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另一个答案,我找着了

最近跟我一朋友聊天,发现她今年的状态太不好了。她告诉我说,她现在每天要靠手机定的闹钟提醒自己该做什么,觉得她活成了永动机。这几天围绕“活着”这个词我们攀谈了很多,我就特别想写点什么。

我们活着的时候为什么会那么痛苦?明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总还愿意活下来。说到底,是我们太怕死了。活着的意义,我相信大家已经看过不少人写了,就不用我再赘述了,我只想聊聊自己的死亡经历,聊聊如何理解生命,敬畏死亡,再坦然勇敢地活下来。

我至今也不曾忘记自己第一次直面死亡的经历。那年我14岁,跟所有中学生一样本该是安心待在教室上课的年纪。可班主任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切的宁静,我被告知母亲病危。为了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我匆忙地收拾了课本,以最快的速度坐上了回家的巴士。这一段回家的路程,像极了我明知道一切不可挽回却径直走向死亡之路。

活着的另一个答案,我找着了

我跟每一位普通日子里来坐车的乘客一样,快步上车并坐在最后排座位,面容平静得不让别人察觉我的异样。我真切地感知到自己的心跳,紧张又热烈,浑然不知泪水早已挂上脸颊,最后还是让旁人发现了我的异样。没有人直接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我低下头也不敢接别人诧异的目光,更不想说话,只想快点回到家。欣慰的是,这一切的不同并没有被人戳破,我感谢一路上给了我静谧空间的陌生人,不管他们是以何种心态看待我的。我安全地到家,看着家门口邻居聚集了一小堆,我再不怎么相信发生的一切,现在是真的摆在了我面前,我得勇敢面对。终于我被推到母亲面前,她是一个曾经多么强硬的女人,现在居然安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我当时的脑袋嗡嗡地响,跪在她面前,轻声呼喊着,可她再也不会给我回应了。没有人能够感同身受,除非你也曾与我有过相同的经历。这是我与母亲最后的诀别,尽管我内心十分不舍,但无可奈何。我没有办法把她从死亡的深渊里拉出来,只能目送着她被死亡的深渊吞噬。十多年过去了,我每每回想起与母亲生离的画面,都无比心痛。这成了我的遗憾:她没能看到我长大成人,我也没能够给她尽孝。母亲这一走,留下了她在我脑海里年轻的模样,教会了我如何坦然面对死亡,也教会了我如何勇敢活下来替她来感受这世间的烟火气。

活着的另一个答案,我找着了

生命里第二次亲历死亡是发生在2013年。我随父亲外出做生意,在辗转云贵山区某一段山路下坡时,我们车子的刹车片突然失效了。我犹记得父亲当时说过的一句话,“刹车失灵了,我让你跳车你就跳”,坐在副驾驶的我紧张得一句话没说,脑袋一片空白。我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更不知道自己真被通知跳车时会毫不犹豫地跳车吗?这是生死一刻必须要作出的选择,做父母的似乎天生就有保护孩子的本能,可我们做孩子的呢?难道就该照着父母的决定来吗?那是我生命里仅有的一次在高度紧张情绪下做出的判断,我选择相信父亲一定会找到让车停下来的法子,也选择相信老天爷不会如此无情。事实证明,父亲驾驶技术真的很棒,上天宽容地给了我们活下来的希望。当车停稳后,我转过头看了看父亲,发现他深深歇了一口气,然后下车。他后背上的汗足以让我相信,他是多么不容易掌控住了这一切,而我幸福地笑了。这是劫后余生的幸福,也是我敬畏死亡的开始。

活着的另一个答案,我找着了

其实我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写过我的这两段经历,一段太痛彻心扉,一段又很惊心动魄。这两场经历让我意识到,活着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无关乎生命之宏伟定义,却是一次次与死亡交手的历练。因为亲眼看到过最爱的人被死亡拽走的样子,所以我能坦然面对生命里的失败与不堪。因为亲历过死亡企图拽走我的时刻,所以我更能理解活着是何其美好的事。

纵然不能像乔布斯说的,“活着是为了改变世界”,但很幸运在这世上有个独一无二的我的存在。纵然不能如洪真英唱的那般深刻,但能健康地活下来体会这世界的美好确实很幸福。纵然像《活着》书里写的那样历经磨难,但就是要勇敢地活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我深以为然。

活着确如在历劫,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存在本身就是一道道与众不同的风景。你根本不必为别人而活下来,所以又何必在意别人的眼光。你本就是生命个体的独特存在,是这世上唯一且区别于他物的存在,更不必在意活着的形式是绚烂还是卑微。我们活着的根本只是因为怕死而已。活着确实会很痛苦,可死亡也很痛苦,同样都苦,你会选择哪样?愿勇敢活着的你我都能心之所安,向死而生。

活着的另一个答案,我找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