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氣,最能看清一個人!(太深刻了)

人生在世,最無法避免的就是與人相交。

那如何才能看清一個人?

培根曾說過:

對於一個人的評價,不可視其財富身份,更不可視其學問高下,而是要看其真實的品德。

想要看清一個人真實的品德,就要看他憤怒時候的樣子,

只有在這個時候,所有的偽裝才會消失,最能暴露出自己真實的教養和人品。

01

生氣,最能看清一個人的教養

歌德曾說過:“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

你做什麼樣的事,你就是什麼樣的人。

很多人平日裡看起來溫文爾雅,但只要遇上稍微不順心的事情,瞬間就換了一副面孔,蠻不講理,大發雷霆,將自己自私的本性展露無遺。

曾看過這樣一則新聞:

某位獲得日本博士學位的教授,在美國工作多年,是一位千萬級學科項目的帶頭人。但就是這樣一位教授,卻在街頭暴打環衛工。

起因是垃圾車停在垃圾站點作業時,阻擋了他的行車道路。

按捺不住火氣的教授下車後連踹帶踢,將環衛工打倒在地,並大聲叫囂:“你掙多少錢,我掙多少錢,你敢擋著我的路!”

古語說得好:發脾氣是本能,但剋制脾氣是教養。

沒有教養的人,往往都無法控制脾氣。

因為他們本質上就是一個不懂得感恩、不懂得付出的人,只會通過將自己的壞情緒宣洩在他人身上,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完全不考慮別人的感受。

正如胡適所說:“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還難受。”

反而越是有教養的人,越懂得換位思考,寬厚待人。

他們都有一顆憐憫之心,懂得在日常生活及與他人的相處中,剋制好自己的脾氣,既讓自己舒服,也讓他人感到舒服。

02

生氣,最能體現人品

《呂氏春秋》中有一套“八觀六驗”的識人方法,其中“一驗”便是:怒以驗其節。

意思是說:故意將對方激怒,然後觀察其反應,是衝動易怒,還是沉著冷靜;是耿耿於懷,還是既往不咎;是遷怒於人,還是自查內省……

以此,來判斷對方的人品如何。

曾有一個網友,就是看到了同事生氣時候的樣子,才看清了她的人品。

一天,她去這位同事家做客。

家裡除了她們倆,還有同事僱的一位保姆。

這期間,同事一邊對著她笑意盈盈地聊天,一邊指揮著保姆幹這幹那。

等到臨別時,一個意外事故的發生,更是讓她見到了同事的另一張面孔:

同事端坐餐檯前大聲斥責著保姆,原因只是玻璃餐檯被水果弄溼後,保姆沒有按她說的用牙膏去擦。

同事眼睛裡放出惡狠狠的光,然後惡狠狠地說出一句話:“用牙膏擦三遍!擦到能照出你的影子為止!”

一轉臉,又立馬對她笑臉相迎。

鬼谷子有言:遇橫逆之來而不怒。

判斷一個人的人品如何,不是看他平時好的時候有多好,而是看他“失序”的時候能有多壞。

正如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盛明蘭說的那句話:“與人相守,最終依靠的,還是那最低處,品性的最低處”。

一個人發脾氣的樣子,正是他品行最低處的體現,

如果在生氣的時候還能做到以禮待人,那他的人品一定不會太差。

03

情緒穩定,才是一個人的高配

人生在世,誰都會有情緒,誰都會有忍無可忍的時候。

但凡所有情,皆應表達,也應節制。

還記得電影《你好,之華》裡,胡歌主演的張超,就是一個脾氣暴躁的男人。

他經常對妻子發脾氣,甚至還會動手。

他一會說:“她一點女兒味都沒有,整天畏畏縮縮,我看著就想打。”

他一會又說:“我不是好丈夫,不是好父親,不好好工作,我把什麼事情都怪在別人頭上,我怎麼就把自己弄成這樣了!”

而他的人生也如一攤爛泥,毫無起色。

情緒化的人就是這樣,內心處處是風浪,再小的事在他們眼裡,也會被無限放大。

久而久之,學不會控制,任其肆意氾濫,便會傷人又傷己。

奧格·曼狄諾說過:“學會掌握情緒,做情緒的主人,才是人生前行的關鍵。”

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情緒都無法控制,何談掌握自己的人生?

記得有人說,不能做情緒的主人,就只能做情緒的奴隸。

聖者老子亦云:“勝人者力,自勝者強”。

唯有情緒穩定,才是一個成年人的高配。

峨嵋山上有一靈巖寺,大門口寫著這樣一副對聯:

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人何所不容。

這就告訴我們:生氣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對,但怎麼管理生氣時的情緒,是一個人能否勝人一籌的標尺。

正所謂弱者易怒如虎,強者平靜如水。

往後餘生,願你我皆可成為情緒的主人,持身如泰山九鼎,應事若流水落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