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与炎症性肠病发病有关系吗

饮食与炎症性肠病发病有关系吗

饮食与炎症性肠病发病有关系吗?

到目前为止,引起炎症性肠病的确切原因尚不明确。有研究者发现,饮食和炎症性肠病之间可能存在关系,比如怀疑可能是因为吃了某些食物或含有某种有害成分的食物,引发肠道免疫机制异常,造成胃肠道黏膜的免疫损伤等。

但是,目前并没有科学证据证实是饮食引起了炎症性肠病。也就是说,当前科学证据并不支持某种或某些食物在引起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但较差的饮食习惯,或典型的西式饮食习惯,食用富含饱和脂肪的“垃圾食品”(如油炸食品、人造奶油制品等)等,常被认为是导致基因易感人群发生克罗恩病的可能因素。

饮食与炎症性肠病发病有关系吗

炎症性肠病是食物过敏引起的吗?

不是的。虽然有患者确实对某些食物存在过敏反应,但不论是溃疡性结肠炎还是克罗恩病的发病,都与食物过敏无关。因为炎症性肠病的症状与食物有关,炎症性肠病患者可能会认为他们对某些食物过敏。当然,有些炎症性肠病患者也会有食物过敏。最常见的可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有牛奶、鸡蛋、花生、树类坚果(如核桃、杏仁、腰果、开心果和碧根果)、小麦、大豆、鱼和贝类。

饮食与炎症性肠病发病有关系吗

辨别真正的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非常重要。食物过敏与免疫系统应答有关,可以造成严重甚至致命的反应,而食物不耐受只会引起胃肠道症状。食物不耐受人数远远多于真正的食物过敏。当然,过敏测试并不总是可靠的,可尝试进行为期2周的排除饮食试验,评估胃肠道症状是否改善。

蛋白质与炎症性肠病发病有关系吗?

有关蛋白质与炎症性肠病发病关系的探讨,最早源于牛奶摄入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研究。国外有学者认为,牛奶过敏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原因之一。进一步的研究则显示,这可能与患者乳糖酶活性降低,存在乳糖不耐受有关。也有学者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病前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增加,而克罗恩病患者则无此现象。欧洲的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表明,过量摄入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与炎症性肠病发病有关。

饮食与炎症性肠病发病有关系吗

动物蛋白的来源中,红肉类和鱼类的高摄入量可使炎症性肠病发病风险增加。也有研究表明비,蛋白质摄入量与炎症性肠病发病无关。我国学者滕卫军、史肖华等间指出,常食蛋类、牛奶可能会增加炎症性肠病的发生风险。但因为这些研究多为回顾性调查,结论仍有待进一步证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