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把貧困的“帽子”扔得遠遠的

亳州:把貧困的“帽子”扔得遠遠的


  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4萬餘戶110435人,貧困發生率7.4%,貧困村78個;2018年底,貧困人口還有1.43萬,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96%,貧困村全部出列……

  在省政府批准的第二批退出貧困縣序列的18個貧困縣(市、區)中,渦陽縣名列其中。

  渦陽交出了靚麗的脫貧“成績單”,靠的啥?記者進行了實地走訪。

  昔日貧困戶今成“領頭雁”

  在渦陽縣丹城鎮相柿園村博濤養殖場裡,68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相昌海正在給鴿子餵食。喂喂鴿子,打掃打掃鴿舍衛生,相昌海每天可以領到50元工資,年工資可以達到一萬多。

  去年,相昌海順利脫貧。“多虧了分隊他們兩口子給我提供崗位。”相昌海說。

  相昌海口中的分隊,大名叫相分隊,是博濤養殖場負責人。在相分隊的養殖場裡,共有5戶貧困戶16人在務工,是丹城鎮扶貧基地。

  其實,相分隊也曾是貧困戶。

  10多年前,相分隊的女兒出生了,但先天患有肢體殘疾和腦癱。為了給女兒治病,相分隊和妻子東挪西借,帶孩子四處求醫,一個原本殷實的農村家庭短短几年間便陷入了貧困。2014年,相分隊家被評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誰都不想成為貧困戶,我們自己也不想光靠上級的救濟,我們倆都能勞動。”因為渦陽周邊養殖肉鴿的較少,相分隊決定,和妻子申請扶貧貸款,在家裡養肉鴿。

  有了政策的扶持,加上相分隊苦學技術、養殖得法,相分隊的養殖場發展勢頭很好,一年多的時間就還上了貸款,並在2016年底光榮脫貧。

  自己脫貧了,能不能幫其他貧困戶乾點啥呢?相分隊和妻子一商量,決定擴大養殖場的規模,讓村裡幾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都來務工,帶領大家一起脫貧致富。

  相分隊的想法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2018年4月,相分隊建起了1200多平方米的養殖場,引入2000對種鴿。很快,1000多對肉鴿上市,他們盈利了三四萬塊錢。

  相分隊說,貧困戶願意搞養殖的,他免費提供技術培訓和防疫,低價提供配方飼料,同時還幫助銷售。

  為脫貧攻堅注“源頭活水”

  黨委政府大力扶持、依託產業發展、貧困戶主動作為……相分隊的經歷是渦陽脫貧攻堅工作的縮影。

  “扶貧不能‘等靠要’,更重要的是提升貧困戶的‘造血’能力。所以,我們村大力實施產業扶貧項目建設,為脫貧攻堅注入‘源頭活水’。”渦陽縣新興鎮東華村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張學傑說。

  到村後,張學傑和其他村幹部一起大力實施產業扶貧項目,引進了楠睿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渦陽縣綠輝種植專業合作社、渦陽縣泓森槐家庭農場、渦陽縣晨旭門業有限公司等企業,提升了“造血”功能,現在村裡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都在企業上班,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

  東華村還通過入股分紅、出租場地等方式增加村集體收入,去年該村村集體收入23萬元,60%給貧困戶分紅,40%用於公共事務。

  據悉,2014年東華村建檔立卡貧困戶82戶182人,貧困發生率為4.2%,目前貧困戶還有13戶33人,貧困發生率也降到了0.49%,並於2018年出列。

  東華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侯宋氏已經脫貧,兒子也已經大學畢業,有了穩定的收入。但侯宋氏依然在楠睿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裡務工。“幹活的地方近,騎電瓶車五分鐘就到了。”侯宋氏笑著說,“咱不能脫貧了就啥不幹了呀。”

  產業上層樓確保不返貧

  “最近一段時間,要注意查看兔子的腳趾可有爛的,好提前防治……”5月28日,在渦陽縣龍山鎮段營村的吳方根種養殖家庭農場,吳方根正在向段體華囑咐近期的養殖注意事項。

  63歲的段體華是段營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妻子身體殘疾,家庭負擔較重。2018年,吳方根種養殖農場成立後,他就在這裡務工,負責照料兔子,並打掃衛生,一天只需要工作2個小時左右,每個月工資800塊錢。有十幾位貧困戶,都和段體華一樣,在吳方根種養殖家庭農場務工。

  吳方根種養殖家庭農場佔地5畝,主要養殖肉兔,是段營村招商引資企業,於2018年建成運營,年出欄肉兔約2萬隻。

  “只有走‘產業+就業’的路子,村民們才能有穩定的收入,才能摘‘窮帽’,更能保證不返貧。”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駐段營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段營村第一書記夏潔說。

  夏潔剛到村的時候,段營村沒有任何產業。“村民們想通過勞動增收,但沒有工作崗位。”除招商引資來一家家庭農場外,通過向上爭取資金,村裡建起了扶貧驛站,帶動了45人就業。

  “僅僅靠扶持,心裡不踏實,也不是長法。”相昌海說,有了黨的政策,再加上自己主動幹,才能把剛摘的“窮帽”扔得遠遠的。

  “雖然我們現在‘摘帽’了,但鞏固脫貧成果任務依然很重。”渦陽縣農業農村局扶貧辦主任劉坤介紹,渦陽縣下一步將繼續大力推進結構調整,發展特色扶貧產業,以產業帶動就業,創新穩定增收模式,促進產業發展再上層樓,構建“村有當家產業、戶有致富門路、人有一技之長”的“三有”型穩定脫貧新模式,努力挖掘貧困群眾致富增收的“源頭活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