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他穿梭在海峡两岸,背200多位老兵“落叶归根”


飞机落地后,刘德文在机场出口找到了接机的人。


和对方交谈两句之后,他跪下来,从背包里小心地将放着老兵遗骨的骨灰坛取出来放地上,嘴里喃喃道:“伯伯,我把你送到家了。”


16年,他穿梭在海峡两岸,背200多位老兵“落叶归根”

让骨灰落地,告诉长者“回家”了


这是一条老兵生前魂牵梦萦的回家“团聚”之路,十几年里这样的路台湾高雄祥和里社区里长刘德文走了无数次。


1967年出生的刘德文是台湾屏东县高树乡人,祖辈、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在他做里长前几乎没怎么接触过“老兵”。


1997年,还在银行工作的刘德文搬家到祥和里。“我们搬来后,跟这里的长辈常有互动。他们对我们很好,我大女儿出生时还帮忙照顾。”他说,“人家对我们好,我们也要付出,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也要去帮忙解决。”


当时,刘德文活跃在一个义工组织内,为从大陆来台湾的独居老兵提供帮助。


相处中老兵们和他产生了深厚感情,2001年,刘德文被推举为里长。


16年,他穿梭在海峡两岸,背200多位老兵“落叶归根”

刘德文接受采访


祥和里,地处左营眷村,社区里的楼房,大部分是单身老兵的退休宿舍。


他们到台湾后没再成家,期盼回到故乡,与父母和新婚的妻子重逢。


这样的人生际遇,越发思乡情浓,他们念念不忘的就是:“我要回家。”


16年,他穿梭在海峡两岸,背200多位老兵“落叶归根”

91岁赴台老兵徐绍文从23岁就开始想家


“他们十几岁就离开家乡,跟着部队到了台湾。在这里无儿无女,没有亲人,所以我就是他们的儿子,有什么困难我都要帮。”


从当上里长开始,刘德文每天都会前往社区关怀老兵们,一天内会去两三次,第二年开始自掏腰包为那些行动不便的单身老人送晚餐。


他像家人一样,称老人们为“伯伯”。


16年,他穿梭在海峡两岸,背200多位老兵“落叶归根”

许多老兵已行动不便


而伯伯们看到他,就会露出笑容。


有伯伯脑部开刀后,不认识亲生儿子,却认得他;有百岁老伯伯临终前一夜,指名道姓要见他一面。这些伯伯在深夜发病,需要有人送去挂急诊,第一个想起的,一定是他。


16年,他穿梭在海峡两岸,背200多位老兵“落叶归根”

背后的办公室是刘德文用集装箱建的


“等我走了后,能不能带我回家?”


在相处过程中,刘德文发现每年的清明节和春节,老兵们都会对着家乡的方向磕头,遥寄自己的思念。


16年,他穿梭在海峡两岸,背200多位老兵“落叶归根”

海峡隔不断乡愁


刘德文说他的两岸寻亲之路,源于一位老兵的请托。


故事发生在2003年,一名老兵提着两瓶高粱酒,邀请刘德文去他房间里坐坐。


坐下后,老兵先干了一杯酒,然后才开口:“里长,如果我死了,你可不可以把我带回家,葬在父母的坟前?生前不能给父母亲尽孝,我希望我死了,可以和他们住在一起。


面对老人悲切的期盼,刘德文无法拒绝。一年后,老兵去世。刘德文毅然买了机票,背起老人的骨灰盒,跋山涉水来到湖南文家庄,安葬了这位漂泊一生的老人。


16年,他穿梭在海峡两岸,背200多位老兵“落叶归根”


其他老兵听闻此事,都纷纷来找刘德文,恳请他在自己老去后,帮忙送自己回家。刘德文看着老人将一生最重要的归宿托付给他,全都郑重地答应下来。


后来,帮社区老兵回家,成了刘德文的一项“工作”。16年来,这个两鬓露白,年过半百的汉子每年抱着逝去老兵的骨灰跨越海峡十几次,足迹踏遍大陆23个省份。


至今,他送“回家”的老兵,已有200多位。


16年,他穿梭在海峡两岸,背200多位老兵“落叶归根”

刘徳文帮助一百多位老兵叶落归根


像侦探一样寻找老兵骨灰


当刘德文背老人回家的事情渐渐传开后,近几年,大陆民众也开始联系刘德文,希望他能帮忙寻找老兵,或将亲人的骨灰背回家。


这么多年,赴台老兵的亲属也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他们。


16年,他穿梭在海峡两岸,背200多位老兵“落叶归根”

刘德文收到的寻亲信


寻人不是一件易事,寻找已经离去的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有的大陆亲人只能提供一个姓名,刘德文要跑遍整个台湾,像个侦探一样查找信息。


“如果没有被安置在军人公墓,就只能在乱坟岗中大海捞针。”


为此,刘德文在寻找老兵墓地的过程中,曾从山上摔下,摔断了两根肋骨。


16年,他穿梭在海峡两岸,背200多位老兵“落叶归根”

为乱葬岗里的老兵整理墓碑


2018年,刘德文接到一通来自山东的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位老兵的孙子,他请求刘德文帮忙寻找自己的爷爷。


刘德文在埋葬了2000多个老兵的乱葬岗找了一年,还没找到。


那人飞来台湾陪着一起找,当他看到山路崎岖,荒凉萧索的乱葬岗后,就郑重地谢过刘德文,并且说“里长,不用找了,我放弃了。”


“不用找了”这句话,刘德文经常听到,但是他太明白老兵想要回家的心愿,他会告诉寻亲者:“我都没放弃,你为什么要放弃,肯定能找到!”


2019年3月26日,他耗时一年终于找到了老兵的墓地

。老兵的孙子接到电话后,激动地嚎啕大哭。


16年,他穿梭在海峡两岸,背200多位老兵“落叶归根”

老兵与亲属终“相聚”


如今,老兵们平均年龄90岁。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人数从3800多人锐减到不到50个。刘德文记得,最多的一年,他参加了120位老人的葬礼。


现在活着的人,人生清单里只有魂归故土这一项,他们想葬在父母坟前,在另一个世界阖家团圆。


“有里长在,不用担心”


老人们说“有里长在,不用担心”。他们相信里长,会安顿好他们的后事,能让他们在身后魂归故里,完成落叶归根的心愿。


“每个骨灰罐都装着老兵一生的荣枯。”刘德文说,“只要这些伯伯需要我送他们回老家,我一定背他们回去!”刘德文说。


16年,他穿梭在海峡两岸,背200多位老兵“落叶归根”

受访者供图


他有一个红色背包,每次起程,都把“长者”背在胸前,寓意“长者先行”;上飞机,他为“长者”多买一个座位,“长辈不是一件行李”;在旅馆过夜,也一定买标间,“让老人家睡得安稳”。


16年,他穿梭在海峡两岸,背200多位老兵“落叶归根”

受访者供图


一路上,担心老兵们“走”过大江大海,长途跋涉“跟丢了”,他口中都要不停念着“要跟上哦”!


刘德文说,他千里迢迢背骨灰坛到大陆,有些亲属会在机场迎接骨灰坛,顾不得在机场大厅就下跪迎灵,有些则由他一路陪同到新安息处,亲眼看着老兵骨灰“住进新家”。


16年,他穿梭在海峡两岸,背200多位老兵“落叶归根”

中新社发。李秋月 摄


一直到将“老人”送抵家乡,将骨灰盒送到他们至亲的人手上,他才安心返回台湾。


16年,他穿梭在海峡两岸,背200多位老兵“落叶归根”

兄妹离别70余载,陈必珍和陈必寿终“团圆”


在寻找老兵的过程中,刘德文和来寻求帮忙的大陆人仿佛成为了亲人。


三年前台湾高雄发生了一场大地震,从早上四点开始,刘德文的电话就没断过,不到两个小时里,他收到了46条信息。“舅舅,平安吗?”,“刘大哥,你还好吗?”


16年,他穿梭在海峡两岸,背200多位老兵“落叶归根”

老兵家属王思敏紧紧拉住刘德文的手。朱志庚 摄


这样的情,这样的义,令人动容。


我不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寻找老兵并且送老兵回家,是件耗费时间、金钱与心力的事情。


从2003年至今,刘德文一直在路上,几乎很少有时间待在家里。


同样,他几乎没有时间陪伴父母,并为此感到内疚。


父亲反过来安慰他:“没关系,没关系,你去做好事,我和你妈会好好照顾自己”。


送老人回家前,刘德文会先将骨灰坛在自家供奉几天,最早时儿子才4岁,满眼好奇望着骨灰坛,刘德文就带着他一起鞠躬。


小孩子礼貌地对着骨灰坛说:“爷爷,欢迎你来我们家。”


儿子偶尔会和妈妈抱怨,爸爸无法陪自己玩。但是刘德文有次受伤,和儿子商量能不能一起送老人回家时,儿子一口答应下来。


16岁的少年挺直着腰,像个大人一样,主动背起一个骨灰坛陪着父亲去大陆。


16年,他穿梭在海峡两岸,背200多位老兵“落叶归根”

刘德文儿子陪伴老兵。受访者供图


老兵们经常向刘德文夸奖他儿子很棒,一问才知道,儿子会在周末,自己跑去陪伴老兵,但是却从来没有跟别人提起过这件事。


刘德文觉得幸福又愧疚:“我不是一个好丈夫和好儿子,也对自己的儿女感到亏欠。”


他盼望有一天,不那么忙了,带着家人去大陆旅行。又盼望以后自己老了,背不动了,儿子能够接替他送老人回家。


16年,他穿梭在海峡两岸,背200多位老兵“落叶归根”

受访者供图


9月1日,“2020中华慈孝人物”名单揭晓,刘德文成功获选。


“我们都是华夏子孙,祖先教育我们百善孝为先,我们就要将这样的孝道传承下去。人的一生一定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来回馈社会,只要我还做的动,我就要继续做下去。”刘德文如此理解慈与孝。


16年,他穿梭在海峡两岸,背200多位老兵“落叶归根”


据悉,“2020中华慈孝人物”是2020第六届中华慈孝文化节的重要内容之一。2020第六届中华慈孝文化节将于9月5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由杭州灵隐寺、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和浙江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慈善家杂志社、杭州云林公益基金会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