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祥仁愛灑社區傳播好家風_中國江蘇網

【連網】(袁春梅 沈雲鳳)“她心腸好得很,就愛管閒事、幫助人。”都說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難得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家住海州區西苑社區的蔣祥仁就是這樣一個人,平日裡,為鄰居們排憂解難是家常便飯。她把樂於助人、奉獻社會的好家風傳遞,被左右鄰里稱讚。

父親在其心中播下正直奉獻的種子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靈魂,長輩們的言行舉止最能影響孩子。“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我爺爺支持3個兒子參加革命,對父親說忠孝難兩全,我父親1941年入黨,當時才17歲。”蔣祥仁說,關於家風,在他們這個大家庭裡,就是忠與孝的選擇。父母對他們兄弟姐妹7人要求很嚴,特別是父親,要求他們清清白白做人,實實在在做事,不管幹什麼,手不要伸,心不要貪,工作要盡責,自己的人生路要靠自己走。

1984年夏天的一箇中午,蔣祥仁的父親到她家吃飯,天突然暗下來,很快狂風四起,雷雨交加。“雨水就像從天上倒下來一樣,父親來不及吃飯,拿起雨衣就要走。他說雨下這麼大要趕快到新海糧庫看看,組織人採取措施,防止雨水漫進糧庫。”蔣祥仁站在路邊,看著父親漸漸消失在暴風雨中的身影,不知道臉上是淚水還是雨水。

“當時,我很後悔沒有攔住他,心想糧食受損失,又不是他一個人的責任,何必這樣不要命了。但我還是被父親的做法感動,在後來的人生中努力改變自己。”蔣祥仁說,父親當時是海州糧管所副主任,他對工作盡職盡責的舉動深深影響了她,在她的整個成長過程中,一直把父親視為自己的榜樣。

她是社區的熱心腸

退休後的蔣祥仁,把熱情奉獻給了社區,為居民討公道,參與社區巡邏、創衛、創文等各項活動。

2008年,蔣祥仁所住的小區的業主委員會一直拖欠門衛工資及公共樓道及院內路燈電費,84戶人家無人問津,蔣祥仁看門衛夫妻倆可憐,實在不忍心他們工資沒拿到,還倒貼公用電費,於是尋求社區和警務室的幫助,希望他們可以出面,她負責跑腿,大家共同來協調處理這件事。

因為時間拖得太久,蔣祥仁足足往供電局跑了6趟才把電費單子找齊,緊接著將找齊的電費單子貼在每個樓棟進行公示。之後,經西苑社區和警務室商量,由社區牽頭,對小區傳達室進行招租來還拖欠門衛的工資和樓道電費。看著老夫妻拿回自己的工資,蔣祥仁這才舒了口氣。

蔣祥仁的熱心是大家都看在眼裡的,一次小區清理公用下水道,由於施工需要用水,但附近沒有人家願意提供水,只有蔣祥仁站了出來,說可以從她家用皮管放水,這一弄,從早上5點到晚上8點多才修好。

一件件小事串起的是蔣祥仁的熱心腸,她像親人般關注著社區裡每一位居民的喜怒哀樂,現在居民們都知道了轄區裡有位熱心腸,有事兒找她幫忙準沒錯。

“抗疫母子兵”傳美名

“小區管控沒有停,卡口值守沒有停,我就不能退。”近日,68歲的蔣祥仁吃完早飯準點到崗,上午7點半到11點半她在轄區惠苑路卡口執勤。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蔣祥仁一直關注著。2月4日,西苑社區黨委書記宣靜給日常積極參與社區工作的志願者們發消息,詢問他們是否願意參與小區管控卡口值守工作。蔣祥仁二話沒說就答應下來。

戴上“紅袖章”,就是扛起了責任。每天早上,蔣祥仁的身影準時出現在惠苑路卡口,她提前把登記簿、簽字筆、通行證、小喇叭等物品準備好以便使用。母親榜樣在前,蔣祥仁的兒子李軍也不甘示弱,看到母親每天堅守在抗疫前線,就向母親提出也要到社區做志願者。

“我媽媽是個相當有責任心和愛心的人,從小對我的教育也很嚴格,我受她的影響也很深,這次疫情期間,她一直鼓勵我‘作為一個青年人,就要有青年人的擔當與作為’,能夠與媽媽並肩戰‘疫’是一件光榮的事。”李軍說。

在新海街道西苑社區,母親蔣祥仁和兒子李軍這對在防疫前線並肩作戰的“母子兵”,用實際行動築起了疫情防控的堅實堡壘,展現出一個小家庭的“硬核”好家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