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衍聖公”孔德成:出生時大排面,國家鳴13響禮炮為他慶生

在中國封建王朝歷程中,孔子的思想歷來受當朝統治者的重視,被視為正統的儒家思想。孔子主張“

和為貴,君為輕,以仁治天下”,孔子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及教育家,備受大家的尊崇。

末代“衍聖公”孔德成:出生時大排面,國家鳴13響禮炮為他慶生

因此他的後代也備受大家的關注。從漢高祖劉邦開始,當朝統治者對孔子的後代極力保護並加官晉爵,世襲爵位,認為他們是孔子思想的延續,儒家文化的延續。到了宋仁宗時期,孔子的嫡長孫被封為“衍聖公”,傳至1935年,有31代“衍聖公”。今天跟大家說說最後一代“衍聖公”孔德成的跌宕起伏的人生:

末代“衍聖公”孔德成:出生時大排面,國家鳴13響禮炮為他慶生

孔德成出生時,場面宏大,產房層層包圍

孔德成的父親孔令貽是第30代“衍聖公”,也是孔子的第76世孫。孫令貽一生娶了4位老婆,前面3位老婆都沒生出兒子。他的原配孫氏未生育,很早就病故,後來娶一位妾豐氏,也未生育。

後來為了續絃,為了延續孔家的香火,娶了陶氏,這位陶氏後面生有一子,可惜不幸早夭。孫令貽為生兒子,愁白了頭,累壞了身體,可是還不死心,一定要生出兒子,延續孔家香火。

孫令貽最後娶了陶氏的丫環王寶翠,王寶翠肚子也很爭氣,先後為其生下兩個女兒:孔德齊、孔德懋。可是這只是女兒,沒能生出兒子,在古代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是很嚴重。

在1919年,王寶翠第三次懷孕,孫令貽希望這次是個兒子。但他已出差到北京,身體出現狀況,恐怕命不久矣。

末代“衍聖公”孔德成:出生時大排面,國家鳴13響禮炮為他慶生

於是他以第30代“衍聖公”名義寫信告訴當時北洋政府徐世昌大總統和遜帝溥儀:

令貽年近五旬,尚無子嗣,幸今年側室王氏懷孕,現已五月有餘,倘可生男,自當嗣為衍聖公,以符定例……但令貽病危至此,恐不能待。

從這封信可以看出孔令貽擔心看不到自己兒子的出生,拜託大總統徐世昌關照。只可惜沒等孔德成出生,孔令貽就去世了。

畢竟是孔子的後人,且孫令貽臨終前也矚咐過,大總統徐世昌也不敢怠慢。在王夫人臨產之前,馬上派軍隊層層包圍產房,並由一位將軍坐鎮孔府指揮,北洋政府山東省省省長屈映光與顏、曾、孟三氏的奉祀官在場監督,生怕出現差錯。這位嬰兒何等殊榮,不亞於當時皇子的誕生。

在1920年年初,孔德成“千始萬喚始出來”,他的誕生承載著家族的使命。為慶祝他的誕生,山東曲阜全城放鞭炮相賀,北洋政府於曲阜鳴禮炮十三響,可謂是排場最大。

雖然孔德成出生時排場宏大,但他出生不久,他的母親王氏也撒手人寰。在他滿月之際,被封為第31代衍聖公。

末代“衍聖公”孔德成:出生時大排面,國家鳴13響禮炮為他慶生

孔德成失去親生母親,由嫡母陶氏撫養成人

他的母親王寶翠,在他出生第17天時,也離世。雖然失去雙親,但家族的聲望還在,由嫡母陶氏撫養,也使他度過美好的童年,接受正規傳統的教育。

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在1935年,15歲的孔德成有一定的判斷力與是非觀,他覺得這個“衍聖公”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有感愧對這稱號,請求當時國民政府撤銷這“爵號”。國民政府認為道統不可廢,於是將這一稱號改了一個名字為“

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但職責與待遇都不變。

末代“衍聖公”孔德成:出生時大排面,國家鳴13響禮炮為他慶生

抗戰後,孔德成輾轉各地,傳播中國傳統文化,最後遷居臺灣

孔德成在青年時期,經歷過戰爭的洗禮,也給他的生活帶來不便。輾轉各地,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在抗日戰爭時期,他也發揮著作用,到處發表抗日宣言,組織與發動人們積極抗日。他是代表著孔子的儒家思想,承載著家族及國家的希望,研究弘揚孔子學術思想與民族思想,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他說:

做一位純粹的學人,而不以道統自居。這個“衍聖公”只是一個稱號,要做對得起這稱號的事。

不過他是跟隨國民黨,隨蔣介石逃到臺灣,在臺灣擔任多所大學的教授。他講授“三禮研究、金文研究、殷周青銅彝器研究”等課程,他的一生都在弘揚儒家文化,促進國民外交。

在2005年11月5日,臺灣大學授予孔德成榮譽博士學位。他在典禮上很謙虛地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在臺大從教五十餘年,沒有多大的貢獻,深感慚愧

末代“衍聖公”孔德成:出生時大排面,國家鳴13響禮炮為他慶生

2008年,孔德成在臺灣病逝,享年88歲,從此世上再無“衍聖公”。

孔德成出生時驚天動地,排面宏大,出生後承載著家族的希望,被封為“衍聖公”。他的一生都在弘揚孔子的學術思想,傳播中國的傳統文化,主持修建孔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