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楷書、隸書、篆書統稱為正書,但因三種書體各不相同,籠統概括當代正書的書法與變革,有一定的困難。若就當代楷書、隸書、篆書師法與變革分體論之,並在此基礎上比較總結,可能更為科學。


在楷書領域,由於唐楷法度嚴謹,通常作為書法入門書體,真正以此探索楷書創作道路的並不多見,啟功先生及劉彥湖、王學嶺是其中的佼佼者。啟功先生“先摹趙董後歐陽,晚愛誠懸竟體”習慣上是“玉箸篆的用筆,歐柳的結體”,最後自成“啟功體”。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劉彥湖用鐵線篆的高質量線條來統領顏體的粗細線條變化,又用裝飾性的小動作增強顏體的靈動性,給人一種既古又新的感覺。王學嶺走的是唐楷的雜糅之路,他把顏、柳、歐融為一體,成就了他的唐楷創作。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在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展中,一等獎獲得者五名,其中李國勝的顏味楷書名列其中。獲獎名單一公佈,就引起熱議:贊成者認為,李國勝能把顏體楷書寫得如此散淡輕鬆,得顏之韻致又自出機抒,理應獲獎;質疑者指出,李國勝顏味楷書未脫顏體藩籬,被評為一等獎有所不妥。無論如何,李國勝的作品猶如一縷清風,給唐楷書法的再創造賦予希望,當然,李國勝的顏體涅梁之路還任重而道遠。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與唐楷冷落相比,小楷和魏碑則爭奇鬥妍,一派生機。小楷復活,主要朝著兩個方向延伸:一個是魏晉、明代小楷的再度演繹與改造,以靈動為宗旨;另一個是反其道而行之,以碑派用筆書寫小楷,有意造成生澀樸拙。


相對而言,崇尚靈動一路的書家較多,而生澀一路則較少。靈動一路代表書家有韋斯琴、管峻、傅汝明、蔡禮禮等。韋斯琴、管峻小楷端莊典雅,傅汝明小楷靈動精緻。蔡禮禮雖然頻頻獲獎,但與李國勝變換顏體相類,有“盜版”文徵明之嫌,這類作品儘管獲獎,但如何繼續走下去是個問題。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獲獎只是他們書法創作道路的一個起點。生澀一路以白砥為代表,他用理性引導創作,把魏晉小楷寫得如此之拙,難能可貴。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當然,最能代表當代楷書發展潮流的還是魏碑楷書。從書寫方法來看,魏碑分為方筆和圓筆;從類別來分,魏碑包括造像記、碑碣、摩崖、墓誌銘;從風格來看,魏碑分為雄健與雋秀兩種。


康有為提倡魏碑,盛讚北碑“備眾美,通古今,極正變,足為書家極則”,並且認為“隨取一家,皆足成體,盡合諸家,則為眾美”。當代魏碑楷書承接碑學之餘緒,學習者眾,這一點,可以從第四屆正書大展和歷屆全國書法篆刻展中,魏碑在整個楷書中所佔的比例看得出來。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這裡要特別提到米鬧,他在第一二三屆全國正書大展中三度榮獲“優秀作品獎”,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如大多數人一樣,他的魏體書法取法墓誌,追求魏碑的靈動別緻。


按常理,他三次獲獎,其創作實力不應該被質疑,然而,如果真的把他的作品放到歷史的座標中去尋找能夠代表他的原點,實在是有點困難。這說明,這一路子的書法創作並不容易,與他具有相同情況的獲獎作者還有陳海良等。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客觀地講,他們只是獲過獎而已,離真正的楷書創新還有距離。與米鬧不同,洪厚甜由唐楷轉向魏碑,從魏碑伸向篆隸、行書,最終寫出自己的特色。至於旭宇雜蹂唐楷與魏碑、李鬆快意寫魏碑,可以作為當代書法創作的一種客觀存在,真要在歷史上留下一筆,就目前的狀況來看,尚為時過早。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方筆魏碑大楷,大都沒有跳出孫伯翔的影子。不過,當代魏碑書法創作,能夠出一個孫伯翔,也算是這個時代的驕傲。有人稱孫伯翔為“當代北碑第一人”,客觀地講,這樣的說法也不為過。孫伯翔早年北碑創作稚拙小氣,經王學仲點撥後,轉習《始平公造像記》,大獲成功,可謂出藍之青,更勝一籌。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與楷書相比,當代隸書創作成果是豐厚的。整體來看,在取法上,當代隸書不太關注《禮器碑》《乙瑛碑》《史晨碑》等八分隸書,而是把視野放到更為自由的其他“俗隸”,如周俊傑對《開通褒斜道》的演繹,鮑賢倫轉向對“馬王堆”的改良,毛國典、許雄志對漢簡的規整等。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另有書家,與以上“一帖擴展式”的創作思路不同,走的是“破體”融合的路子,如張海、何應輝、王鏞等,他們的隸書創作突破了八分的侷限,是再造的“俗隸”新體。當代隸書亦有以清代隸書為根據改裝而成的,如沈定庵、章柏年、何來勝分別對伊秉緩隸書的個性書寫。他們三人結體雖有不同,但用筆均力透紙背,骨感十足。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當代隸書創作有所成就者,還有華人德、劉文華、何昌貴、張繼、張建會等。華人德隸書師法《三老碑》《廣武將軍碑》,技法結體雖簡單,但有一股靜氣。劉文華、何昌貴曾風行一時,未免太熟,其楷化成分太多,降低了藝術的高度。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張繼隸書,以《張遷碑》為根基,以融合印篆為路徑,以弱化波挑為方式,以快意書寫為能事,以筆墨意趣為宗旨,寫出了自我風貌。張建會隸書先前追求平正,隨後側重險絕,他以《張遷碑》為根基,誇張字形,楷化用筆,弱化雁尾,增強情趣。但不能忽視的是,張繼和張建會在贏得筆墨趣味的同時,線條的質感似乎略顯不足,這直接影響到了二人隸書創作的高度。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當代篆書創作,在取法上傾向於大篆古樸一路,其中代表書家有劉江、韓天衡、謝雲、劉顏濤、王友誼、翟萬益等。劉江由秦漢碑版人手,上追鐘鼎款識銘文,龜甲獸骨文字,下涉鄧石如、楊沂孫、吳昌碩等。劉江篆書看似簡單,卻極見功力,非常人能及。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韓天衡從民間篆書裡汲取營養,以這類篆字滋養篆刻,又以篆刻反哺篆書,練就一種似顛似醉、不衫不履的“草篆”。謝雲、劉顏濤、王友誼均取法鐘鼎大篆,謝雲壓成扁,劉顏濤拉成長,王友誼擴成寬。當代取法甲骨文有所成就者,以翟萬益為代表。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與蒼茫樸拙一路大篆受歡迎相比,勁道圓潤的玉書小篆有些零落,李剛田的篆書,取法李斯,並參清人吳熙載、鄧頑伯筆意,既嚴謹華美,又具有金石味。劉彥湖取法小篆,強調線條的力度與質感,並變幻其形,可謂當代篆書創作的一匹黑馬。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當代正書創作方法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當代正書師法與變革整體趨勢還是比較明顯的,書家們比較一致地把眼光投向相對比較活潑、具有極大發展空間的正書法帖,而對那些法度嚴謹、缺乏藝術生命力的正書法帖不感興趣。他們通過對這些蘊含眾多發展因子的法帖的演繹與創變,塑造個體書法風貌,並形成集體無意識,造就時代風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