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法僑胞抗疫故事:中國和法國對我都很重要

法國是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歐洲國家之一,總統馬克龍將這場新冠肺炎疫情稱為法國一個世紀以來遭遇的最大規模公共衛生危機,並一度宣佈國家進入“戰時狀態”。在法國上下一心抗擊疫情的過程中,許多在法華僑華人也以各自的方式和生活的這片土地共渡難關。在他們中,有一群人在醫療物資最匱乏的時候,為法國許多一線醫療機構送去了寶貴的支持。

北京國際在線報道,畢業於武漢大學醫學院的納娜現在是法國公立醫療系統的一名華人醫生,同時也是巴黎助華醫療門診的負責人。工作之餘,她還要處理“法中醫學協會”的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在法國爆發後,她又多了一份“工作”:為當時醫療物資嚴重匱乏的法國醫院募捐。“法國的疫情開始後,當時好多華人華僑、中資企業為國內買了好多口罩,當時還沒有寄走的,但是國內疫情已經控制下來了,但是當時大家都不知道怎麼捐,後來我以‘法中醫學協會’的名義倡議大家把口罩捐出來。”

不僅在法華人華僑積極參與,中廣核歐能公司、工商銀行巴黎分行等中資企業也加入到捐贈行列,還有很多曾經在法國求學工作,或者家人在法的愛心人士也從國內通過各種方式詢問如何進行捐贈,為幫助法國抗擊疫情出一份力。

但是,捐贈活動並不像想象的那樣簡單。由於所有醫療物資將直接送給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法國醫院或院前救助機構,必須符合相應的醫療標準,但很多捐贈者對這些標準並不熟悉。好在一批志願者踴躍加入,幫助捐贈項目進行接待登記、物資對接、資質審核鑑定等工作。

許小東就是這些志願者中的一員。他是一名法國葡萄酒代理商,春節回國時正好趕上國內疫情爆發。回到法國後看到招募志願者的消息後,許小東第一時間報了名:“我是年後回的法國。剛經歷完國內疫情暴發期,在國內禁足了一個月,所以很清楚這個病的嚴重性。再加上法國爆發初期各個地方都缺少醫療用品,尤其是口罩,也挺心急的,想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正好看到這個帖子,然後就報名參加了。”

許小東所在的接待組主要為捐助者解答所需物資、醫療標準、捐助流程和通道等問題。雖然組裡還有其他人,但在最忙的半個月時間裡,也要從早上8點一直陸續幹到晚上十一、二點。繁瑣的工作需要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但許小東卻說這些付出不值一提。

在採訪中,幾乎所有的志願者都說自己貢獻只是微薄之力,不願多談,負責醫療物資資質預審工作的志願者陳萌也是如此。她說,疫情緊要關頭時,中法兩國暫時沒有打通醫療物資認證標準是她當時最大的壓力:“三月份疫情爬升的時候,我們遇到的最大的一個困難是,究竟是要看CE(歐盟)標準呢還是看國標以及醫療器械註冊證。4月1號的時候,藥監、海關以及商務部發了一個通知,就是說所有要出口的醫療器械產品要在一個名錄裡,第二個是出口商必須提供醫療器械註冊證。法國海關在4月1號左右也出了一個迂迴的政策,就是說捐贈的這些物資,中國進來的這些,符合中國國標的也可以,法國海關也放行。中法兩國幾乎同時出的這個政策極大幫助了我們的審核工作,因為如果我們偏了一個方向的話,是要負一定責任的,因為我們把這些東西捐給了一線的醫療人員,同時我們也承載著國內這些愛心人士的責任。”

在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十多萬只口罩、三千多件防護服、三千多個護目鏡以及近八千雙手套等物資在法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被送到了法蘭西島大區的多家醫院、急救中心和紅十字會,甚至連遠在諾曼底大區首府魯昂市的一家醫院也收到了這些雪中送炭的物資。

這些志願者只是生活在法國的普通華人華僑,無論是對自己出生長大的中國,還是對現在生活的法國,他們都心懷最樸實的感情。武漢姑娘張魏在藥房工作,負責物資最終鑑定工作。她說,面對病毒,只能攜手應對:“我是中國人,我生活在法國,這兩個地方對我來說都很重要。這個病毒攻擊的是全人類,哪一個國家不好,其他國家都好不到哪兒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