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復工支撐3月工業增速回調至-1.1%,需求疲軟導致產能利用不足

將數百噸的機械產品搬到網上賣,使得中聯重科成為近期直播帶貨的“新晉網紅”。

這家公司的銷售人員晉先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在過去的一個月中其網絡銷售成果喜人,“3月19日,高空作業機械短短一小時的直播就成交了1700多臺產品,銷售額超過1億,第二天的混凝土攪拌車不到40分鐘的直播也獲得2000臺的訂單。”

在他看來,這一方面是因為各地加快復工復產步伐,另一方面則是今年的基建將會成為帶動經濟的重要支撐,其“挖掘機指數”顯示,3月以來中國經濟正在回暖。

4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3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下降1.1%,降幅比1-2月份大幅收窄了12.4個百分點。從環比看,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更是增長32.13%。

中國社科院工經所市場與投資副主任江飛濤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3月工業的大幅回升在其預期範圍之內,由於2月疫情期間工業開工率不足,大量排產積壓,3月復工復產快速推進,人員流動、物流運輸等問題有所緩解,工業企業普遍開始追趕此前的進度。

在他看來,生產端的復產復工已不成問題,當前需要高度關注需求側的不足,以及由此帶來的復工未達產現象。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67.3%,比上年同期下降8.6個百分點,仍處於多年來的低點。

復工加速,挖掘機漲價

江飛濤表示,從三大門類上看,製造業也是支撐3月數據回升的主要原因。

三大門類中,3月份,採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而1-2月份為下降6.5%;製造業下降1.8%,降幅收窄13.9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1.6%,降幅收窄5.5個百分點。

從行業上看,3月農副食品加工業下降4.8%,紡織業下降5.5%,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增長0.7%,非金屬礦物製品業下降4.5%,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4.1%,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2.8%,通用設備製造業下降5.4%,專用設備製造業下降2.2%。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工業經濟所工程師張亞麗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3月份基本上大部分行業生產都有所回升,這是產業鏈協同推進復工復產的結果,“實際上2月也在推動復工復產,但產業鏈上下存在堵點,只能優先推動重點行業與關鍵環節的復產,但3月是全產業鏈的恢復生產。”

她指出,工信部數據顯示,4月14日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已達99%,人員復崗率達到94%,本月中小企業復工復產情況較3月下旬出現大幅提升。

在她看來,高技術製造業的恢復是3月的一大亮點,儘管1-2月降幅明顯,但3月的高技術製造業實現了8.9%的增長。同時,去年大幅下滑的工業機器人在3月份也出現大幅反彈,3月中生產工業機器人17241臺/套,同比增長了12.9%。

張亞麗認為,這一方面是因為疫情期間部分員工無法到崗,倒逼企業使用工業機器人;另一方面,本次疫情或將加速勞動密集型企業轉型,加快機器換人的步伐。

江飛濤認為,3月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與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都增幅明顯,同時,平板玻璃、生鐵等產量也明顯反彈,或許意味著各地的基建投資正在加碼。

晉先生表示,每年3月份都是基建開工的旺季,疫情過後,基建的市場需求有望集中爆發。其中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部分挖掘機等工程機械開始漲價。

4月11日,三一重機指出,將對小型挖掘機價格上調10%,對中大型挖掘機價格上調5%。徐工挖掘機械事業部今日也表示,對小型挖掘機價格上調10%,中大型挖掘機產品價格上調5%。

江飛濤認為,挖掘機漲價一方面可能是由於疫情期間,其生產與零部件供應成本有所上升,更重要的原因則是各地開工率明顯上升,市場需求回暖。

產能利用率仍處近年低點

在江飛濤看來,生產端的復產復工已不成問題,當前需要高度關注需求側的不足,以及由此帶來的復工未達產現象。

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67.3%,比上年同期下降8.6個百分點,處於多年來的低點。

其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產能利用率為65.0%,食品製造業為61.4%,紡織業為67.2%,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為69.5%,非金屬礦物製品業為58.0%,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為72.4%,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為72.0%,而汽車製造業更是隻有56.9%。

江飛濤表示,近期以來,部分企業存在員工復工後開工率不足,甚至停工待業現象,需要高度關注企業復工後的訂單情況,“很多外貿企業已經反映訂單大幅減少,國內訂單也存在萎靡不振的情況,需求不足可能會成為未來工業經濟的一個主要挑戰,而這也將逐漸體現到工業生產上來。”

最明顯的就是汽車行業。在連續下滑近兩年之後,3月中國汽車製造業再度下降22.4%,當月中國生產汽車146.1萬輛,下降43.0%,其中,新能源汽車6.4萬輛,下降43.9%。

江飛濤表示,汽車之所以持續萎靡不振,主要原因就是國內需求不足,近年來居民收入有放緩趨勢,此次疫情減少了出行需求,並進一步影響居民收入,對於汽車等大類商品的消費而言,可謂“雪上加霜”。

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實際下降3.9%。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082元,比上年同期名義下降8.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2.5%。

他表示,儘管近期中國在汽車購置稅、新能源汽車補貼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提振車市的政策,但政策落地尚需時間,其實際提振效果也仍待觀察。

張亞麗指出,受海外疫情的影響,部分外向型工業的訂單有所下滑,而這尚未完全反映在3月的工業數據上來,因此3月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0307億元,同比名義增長3.1%,但預計4月之後,外部訂單減少或將對工業生產帶來壓力。另一方面,她指出,海外疫情蔓延導致的工廠停工也正在對全球供應鏈產生衝擊,中國汽車、電子、高端裝備等產業鏈全球佈局的行業也將面臨著更多供應鏈上的制約。

據新松機器人品牌與公共關係部部長哈恩晶介紹,現在新松機器人採購的零部件,都是國內代理商的庫存。如果國外廠商長時間停擺,下半年部分零部件的供應將難以保證。

工信部賽迪智庫規劃所工業投資研究室副主任李楊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近日博世、米其林、倍耐力等國際大型供應商紛紛關閉了部分歐美地區工廠,這使中國車企面臨斷供的風險,而電子、高端裝備等產業鏈全球化佈局的行業都面臨著類似的挑戰。

她指出,目前歐美國家疫情正處於爆發期,這些國家近年來經濟形勢本來就不太好,疫情發生以後,大量工廠停工,消費停滯,預計今年全年中國產品在這些市場將遭遇明顯的需求萎縮,這將為中國製造帶來很大的外部壓力。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