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象角度解析《千与千寻》:迷失自我的孩子,该如何自我救赎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千与千寻》是宫崎骏代表的动画作品之一,去年在大陆上映,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这部电影是以日本社会为蓝本的人性表达,但在全世界也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凭借这一点,它无愧地荣获第7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第52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千与千寻》片名的"千"与"千寻"都是同一个人即女主荻野千寻。在搬新家过程中她和父母误入隧道来到了奇怪且无人的世界。爸爸妈妈看到不收费的美食贪婪地吃了起来,结果变成猪。千寻在这个世界里为了生存下去并救出爸爸妈妈,经历了不少磨难。在这个世界里,千寻不想变成猪就必须要在油屋工作,而在那工作时自己的名字被汤婆婆规定的"千"。虽然名字差别不大,但是小白对她强调一定要记住自己是荻野千寻,否则就会忘了自己是谁。

从意象角度解析《千与千寻》:迷失自我的孩子,该如何自我救赎

可能名字对我们来说也就是一个称号,即使换一个称号,我们也知道自己是谁。但是在这个奇怪的小镇里,忘了自己原来的名字就会忘了自己是谁。从电影叙事手法上来说,这无可厚非,从意向角度解析还论证了网友们的观点:"这是一部关于迷失自我又找回自我的故事。"也正如大陆海报上那样写着:"别丢了自己。"因为电影里的奇怪世界就是欲望的具体形象,人物的经历就将迷失自我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表现出来。

千寻是个10岁左右的孩子,他们父母在这个奇怪的世界迷失了自我,千寻因为要救回父母看到这个世界迷失自我的人和找回自我的人,从而有所成长。孩子能有所启示,我们大人也能从中有所感悟。今天,我们用意向角度解析《千与千寻》,以无脸男、巨婴、白龙为例看看迷失自我并找回自我的人的经历以及引发的思考和启示,探讨迷失自我的孩子进行自我救赎的方式。

探讨前,我们先了解下"自我"以及与其相关的"超我"和"本我"。

按照弗洛伊德理论,"本我"代表欲望与自私,也会受意识控制但不论对错只为追求欲望而活,"超我"只有少部分意识,是后天形成的道德规范、良心等。"本我"和"超我"就像人们脑海中的一个超级坏人一个超级好人,而"自我"就是负责根据外部环境协调"本我"与"超我"的关系。由"自我"占主导地位的人,他们会基于现实和道德合理追求自己的欲望,是理智与智慧的兼得。反之,人则被"本我"或者"超我"控制。

无脸男:无脸男因为缺爱将"本我"的欲望和贪婪放大,"自我"不再控制"本我"。最后因为爱认可并找到自我。

无脸男是众所周知的形象,但是我看了《千与千寻》才真正了解这个角色。他第一次出现在电影中,是那座通往油屋的桥——具有连接过去和现实象征意味。他站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无人关注,无人与其交谈,他孤独又空虚,他走不出过去也走不进现实。他带着面具,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下雨天都无处躲雨。他隐形起来,因为没有认可过自己所以害怕被人发现而嘲笑,他戴着白色面具,希望身上的一点点白吸引人去关注他。

从意象角度解析《千与千寻》:迷失自我的孩子,该如何自我救赎

他无人爱无人疼,直到千寻与他对视,千寻打开屋子给无脸男避雨。他渴望千寻更多的爱也渴望去爱千寻,给千寻偷来许多高级浴药但被千寻拒绝了。他备受打击,更深感缺爱,于是举动诡异,在油屋用假金钱获得人们"阿谀"的关注和关爱。那时候的他,不再像一开始那么单纯,已经一步步地迷失自我,从大吃大喝到吃人。

他在千寻面前镇定了下来,给千寻很多很多金钱。千寻帮助了他吐出了所有吞噬的东西,那些象征着欲望、权利、剥削的东西。无脸男在千寻的友爱下,找回了自我,并决定陪伴守护着千寻。最后,在慈爱、宽容的钱婆婆那里感受到家的温暖,还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安定于钱婆婆那里帮钱婆婆织毛衣。

无脸男不仅仅代表了空虚、寂寞的人,还代表那些因为追求爱而迷失自我的孩子。他们渴望真正的友情和家的温暖,在渴望中会以讨好别人、牺牲自我的方式获取并不真心的爱以填满内心,但因为不是真心的爱所以永远填不满内心。而在讨好别人、牺牲自我的过程中便逐渐迷失自我,做出一些违背善良、正义伤害别人的事或者伤害自己的事。

巨婴:因为汤婆婆的溺爱,极度控制自己的外出欲望,"超我"控制了"本我",但失去了"自我",所以时而会放大"本我"。

汤婆婆的儿子穿着肚兜,躺在娃娃堆里。他长得很高大,已经是个成年人的模样,但言行举止都像个孩子。在他的认知里,他待在屋子里不出去是因为怕病菌传染,出去就会生病。从广义上讲,不出门就是自己的"规范",他在用汤婆婆定下的"超我"控制外出欲望的"本我"。

但他在汤婆婆的溺爱中没有自我,只有汤婆婆说的"不准出去,外面有病毒,会生病的",只有对汤婆婆的依赖,觉得周围人对自己都是有求必应,从而自私自利。如果不是千寻,他永远都只是汤婆婆的宝宝,而没有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有可能活了一辈子都还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其实他内心多多少少也不希望这样生活。他看到千寻一开始小心翼翼地说:"你是来传播病毒的对不对?"接着又一股脑的自顾自地说:"外面全部是让人生病的细菌,外面对人的身体也不好,你还是留在这陪我玩吧。"这样的他,渴望有伙伴又害怕病毒。所以看到千寻进来的时候不管千寻朋友是否有危险,他也胡搅蛮缠要留千寻陪自己玩。这时候他"本我"放大,"超我"已经不存在。

后来巨婴变成了小老鼠。虽然巨婴一开始非常不乐意,但是后来也接受了这个身份。他和千寻一起找钱婆婆,在钱婆婆那样与汤婆婆相反人格下开始了真实的生活。从看起来有力量实际无用的大胖子变成实际力量微弱的小老鼠,代表了巨婴开始面对真实的自我,并接纳自我弱小一面。在变成小老鼠的过程中,他走出了原来的生活,提升了自己能力,最终形成了对自我的认识。因此在最后他即使变回大胖子,也不再在汤婆婆定义下的"超我"中和"本我"中两回跑,而是大胆做"自我"劝汤婆婆放走千寻的父母。

从意象角度解析《千与千寻》:迷失自我的孩子,该如何自我救赎

白龙:求功名中失去自我,被"本我"和汤婆婆赋予的"超我"完全控制,从而做了不少坏事。最后因帮助千寻救回父母找回"本我"。

白龙原本是琥珀川的河神,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琥珀川被建筑物填埋,所以他化身为白龙。之后他跟汤婆婆学习魔法,希望自己能拥有一项高于其他人的技能。

但是和汤婆婆学习魔法就要签订契约,即失去自己的名字和自己的自由,他没有了自己原来的名字,身上有着汤婆婆下的魔咒,他因为"本我"失去了自我。另外,对于白龙来说,汤婆婆的魔咒就是赋予在自己身上的"超我",他不得不按照汤婆婆所说的那样干尽坏事,否则自己就会身亡,因为这个"超我"他更加失去了自我。在油屋里,人们都叫千寻离冷酷无情的白龙远一点。锅炉爷爷也对千寻说白龙自从跟从汤婆婆之后,脸色越来越臭。可见周围人所见的白龙并不像千寻见的白龙那样善良温暖。

从意象角度解析《千与千寻》:迷失自我的孩子,该如何自我救赎

白龙帮助千寻,因为觉得千寻是以前脸熟的人。这里一是因为千寻代表坚持自我的人,那么白龙就是从千寻那看到了自我。于是良心发现帮助千寻不消失自己的身体,提醒千寻不要忘记自己名字,帮助千寻找回父母。这些都说明白龙在一点一滴地找回自己,最终脱离了汤婆婆的"超我",控制了"本我",完成了自身的"超我"并找回了"自我"。第二是因为白龙曾经帮助过千寻,看到千寻就想起了以前善良的自己,从而踏上了找回"自我"的路。

《千与千寻》中角色找回自我的经历,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和启示?

《千与千寻》中曾经拥有自我的人会迷失自我,未曾认识自我的人也找到了自我。其实"自我"、"超我"、"本我"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人都有可能会迷失自我,大人如此,小孩子也如此。因此,我们在迷失自我的时候要学会自我救赎。那么,迷失自我的孩子应该怎么进行自我救赎呢?接来下,结合动画内容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1、 利用乔哈里视窗,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己很重要,这与动画里白龙说的"不要忘了你原来的名字"一样,就是内心中得有对自己清晰明确的认识,如果白龙没有想起自己,最终还是会迷失自己。美国心理学家乔哈里依据人际传播双方对传播内容的熟悉程度,将人际沟通信息划分为开放区、盲目区、隐秘区和未知区,这就是"乔哈里视窗"。用在认知自我上,开放区就是大家和自己都知道的自我,盲目区就是别人知道但我不知道的自我,隐秘区就是别人不知道但我知道的自我,未知区就是大家和自己都不知道的自我。利用这个窗,我们通过积极聆听周围人的反馈来把盲目区转化为开放区,通过勇气诚实面对自己以及坦诚地把想法和感受告诉别人的方式把隐秘区转化为开放区,通过积极尝试新鲜事物发现新的潜能和能力更新对自己的认识,从而建立对自己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

从意象角度解析《千与千寻》:迷失自我的孩子,该如何自我救赎

2、 形成富人心态,尊重你自己

富人心态就是相信世上资源是吩咐的,每个人都有机会,会把生活当作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你存我亡"的竞争剧场。如果是穷人心态,就会觉得资源不够用,机会给了别人,自己就没了,别人上了路就挡住了自己的路。巨婴就是典型的穷人心态,觉得千寻去救朋友就不能和自己玩,觉得违背了汤婆婆的"规则"自己就会失去所有。如果一直持有穷人心态,那么会过分牺牲自己,也会过分地像刺猬一样对待别人。只有尊重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才不会被他人的言行举止而左右从而再次迷失自己。巨婴变成小老鼠后,犹豫不决最后还是尊重自己想法跟着千寻勇敢地走出去,这才能使得他找到自我。如果他一直在房间里,在汤婆婆身边,无论变成什么样他都不能完全找到自我。另外,尊重你自己也才能最终得到真正的爱,像无脸男没有尊重自己时得到的只是油屋里"阿谀"的关心。尊重自己的时候,就要给自己规定目标和制定别人不可请发的界限。

3、 利用詹姆斯公式,同情你自己。

白龙因为现实无家可归想学习更强的法力,无脸男因为获得不了千寻的友谊开始大吃大喝。他们因为挫败而悲伤,但没有同情过自己。这时候又因为没有其他人给予他们关怀和爱,他们就因为情绪开始迷失了生活的方向也迷失了自我。如果当我们遇到困难而迷失自我时,我们可以用"自尊=成功/自我期待"来调整内心情绪,即取得更多成就,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在降低完美自我期望时候,踏踏实实按目标完成任务取得小成就,就不容易自暴自弃,还能从中慢慢找回自我。失败的时候,我们不要责怪自己无能无力,应该同情自己遭遇,并对事不对人地有针对性的反思。

从意象角度解析《千与千寻》:迷失自我的孩子,该如何自我救赎

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里,不少人都迷失了自己。不仅仅大人,孩子也是如此。我们可以看到未成年犯罪事件次数上升,那些孩子被"本我"所控制,或者被一些不法分子赋予的"超我"控制。如果孩子一直迷失自我,孩子痛苦,我们父母也痛苦,社会更痛苦。因此,我们要持续关注孩子自我形成问题,帮助孩子解决自我迷失的问题。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