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如何科學控糖?內分泌科醫生權威發佈:科學控糖3駕馬車

科學檢測血統,配合飲食、運動、藥物,是糖尿病患者控糖的3駕馬車,那麼如何做呢?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下這幾方面的內容,希望對糖尿病患者日常能夠科學控制血糖有所幫助。


糖尿病如何科學控糖?內分泌科醫生權威發佈:科學控糖3駕馬車

科學檢測血糖

血糖監測,要避免的5個誤區

1)檢查前停用降糖藥:無論是抽取空腹血糖還是餐後血糖,在測血糖前,都不應該停用降糖藥,測血糖的目的主要是查看服藥後血糖的開工至情況,而擅自停藥,不僅無法反應真實的病情,還會因為血糖波動較大而導致病情加重。

2)檢查前一天控制飲食:有部分患者,為了使檢查時能有一個比較好的結果,在檢查前有意識的控制飲食,這樣就能測得理想的血糖了,其實這種結果是不真實的,不利於醫生全面瞭解病情。

3)打完胰島素後再測血糖:有的患者可能為了方便,在家打完胰島素後再去醫院測血糖,但是這種做法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不確定醫院的排隊時間,如果沒有在半個小時內完成血糖測量並及時進餐的話,很有可能因為進餐延遲而引發低血糖。

糖尿病如何科學控糖?內分泌科醫生權威發佈:科學控糖3駕馬車

4)抽血太晚:空腹血糖嚴格來講,是指僅是8-12小時後所測得的血糖,如果空腹時間超過12小時,或者不足8小時所測得的血糖,都不是空腹血糖。

5)不注意檢測糖化血紅蛋白:隨機的血糖只是反映當下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紅蛋白,是可以反應近3個月內的平均血糖水平,所以定期檢測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客觀的反應近期的血糖情況。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

不同的食物,不同的烹飪方法,對血糖的影響也是不同的。比如糯米飯的升糖指數是高於白米飯的,而糙米飯的升糖指數是低於白米飯的,這主要是由於不同的飯含有的碳水化合物水平、食物纖維水平不同有關。

另外,稀飯的升糖指數是高於乾飯的,這主要是因為烹飪的時間比較久,食物比較軟爛,消化吸收也比較快,所以血糖上升的也比較快。

糖尿病如何科學控糖?內分泌科醫生權威發佈:科學控糖3駕馬車

對於水果來說,果汁的升糖指數是高於直接吃水果的,這主要是因為液體食物的消化吸收比較快所致。

所以日常飲食儘量粗一點、雜一點、幹一點。

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學運動

管住嘴、邁開腿在控制血糖中,起著同等重要的作用,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什麼樣的運動頻率是比較合適的呢?建議根據糖尿病患者病情程度與併發症情況,家庭情況來綜合制定運動方案。

在運動前,可以做一些準備活動,比如步行、保健操等,然後逐漸增加運動強度,運動鍛鍊建議選擇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比如慢跑、跳繩、不行等,在運動結束後,最好進行一定的自我按摩或者5-10分鐘的慢走,促進血液迴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