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此次調整之後,再漲起來的話,機會在藍籌還是中小創?

財經宋建文


上證指數從3288點經歷6連陰之後,迎來了久違的反彈,特別是尾盤的半小時拉昇徹底打破了一些空頭的7連陰的幻想。股指在3000點附近回補了缺口,消息方面也是暖風頻吹,IPO發行一切都正常,沒有提速。這也給頹廢的大盤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政策工具的使用空間還非常大,3000點附近就是政策底無疑,往下如果跌破3000點的心理關口,那麼將很難再聚集起做多的人氣。由於這次調整迅速,許多投資者都深套其中。

現在談談我為什麼成功的逃脫了這波調整,空倉到上週一,隨著國家隊一起進場,我現在5成倉位。記得在調整之前的週末,出了很多的消息,比較重要的有三條(炒股,消息面往往能反應其背後的意圖,也能給下一步的決策帶來指引):第一條,香港金管局查場外配資。第二條,股指期貨鬆綁。第三條,斯里蘭卡恐怖襲擊造成259人死亡,300多人受傷。現在分析一下我對這三條消息的理解,前倆條政策相關,希望市場降溫,如果股指繼續向上進攻,政策會加碼。引起注意的是第三條,讓我想起了多年前的911恐怖襲擊,避險情緒肯定升溫,所以在開盤15分鐘之內全部清倉,我絕對不是馬後炮,炒股想在市場立足一定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這次200多點的中級別的調整,主要原因還是概念炒作兇猛,特別是工業大麻概念龍頭票已經翻了4倍多了,而在年報期業績增長又不及預期。加上許多公司業績爆雷,由業績預報中的盈利轉為虧損幾十個億,無一例外這些爆雷的股票多數都被大幅炒高,持有這些股票的也包括大部分機構投資者。那麼我認為,這波調整的深層次的原因不是見頂,是因為北上資金的出逃和機構投資者的調倉換股所導致的,從調整速度來看,方向一致沒有像樣的反抽,承接盤也相對較少,重倉的個人投資者出現恐慌割肉的現象。

從週一週二連續兩天資金介入的品種我們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結論,資金介入了銀行、保險、白酒、醫藥等金融+消費的藍籌股以及有業績支撐的以低市盈率股票為代表的中小創股票,那麼由此得出,下一波上漲,將由原來的題材炒作為主轉向藍籌+有業績支撐的中小創股票為主。因為有些資金深套其中,像工業大麻、5G、氫能源會有資金繼續參與,關注其中有確定性的品種。假期倆天消息面上看,港股炒作5G+氫能源概念,銀行也受到一部分資金的關注。美股方面,美聯儲沒有加息的打算,當然也不會像川普說的降息,美盤石油期貨大跌4%,黃金微跌,美元指數上摸98,美國三大股指下跌,蘋果逆勢上漲5%。從盤面上看,隨著5G商用的臨近,5G仍將是市場的炒作主線之一,當然,國企改革概念也會有相應的表現。



股市永熙哥


答:大盤不會再漲起來的了!

我認為:科創板的推出,實際上是最大的利空,為什麼?其實,道理很簡單,本來股市裡的資金量不足,大盤狼多肉少,資金嚴重匱乏,必將導致股市低迷,因此,難以支撐一場牛市行情的走勢,如果再冒出一個科創板來,股市裡的生態活水幾乎被抽乾了,再加上,股指期貨恢復正常,看來,機構沒有誰會看多股市,只有看空、砸盤,從中做空賺取不義之財。因此,中國未來股市,我認為10年之內,沒有大牛市,不信,週一見,週一又是一場暴跌的來臨。以後,跌多漲少,割韭菜將成為A股的家常便飯,因此,炒股難,散戶難,中國出現牛市今後更難。


劉年14


A股已經結束了過去三個多月的上漲行情,從週一開始進入了新的調整行情;現在有很多投資者都是提出關於大盤迴調到什麼位置的問題?而這個問題關心大盤這次調整之後,再度漲起來的話,機會是在藍籌股還是中小創?我認為機會依舊是在藍籌股身上,中小創的機會還在後面,理由如下:

現在的A股行情總體還是處於底部,其實目前A股進入調整階段也是屬於牛市構築底部行情。根據A股歷史牛市初期行情機會都是在藍籌股身上,因為在牛市初期超大資金要藉助藍籌股拉昇指數,並不會去炒作中小創,中小創都是在牛市加速期間,大盤趨勢已經完全是上漲趨勢之時才是中小創機會。

說白了就是任何一波牛市來臨之時,都是以金融股為首的藍籌股進行拉昇大盤指數,類似證券,銀行,保險,石油等一線藍籌股拉昇。這是牛市拉昇盤面的第一波,隨後第二波拉昇就是要藉助二三線藍籌股拉大盤,類似地產,鋼鐵,水泥,建材,煤炭,水電等等板塊接力第二波拉昇大盤指數。


股市想要來牛市絕對會藉助藍籌股拉昇大盤,因為藍籌股佔比大盤指數很高,類似中國石油,工商銀行,中國石化,農業銀行等等大藍籌股都佔比大盤指數比例最高,在牛市初期都是藉助這些股拉昇盤面,為的就是塔臺,把大盤指數拉高,做強。

所以即使本次A股調整完之後再次迎來上漲行情,依舊是藍籌股的機會,並不是中小創的機會。中小創的機會都是在等牛市中期之後,全民炒股的時候,藍籌股已經把大盤平臺搭好,中小創才會機會表演,而現在A股大盤舞臺都沒有搭好,怎麼可能輪翻中小創機會呢?

總之在牛市中期之前都是以券商為首的藍籌股機會為主,只有等牛市中期之後才是中小創機會,希望你要明白這個規律,不要踏錯了。


老金財經


狼走千里吃肉

最近好多人談北上資金撤退問題,很正常啊,

狼走千里吃肉,豬隻能屎吃肥了讓狼吃,都腦殘啊,難怪馬雲說蠢比癌症更可怕,一贏二平七虧,一輪又一輪瘋漲瘋跌,一茬又一茬割韭菜,就有那些頭教門夾住讓世界上最蠢的豬踢了的腦子燒壞了的殘豬來高位當接盤俠,現在還談論這麼幼稚的問題,漲停是莊家的專利,興齊眼藥會掉下來,東方不敗要敗慘的,大麻勁過後也要進瘋人院,一汽轎車剛開車就熄火了,投機不是投資,散戶零存資本整取的提款機,莊家不賺散戶的錢賺誰的呢?連興齊眼藥上市公司自已都減持了,莊家輪番轟炸的興齊又能走多遠,小市值的興齊成了機構、遊擊的角鬥場,誰是獅子誰是奴隸誰知道,股市是世界上最簡單遊戲,四個字上車、下車,別人恐懼下車我瘋狂上車,別人瘋狂上車我恐懼下車,上帝教你滅亡必讓你先瘋狂,不給散戶點甜頭如何高位派籌,但願這次散戶不要賭身家性命,這一輪瘋漲資本從一八年十一月底5G的東方不敗就開始了,大麻是第二波,第二波3月初我就提醒大家別高位接籌,有史為證,翻開我的股評記錄自已看吧,第三輪從一汽和夏利開始,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故事在這裡發揮的淋漓盡致,股市的血洗剛剛開始,關健看茅臺能撐多久,但我認為進入下跌通道,接盤的韭菜少了,排除攪屎棍的因素,前天的股市一句話超跌反抽,自導自演,能天天演嗎,但就有那麼的韭菜願讓割,又縮量上漲,很勉強,為什麼呢,其實從2月初,從春節後第一個交易日起,到4底,3個月的巨量交易誘多了太多的大媽和九零後散戶跑步入場高位接盤,散戶深套高位,才導致前天股市上漲。

其實這輪上漲另一個原因是市場抄作的牛市到來原因,牛市我不敢苟同,但股市一輪又一輪瘋漲瘋跌、一茬又一茬割韭菜我看到了,小凡又漲高了,sT了,還能從3元漲到23元,神話記錄又打破了,我多次提醒大家莊家輪番操縱,散戶小心,對瘋漲股千萬別接盤,這一輪瘋漲從2月初開始,東方不敗領漲,如果從最低點4.5元算起,漲到41,漲了近9倍,企業效益真有那麼好嗎,不見得,炒做而已,而這一輪紛漲幾乎沒有喊叫停的,5G,我說你有你就有,於是全成香香餑餑了,一湧而上,中國大媽九零後一看,黃金解套買股票,把證券公司門檻踏破了,對於這一輪上漲各路大軍我前面說了N次了,大家都明白,其實幾乎所有股評家說的三月中旬回調為什麼沒來,我終於明白,這個坑挖的太深了,攪屎棍不停的大攪,各路人馬助陣,把水攪渾了,散戶不停接盤,當然先要給甜頭,引誘更多的散戶進股市,讓這些人真以為牛市來了,這也怪不得牛散,因為他們不知股市水有多深,消息市、政策市、市場市“利好”不斷,於是呼莊家不斷高位派籌,接盤俠不停接盤,忙個不亦樂呼,唯恐搶不到,漲多少都不叫停,連大家都不看好的汽車股都搭少了這班末班車,這就不難解釋這麼長時間巨量交易原因,因為前赴後繼進來的散戶太多太多了,然天下沒有不散宴席,而宴席買單的來了,風緊急,撤呼,北上資金、獲利盤、高槓杆、解套、解禁、減持等各路大軍車拉船載撤了,這最後臨門一腳已開踢了,我真佩服佩服攪屎棍能拉這麼多填坑的,告訴你們,3300點上下振盪太久了,久盤必跌,見好就收,現金為王,有人說這次人均賺十萬,上帝教你滅亡,必先讓你瘋狂,別人恐懼拋盤我瘋狂抄底,別人瘋狂追高我恐懼拋盤,散戶這次提款機存的錢太多太多,資本高興的不停的刷卡提款,昨天攪屎棍想拉證券,誰知無可奈何花落去,韭菜少了,中信建設也封不了了,漲停板只是莊家專利,一贏二平七虧又來了,雞肋行情下,今天漲了明天還漲嗎?誰敢追高,如果攪屎棍不開攪,股市又進入下跌通道,從不要賺最後一塊銅板,該拋還得拋,根據各人情況吧,還是那句話,想博一下看茅臺、五糧液、萬華化學,真正的價值投資,也是股市風向標,但如果他們跌上20個點,那真萬劫不復了,建議落袋為安,現金為王,少動多看,春遊一番,等待下一輪上車機會。


紅柳的記憶


經過201904月底六連陰過後,再次把中小板與創業板打回到2019年春季行情之前的水平。如果我們拉長時間週期,2015年資本市場風暴過後,經歷2017年結構牛市,應該講中小板創業板和201506月相比,下跌幅度平均在70%左右,有的已經達到90%還多。就是2019年春季上漲過後,六連陰基本上再次把中小板創業板平均下跌還是在60%左右。

在這種情況下,為中小板創業板裡有業績的上市公司是有著巨大的上升潛力。我們知道這次2018年度年報商譽洗澡至少有1000億以上,據有關部門已經掌握的信息有29%左右的數據有造假的嫌疑。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小板與創業板中一定會有錯殺的情況,這些被錯殺的上市公司再有業績支撐的上市公司一定是2019年大牛股出來最多最集中的板塊。關鍵是看業績講話,還有商譽洗澡造假是否有牽連,如果沒有上述問題,業績連續三年又在盈利的範圍,經歷了中國經濟轉型與經濟下行壓力,這種上市公司一定是未來支撐國家經濟的主力。

這次2019年春季上升行情中,市盈率在15倍左右的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上升的速率是以眾不同的。

再有2019年又會是一個低價股行情恢復性上漲的機會。但不是所有的低價股。其中那些長期虧損ST與低空飛行的不在討論的範圍。而且這部分也正是投資應該回避的板塊。

至於穩健的品種還將是金融板塊,券商,銀行,保險股一定是資本市場的維穩板塊與國家隊穩定市場拉昇指標的重點板塊。

隨著MSCI因子指數成分,2019年由5%.提升到20%這種變化,一定會帶給金融板塊更多資金供給。

綜合上述分析2019年經過六連陰後,一定是中小板與創業板被錯殺市盈率在15倍左右與201506年相比縮水達到60~70%的上市公司一定會是黑馬頻出的板塊。如果追求穩健的板塊一定是金融板塊的券商,保險,銀行。



時剛軍


大盤連續調整,我們就不再去馬後炮說是什麼原因了。還是重點來交流一下下跌之後可能會怎麼走,哪裡有機會吧?

行情走勢的核心主線

先跟大家確定一件事,那就是此次行情的絕對主線:金融+科技+消費!如果你對這個主線比較認同,那麼接下來就可以討論,如果一點都不認同。那麼後面的內容是沒有必要看的。

金融、科技、消費類三者是輪動表現的,尤其是上行趨勢當中,而一旦他們全線表現,那麼指數是絕對的單邊強勢行情。此前2440點到3000點行情主要是金融+科技,而3000點以上多數是消費股在表現,現在它們輪流一圈。

如果行情重新啟動誰是領頭羊?

那麼,接下來如果還有行情的話,他們三個還會輪番表現。指數要啟動,必定是金融為首,金融當中首選券商,優選保險;科技當中以5G、芯片、人工智能為主;而消費類以白酒、醫藥、家電為核心。

行情具體機會

我們需要注意一件事,MSCI是5月8月11月分別提升A股納入因子,去年是6月1日納入,但是,被動基金買入是在5月31日,6月1日指數已生效。也就是說在接下里的5月份,外資會介入,這個一定的,而他們的主要標的就是金融和消費類標的,而且金融以及消費股的表現和外資的介入步伐是同步的。

而最近,金融股在調整,消費股也隨著幾大龍頭的業績公佈而開始回落,而回落之後,正好外資以及場內承接資金有介入的機會。

所以,如果還有行情,金融+消費是繼續關注的對象!而一旦整理期,要多注意科技股的表現!


郭一鳴


藍籌不漲,大盤不漲。

藍籌就是A股的定海神針,藍籌不漲,大盤很難漲起來,現在A股總市值50多萬億,前10大市值的股票就已經12萬億,藍籌的漲跌對大盤的影響非常大,可謂藍籌不漲,大盤不漲。

由於藍籌股市值大,所以漲跌皆不易,想要在藍籌上獲取大額收益相對來說比較困難,比如工行,流進幾個億也不能讓其漲停,而小市值的股票流進幾千萬就能漲停。從這點上來說,在中小創中獲取大額收益確定性更大。

如天味食品,主力資金淨流入不到1億,卻能封漲停板,而像五糧液這樣的大盤股,資金流入2.5億,漲幅僅有2.5%。同樣的資金對中小創和藍籌股的影響是截然不同的。做股票時候還是要理解這點。

當然不是說藍籌股就沒有機會,很多藍籌股雖然每天的漲幅小,但持續時間長,總體漲幅長期下來也是不弱於中小創的,典型的如茅臺、格力、美的等。同樣的漲幅,中小創需要的時間短,藍籌時間長。如果我們傾向於做短線,選擇中小創為好,而藍籌一個月下來可能漲幅不到5%,兩三年才有30-50%的收益。

更多時候,大盤漲的時候都是藍籌搭臺,中小創唱戲。

關注瞭解更多財經觀點。

浮沉市


2018年以來堅持一個觀點,就是“價值迴歸是行情主流”。理由非常簡單,因為隨著投資者的逐步成熟,價值投資將逐步深入,價值投資會發揮市場的“主導”作用。進入2019年以來,股市迅速上漲,一些不明真相的股評,分析師開始“吹牛”,不知道牛市還沒有開頭?居然有人聲稱第二波,現在才知道結果,就是大錯特錯。說句實話,一季度的上漲就是“主力資金”的自救。2018年初由於對市場判斷失誤,大資金不少進入了“創藍籌”,2018年大跌,根本無法逃脫。所以進入2019年採取迅速拉昇,藉機騰挪,跑的已經差不多了,這才有了二季度的“調整”,“下跌”。我們從一組數據說明這個問題。

在2018年年報公佈之前,創業板的平均市盈率是50倍左右,而根據最新年報統計的市盈率,創業板已經達到67倍多。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創業板業績在“滑坡”。有些機構還在誤導投資者,說什麼中小創機會多多。而同期上證指數平均市盈率為12.77倍,深成指29倍多。如此大的差距居然視若罔聞,難道還要繼續“炒作”?炒股不看業績已經成為過去,老皇曆翻不得。為什麼29日跌停的那麼多?跟業績脫不了干係,如果《證券法》修改了退市制度,很多問題股會成了“黑天鵝”。

有人質疑銀行股上漲,就是犯了邏輯性錯誤。2019年以來,券商股上漲了百分之五十多,事實是券商2018年業績滑坡。銀行股僅僅上漲了百分之十二,而利潤卻創出上市以來新高。前提還是“去槓桿”,嚴格監管,大規模處理不良資產之後取得的成果。業績最優良的股票漲幅最小,而業績滑坡的股票漲的最多。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利用炒作,資金進行“乾坤大挪移”,而散戶跟風,帶來的就是吃虧這樣的結果。

從年初至今,反覆強調“佈局”,佈局未來行情。而更多人熱衷於炒作,出現了一大批新“股神”,在媒體上天天給別人講課。所以說,今年就是消滅股神,追漲停,靠打板賺錢,結果就是賺少賠多,無法在股市長期存活。幾天的下跌,吹牛的開始閉嘴,講技術分析的也都啞火,“大師”們更是不知所措。說了多少遍,“不參與,不折騰”,選頂“轎子”坐。非常簡單的一個問題,說了一年多,難道一句話也聽不懂,非要折騰的賠本賺吆喝?還是那句話,不得不說,就是“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靠上市公司賺錢”,什麼熱點概念,什麼板塊輪動,無非就是炒作!十人炒股九人虧,這句話難道沒聽說?只有通過價值投資才能修得正果,A股缺少的就是“巴菲特”。至於說什麼股票在調整之後會上漲?只能說,“價格低於價值的股票”會上漲,不看過程看結果。


麻辣SC


這是我最近看到的最有思維和價值的問題,對長線資金尤其有價值,短線資金也可以參考。

從去年十月末大盤第一次觸底至今整整六個月了,大盤在空頭一次又一次的恐嚇中上漲了34%,在觸及套牢盤堆積的3288區域後堅決掉頭向下,一週跌了6.1%並出現五連陰的嚇人走勢。各路玩家又開始擲骰子玩算卦,預測明後走勢,算對了大家噼裡啪啦喝彩,算反了大家一鬨而散。該虧錢的還虧錢,掙錢的還是接著掙。樓主有見地引導大家想想您的資金怎麼辦,正當時。

1, 大盤迴調了,長線未動股票是否要換一部分倉呢?比如有些績優股從2500開始只漲了5—10%基本還沒挪地方呢。我手裡最少有30%這類倉位。

2,中長線被這幾天震出來的少部分倉位,資金該入哪類行業?這部分資金市場裡比例不小,好好想想。

3,短炒的散戶和基金手們,跑出來了,哪天肯定再跑回去。哪天不重要,重點是想好跑進哪類股,多想想這個才是正經生意。


東方長安


大盤此次調整之後,再漲起來的話,機會還是在中小創,而且確定性很高。但這不是說藍籌沒有機會,只是機會沒有中小創明顯。我們可以基本面的邏輯推導和技術面走勢來解釋為什麼未來還是中小創的機會大。

基本面邏輯推導:

進入2019年,從1月份2440點開啟的第一波反彈,可以定義為寬政策刺激下的估值修復行情,現在這一波估值修復的驅動已經走完,回調後如果再次上攻的話,需要新的驅動,市場普遍認為下一波上漲的驅動是業績驅動。現在問題來了,什麼類型的企業業績最先見到拐點,那麼這一類股票就成了下一波大盤上漲的主要驅動。答案很明顯,業績最先修復的有以下兩類:

1.政策風口上的企業,如5G商用上下游的企業,電力改革上下游的企業,化工供給側改革收益的企業等,總之,誰在政策的風口上,誰最先受益。

2.毛利率高,市佔率高但市值相對較小的行業,政策寬鬆下,業績反應最為迅速。

大家可以發現,以上兩類股票大部分都在中小創裡面。

技術面分析:

先來看藍籌指數的代表上證指數,現在是日線級別的調整,在3000點左右有明顯支撐,如果調整在3000點中樞結束的話,是日線級別的二三買合併的買點,但是因為一買的過於強勢,且調整的時間不足,主板調整是從4月8號13號點開始的,調整時間不到一個月,調整幅度也不大,換言之,前期的風險釋放不夠充分。因此,後面二三買能持續走強的概率不大,最大的可能是在這裡形成更大級別的中樞,也就是在這裡構築日線級別的中樞之後,再開啟上攻。

創業板不同,從3.12號的9號點就開始了調整,調整的級別接近日線中樞,調整空間不大,但調整時間已經接近二個月,前期上漲的風險釋放比主板要充分,因此,如果再次開啟波段上攻的話,從技術面分析,創業板的後期機會更大。

結論:從邏輯推導還是從技術分析,都指向下一波的主要機會還是在中小創這邊,調整結束時應該重點關注。

我是禪風,點個贊加關注,還有更多的精彩內容與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