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調解化大隱患,十九年恩怨終了結

近日,遼源市東豐縣人民法院分管民事審判工作院領導帶領黃河人民法庭3名幹警來到東豐縣那丹伯鎮某村村委會,成功調解一起十九年前的鄰里糾紛,雙方當事人在自願達成調解協議後握手言和。

原來,村民劉某某與王某義、王某軍父子都是東豐縣那丹伯鎮某村村民。2001年4月22日,春耕時因一根壟的界限問題,雙方發生口角,進而廝打一起,劉某某被王某義打傷住院治療,后王某義外出打工,一直沒有音訊,此事一直未得到有效解決,兩家矛盾越積越深。今年3月,劉某某到東豐縣人民法院黃河人民法庭諮詢立案事宜,要求王某義賠償醫藥費等相關損失。

黃河人民法庭法官瞭解此事後,考慮到雙方是同村鄰居,而鄰里矛盾糾紛看似瑣碎細小,但處理稍微不慎,就會激化矛盾,帶來更大的隱患。承辦法官立即向東豐縣法院分管民事審判工作院領導彙報,研究決定先調取當年的公安卷宗瞭解具體案情,並與當地村民委員會聯繫進一步瞭解情況。在瞭解基本案情後,分管院領導帶隊,邀請雙方當事人一同到村委會進行調解,並邀請同村的治保主任協同調解,通過說理、釋法,劉某某和王某義的心結逐漸被打開,最終促成兩家達成和解協議,並當場給付了賠償款。為此,十九年的鄰里糾紛,在法院及村民委員會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有效化解。

本案是一起常見、多發的鄰里糾紛事件,鄰里糾紛因生活中瑣事引發,由於各種因素錯綜複雜,由相鄰關係問題而導致鄰里之間關係惡化,輕則唇槍舌劍,重則大打出手,甚至上升到暴力衝突的情況也時有發生。東豐法院始終堅持從源頭解決矛盾,從多元角度化解問題,為老百姓化解案件糾紛的同時,減少群眾鄰里間的摩擦,帶動社會風氣和諧向好。

吉林日報全媒體 記者:粘青 編輯:趙樹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