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別人家的孩子”!網友:不服不行,只看一眼設計圖就跪了

小李廣|歡迎關注我 ,一起學習更多的育兒及家庭教育知識。

近日,江蘇無錫梨莊實驗小學四年級的潘俊松同學發明了一款新型書包,收到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寄來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獲網友紛紛點贊。

創造靈感來源於生活

小潘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老師都會要求同學們把各科的書本練習冊按文件袋分開裝,然後再放進書包。這雖有收納歸整效果,但是通常文件袋大小不一,而且每天要一個一個拿進拿出又很麻煩。於是他按自己的構想,想要設計一個兼收納盒的多功能的書包,把平時碰到的要歸類收納的實用性設計進去。

又是“別人家的孩子”!網友:不服不行,只看一眼設計圖就跪了

小潘的想法得到了父親的支持,並在爸爸的幫助下,不斷地進行完善和修改,經過十多次的修改方案後,最終完成了方案的設計,一個實用方便的多功能書包方案出來了。 小潘父親幫兒子申請了設計專利,並且成功拿到了實用型設計專利證書。

又是“別人家的孩子”!網友:不服不行,只看一眼設計圖就跪了

生活中的很多小發明小創造,都是在生活經歷當中悟出來的。雖然有的人會認為這些小發明小創造並不驚豔,甚至有些人會吐槽並說些風涼話,可是要知道,許許多多的發明創造,都是通過發明者對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引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和啟發的靈感,從而進行研究,最終發明出可以改善或者改變某種習慣,改善某種不便,解決某個問題的產品。

本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這是也正是很可貴的地方,作為一個小學生,能夠在人們習以為常的,看似正常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當中,發現問題,並且去思考改進,並且動手去創造,這是一種思維習慣和創造力的影響。

又是“別人家的孩子”!網友:不服不行,只看一眼設計圖就跪了

而創造力,正是現在的孩子最缺乏的能力。

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成對全球21個國家的孩子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創造力卻排在倒數第五。這並不是意味著中國的孩子缺乏想象力和創造力,那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對孩子教育的過程中忽視了對孩子創造力的培養和引導。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孩子們學習好壞的標準一直是以取得的分數,得到榮耀,擁有知識量的多少來衡量,而且父母的一些包辦性的行為,從某種方面來講,也阻礙了孩子創造力的鍛鍊。

又是“別人家的孩子”!網友:不服不行,只看一眼設計圖就跪了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

一,給予孩子一定的時間和空間

如果父母把孩子管得太死,一點自由支配的時間和空間都沒有,孩子如何能夠進行創造?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和探索,自由的去嘗試、去創造,去按照自己的思路展開想象。

又是“別人家的孩子”!網友:不服不行,只看一眼設計圖就跪了

二、讓孩子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孩子總是從好奇、新鮮的角度來觀察周圍的世界,孩子看到的世界,是與眾不同的,父母要尊重孩子對事物的觀點和看法,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積極地進行引導,並且讓孩子去尋找“是什麼”、“為什麼”的答案,父母要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去解答。

又是“別人家的孩子”!網友:不服不行,只看一眼設計圖就跪了

三、珍惜孩子的創新探索與試驗

往往好多家長把孩子的一些創新探索與實驗的行為當做是“調皮”、“淘氣”,把孩子的一些創造力的作品,當作是一些“垃圾廢品”,覺得礙眼和髒兮兮的,要求孩子扔掉,不讓孩子繼續進行,這樣往往是直接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行為。

家長不能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淘氣,而是應該從中發現孩子的一些創造的思維,並且鼓勵孩子,後面應該把孩子所創造的藝術品放置家中顯著位置,並誇獎孩子的作品。以此激發孩子的創造力,父母允許並支持孩子的一些表達探索慾望的衝動行為,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又是“別人家的孩子”!網友:不服不行,只看一眼設計圖就跪了

四、幫助孩子開拓思維,藉助其他的形式啟發孩子的創造力思維。

父母可以通過讓孩子接觸一些相關的書籍,或者是藝術作品,讓孩子發揮更多的想象,感受藝術的薰陶,從而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及想象力,以此激發孩子發揮創造性思維的潛力。

又是“別人家的孩子”!網友:不服不行,只看一眼設計圖就跪了

(配圖源於網絡,侵聯刪)

本文原創|小李廣|歡迎關注我 ,一起學習更多的育兒及家庭教育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給小李廣點贊並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