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道菜都有一段典故,你知道獅子頭的典故麼?

一道佳餚,幾段傳說歷史回味中感知華夏美食博大精深。獅子頭是揚州淮揚菜系中的一道傳統菜餚,傳說獅子頭做法始於隋朝,是在隋煬帝遊幸時。廚師以揚州萬松山金錢噸象牙林葵花崗四大名景為主題,做成了松鼠桂魚,金錢蝦餅。象牙雞條和葵花斬肉四道菜,葵花斬肉,葵花肉丸,也就是今天的獅子頭。這道菜歷史悠久,宋人詩云卻將一臠配兩蟹,世間真有揚州鶴將吃螃蟹斬肉比喻成。其可下揚州的快活神仙,可見蟹粉獅子頭一道菜是多麼的鮮美誘人,清代調鼎集中就有揚州。大專肉圓白菜及製法如下,取肋條肉去皮切成長條粗在加豆粉少許做即可。用手鬆捺不可搓成或炸或蒸,可見獅子頭這道菜在清代社會所公認特色菜。江西宜豐也有此菜,盛傳100餘年,具有色澤雪白,肉質鮮嫩、清香味醇,四季皆宜等特點。安徽巢湖地區每年在新春佳節期間要扎綵球,耍獅子,慶祝五穀豐登,當地群眾屆時都會製作。形似獅子頭的點心來酬謝舞獅子的人,這種習俗自古至今廣為流傳,獅子頭一菜的烹製極種活。烹飪微火燜約40分鐘這樣便肥而不膩,入口即化。揚州獅子頭有清燉,清蒸,紅燒。三種烹調方法,品種較多,有清燉蟹粉獅子頭,河蚌,紅燒獅子頭,鳳溪燒獅子頭等。獅子頭其實就是丸子的一種鐵獅子頭,起出處是因為神醫喜來樂的家--河北滄州,而滄州的的鐵獅子是一景,所以就叫這丸子鐵獅子頭了。主要是它的個大外焦裡嫩。也有紅燒獅子頭的,做法很多。還有龍眼獅子頭。清蒸獅子頭。有的地方叫四喜丸子。做法基本一樣。

每道菜都有一段典故,你知道獅子頭的典故麼?

紅燒獅子頭

材料

五花肉150克、馬蹄10克、冬菇10克、青菜心5棵、生薑片少許。

摺疊調味料

花生油500克(實耗油100克)、鹽12克、味精10克、白糖5克、生粉30克、雞湯150克、老抽王10克、麻油5克。

摺疊製作過程

1.五花肉剁成肉泥,馬蹄、冬菇切米,加入鹽、味精、生粉打至肉起膠,作成四個大丸子。青菜心用開水燙熟撈起擺入碟內,生薑切片。

2.燒鍋下油,油溫130度下入大肉丸子,炸至外金黃內熟撈起待用。

3.鍋內留油,下入薑片、加入雞湯、放入大肉丸子,放鹽、味精、白糖、老抽王,用小火燒至汁濃,再用溼生粉勾芡收汁裝碟即成。

宜豐獅子頭

原料

豬前胛心肉500克,上等糯米400克,香菇10克,荸薺50克,雞蛋1個,薯粉25克,以及鹽、味精、生薑等為原輔材料。

製作

將肉剁細,加入雞蛋、薯粉、食鹽、味精、生薑拌勻。另把削皮後的荸薺與香菇剁細,把糯米放在沸水中,泡至半熟時撈起,用冷水洗,用一半與肉、荸薺、香菇等做成25克重的丸子,另一半放入盤內,將丸子粘上糯米,上蒸籠以旺火蒸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