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史記》到二十四史,史書團隊是如何“擴編”到如此龐大的規模

我國的第一部史書並不是二十四史的老大《史記》,而是《尚書》。

《尚書》的作者是諸子百家。不過,這一大堆牛人寫出的《尚書》,沒有進二十四史的編制,而是去了比較基礎的陣營"四書五經"。

從《史記》到二十四史,史書團隊是如何“擴編”到如此龐大的規模

▲尚書


漢武帝時期的司馬遷,開啟了我國史書的傳奇。一部《史記》,看跪了無數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書寫得比小說還精彩,而且惜字如金,創造了無數個第一。


從《史記》到二十四史,史書團隊是如何“擴編”到如此龐大的規模

▲《史記》


很快,東漢又出了一家子神人,班彪、班固、班超和班昭。

史學世家,班彪是後三人的老爹,把司馬遷的名著續了一下,寫出了《史記後傳》。而他的兒子班固和班超更不得了,寫出了二十四史的第二本:《漢書》。

《漢書》儘管地位不如《史記》,但也斬獲多個第一,它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一本斷代史,也為後朝後代立下了一個規矩:後面的朝代要給前朝修史。


從《史記》到二十四史,史書團隊是如何“擴編”到如此龐大的規模

▲漢武帝


三國時期開始有了"三史"的說法。三史說的是《史記》、《漢書》和《東觀漢記》,不過後來的《後漢書》取代了《東觀漢記》在三史中的編制。

所以三史變成了《史記》、《漢書》和《後漢書》,而且一直穩定至今。


從《史記》到二十四史,史書團隊是如何“擴編”到如此龐大的規模

▲班超出使西域


《東觀漢記》儘管被開除,但是並不說寫得不好。它的作者班底很強大:班固、陳宗、尹敏、孟異、劉珍、李尤、劉騊駼等,而且是經過幾代人才寫成。其中的班固還是《漢書》的作者。

之所以《後漢書》能把它幹掉,是因為作者范曄(南北朝時期),充分吸取了《東觀漢記》和之前各個版本《後漢書》的精華,用簡單生動的筆觸,寫出了自己版本的《後漢書》,並且超越了前人。


從《史記》到二十四史,史書團隊是如何“擴編”到如此龐大的規模

▲東漢與西域


西晉的陳壽寫了著名的《三國志》,儘管後來被《三國演義》奪去了光芒,但不影響它在史書界的地位。《三國志》與《史記》、《漢書》和《後漢書》合稱為"前四史"。


從《史記》到二十四史,史書團隊是如何“擴編”到如此龐大的規模

▲三國地圖


唐朝時國力強盛,把之前朝代的斷代史整理了一下,評出了"十史":《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

再加上之前的《史記》、《漢書》和《後漢書》。二十四史的編制到位了13個。


從《史記》到二十四史,史書團隊是如何“擴編”到如此龐大的規模

▲南北朝時戰爭不斷,所以花木蘭替父從軍


宋朝增加了《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明朝增加了《宋史》、《遼史》、《金史》、《元史》,變成"二十一史"。


從《史記》到二十四史,史書團隊是如何“擴編”到如此龐大的規模

▲明朝鄭和下西洋


清朝的時候,"二十四史"終於編制齊全。

依照慣例,清朝先修了《明史》,然後又增加了《舊唐書》和《舊五代史》,一共二十四部史書,全部到位。


從《史記》到二十四史,史書團隊是如何“擴編”到如此龐大的規模

▲二十四史


儘管宋朝的時候已經把《新唐書》列入經典正史之中。但《舊唐書》因為史料豐富真實,文筆很有特色,而且對唐朝的外交史也有詳細記載,所以被列入了二十四史之一。

"新舊五代史"與"新舊唐書"的情況類似。


從《史記》到二十四史,史書團隊是如何“擴編”到如此龐大的規模

▲歐陽修畫像


而且,巧的是《新唐書》和《新五代史》的作者都是歐陽修,他模仿春秋的筆法,在前人的基礎上,寫出了不朽的著作。

後來經過乾隆爺的欽定,合稱"欽定二十四史"。


從《史記》到二十四史,史書團隊是如何“擴編”到如此龐大的規模

▲乾隆爺


等到民國時,又有了"二十六史"的說法,加入了《新元史》和《清史稿》。

《清史稿》有點特殊,它之所以不叫《清史》,是因為它是未定稿。

《清史稿》參加編寫的有100多人,寫了14年之後,形成了初稿。

主編趙爾巽擔心自己時日無多,便以《清史稿》之名將各卷刊印出版。


從《史記》到二十四史,史書團隊是如何“擴編”到如此龐大的規模

▲趙爾巽書法


二十四史共計3229卷,約4700萬字。它第一部《史記》中傳說的黃帝開始,一直寫到明朝的崇禎帝。書寫了我國4000多年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