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莽草》:一株水莽草,品出人性滋味

水莽草,因根茎有剧毒,又称为“断肠草”。本是自然中普通植物,通过蒲松龄老先生妙笔生花,普通的水莽草脱胎换骨,成为“草根儿”中明星,同时也成为令人痛恨的毒草,不知是幸运还是倒霉。

《水莽草》:一株水莽草,品出人性滋味

这篇让水莽草声名大振的作品叫《水莽草》,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小说集《聊斋志异》中一篇,虽然篇幅不长,但其中很多人性观点,令人深思。


《水莽草》故事并不复杂,讲的是一个姓祝的书生,在去拜访他一个同学的途中感到口渴,被水鬼寇三娘美貌迷惑,喝了水莽草泡的茶。但由于寇三娘父母不肯出手相救,导致祝生含恨身亡。祝生死后为了报复寇三娘,设法找到她,不让她投胎转世,并与她结为夫妻共同孝敬母亲照顾孩子。


祝生虽然被水鬼害了性命,但他从不为了自己能转世而去害人。不仅如此,还多次赶跑别的害人水鬼,帮助很多被水鬼害的人,让他们重获生命。他的善良功德最终感动上天,提升他为神仙,封他做了“四渎牧龙君”。


人心有明暗,人性有善恶。《水莽草》虽然情节看似简单,但蕴含着人性的复杂:自私、狭隘、凶狠,另外还有善良、豁达、无私奉献。


祝生与寇三娘本是陌路人,无冤无仇,但是,水鬼寇三娘为什么要害祝生?因为有传说人吃了水莽草死去的人,会变成“水莽鬼”,这种鬼不能轮回,一定得再有被毒死的代替,才能去投生。因此,貌美如花的寇三娘为了找替死鬼,所以,让祝生喝了水莽草煮的茶,进而要了他的命。由此,让人看到了美丽的外表内裹着的是一颗丑陋的心。

《水莽草》:一株水莽草,品出人性滋味

还有寇三娘父母,在能救祝生性命的情况下,坚决拒绝,眼睁睁看着别人遭难而不肯出手相救,他们这样做,只是因为女儿能早日转世。这种做法无疑是以爱的借口谋杀别人性命,来满足自己私欲的具体表现。


当祝生知道这些,恨他们寇家坐视自己死而不救,临死时恶狠狠的咬牙切齿地说:“我死后,绝不让他家女儿投生!”祝生说到做到,死后果然设法找到寇三娘,报复她,不让她转世实现她的愿望。


以上这些都是人性恶的表现,自私、心胸狭隘、漠视生命。体现着人性的阴暗面,令人心寒。这篇小说的可贵处就是不只这些人性的恶,更多是善良、心胸开阔、品行高洁,人性阳光美好的一面。


祝生同学在得知他被水鬼寇三娘所害时,为了他,赶到寇家,不惜跪地求人家救他性命。这是义。当祝生听到母亲日日哭泣后,心痛难忍,他现身孝顺母亲并照顾幼小儿子。这是孝。

这些都不算什么,珍贵的是他为了拯救百姓,宁愿舍弃难得的转世机会。


同村一个村民被水鬼害死,又死而复生,村中人奇怪争相传说,祝生告诉母亲是他救了那个村民。他母亲纳闷问他:你为什么不找个替死鬼来早日托生呢?祝生说:“儿最恨这些找人替死的水莽鬼,正想将他们全部赶走,自己又怎肯做这种害人的勾当!况且,儿侍奉母亲最快乐,不想再投生。”

《水莽草》:一株水莽草,品出人性滋味

看似平淡无奇的几句话,却是这篇小说的灵魂所在,不仅升华了祝生的艺术形象,也让人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人性善恶,从不孤立存在。人本来就有善恶两面,如果说谁没有半点瑕疵,那他不是神人就是圣贤。


俗话讲人无完人,人性有善有恶,有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大它,所有恶行,都是恶占上风的结果。我们要做的是驱除恶念,除恶扬善,弘扬善德善行。心中有善念,恶行自会灭;眼里有光明,内心不会黑暗;心胸开阔,人就豁达;豁达的人不会拥有斤斤计较的狭隘人生。


《聊斋志异》之所以有趣生动,很多就是通过对人性、道德复杂性进行深入刻画的结果,同时与作者蒲松龄的人生经历有关。作者早年热衷功名,但是屡试不第,加上家道已渐中落,家境贫困,也正是这样,他才能有机会接触底层百姓,深有体会劳苦大众生活的艰辛。


《聊斋志异》是中国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题材非常广泛,内容丰富,使短篇小说的艺术水平达到空前高度。书中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隐喻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水莽草》:一株水莽草,品出人性滋味

就像这部书中的短篇小说《水莽草》的结局部分,以上天被祝生善行打动,提升他位列仙班,并封他为“四渎牧龙君”。至此,由一株毒草引起的人性之争,展现得淋漓尽致,最终以“善”战胜“恶”而完美结束小说,充分体现了人民人心向善的美好向往。


《水莽草》初看内容平淡无奇,但是细读,就能品出其中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