院、警局等單位捐贈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圖/中新社)

“害怕一定會有,但我們會忘記自身安危”

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華人醫護人員也面臨著工作壓力加大、防護物資短缺的困境,但他們並沒有選擇退縮。

中新社報道,在美國舊金山灣區工作的關詠芝是伯林格姆市一家醫院急診科的護士長,她所在的醫院是灣區治療新冠肺炎的重點醫院。平時,她每週只要工作4天,但最近,很多同事病倒,其中就有人感染了新冠肺炎,這導致很多護士需要加班,關詠芝就曾一週都未休息一天。

“我們也是普通人,面對未知的危險,害怕是一定會有的,但是,職業使然,我們不會因為病人感染病毒而不去照顧他們。”關詠芝說,“在危急時刻,我們會忘記自身安危。”

關詠芝坦言:“每次上班都有很大壓力,不想有病人在我們手上發生不幸。但是,如果我們不上班,誰來幫助他們呢?”

中國僑網報道,華裔潘瑞麒是舊金山凱瑟醫院的一線護士,他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則是醫院缺乏口罩等醫療防護物資。有的時候,一個口罩要戴4個小時,溼了才能換。儘管如此,潘瑞麒和他的夥伴們仍在努力做到最好。

隨著疫情蔓延,澳洲多家醫院診所也存在個人防護用品短缺的問題。

上海觀察者網報道,澳中全科醫療聯盟主席趙惠雲是澳洲全科註冊醫師,目前仍在一線工作。據她介紹,有醫生回饋在沒有任何防護的情況下診斷新冠肺炎。

“職業的使命感在趨使我們工作。如果需要,我不拒絕為患者做核酸檢測或抽血,我記得我們作為醫生的宣誓。”和趙惠雲一樣,澳洲境內的許多華人醫生都懷著一顆醫者仁心,在沒有防護措施的境況下依然接診。

怕,也衝上抗疫前線! “逆行”的華裔戰士們引全球關注

澳中商業峰會主席楊東東、執行主席卞軍代表澳中商業峰會、澳中慈善協會和部分華商向悉尼韋斯特米德醫院、韋爾斯親王醫院等6家醫院捐獻了1600件隔離服和1萬個防護帽。(圖/新華網)

“華人醫生在抗擊疫情中是絕對的中堅力量”

面對醫院防護物資短缺的問題,華人群體也積極行動起來,開展“精準捐助”。

綜合新華網、中國僑網報道,面對澳洲多家醫院診所反映存在個人防護用品短缺問題。悉尼不少華人華商挺身而出。

4月1日,澳中商業峰會主席楊東東、執行主席卞軍冒雨駕車40公里取貨發貨,代表澳中商業峰會、澳中慈善協會和部分華商向悉尼韋斯特米德醫院、韋爾斯親王醫院等6家醫院捐獻了1600件隔離服和1萬個防護帽。捐獻物資上貼了“FIGHGT COVID 19, STAY TOGETHER! 共同抗疫,共克時艱!”的標語,以及華裔小朋友手寫的中英文祝福。

據悉,澳中商業峰會、悉尼上海商會和一些華商最近都在向醫院診所、老年人和留學生捐贈口罩等醫療用品。

新華社報道,在美國,家住馬里蘭州蒙哥馬利郡的許若慧,也和朋友聯合發起了“華人支持醫院”行動,積極籌集防護物資,為當地醫護人員解燃眉之急。

行動聯合發起人趙亮說,最初只是想找一些口罩捐給一兩家醫院,沒想到受到這麼多人支持。據悉,趙亮發起的募捐平臺已收到捐款超10萬美元,捐款者超過900人,其中絕大部分是當地的華人。

事實上,在華盛頓、馬里蘭州、弗吉尼亞州等地,還有很多像“華人支持醫院”這樣的華人捐助團隊。家住弗吉尼亞州費爾法克斯郡的蘇曦是另一個團隊的組織者。蘇曦說,很多華人醫生都在積極為同事們尋找口罩資源。“在美國,華人醫生在抗擊疫情中是絕對的中堅力量,他們保護了自己的同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