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喜茶涨价引90后众怒?网友:我们宝呗青年攒下的钱可不想这么浪费

武汉重启,国内疫情形势好转,在家“闷死”了病毒的人们,总算等到了走上街头,吃火锅、烫串串,再加一杯续命奶茶的神仙日子。

谁知,这一吃吃了“瘪”。不点菜不知道,原来海底捞涨价了、喜茶涨价了、就连西贝的一串羊肉串都卖到了9元,量还比之前少了。

海底捞、喜茶涨价引90后众怒?网友:我们宝呗青年攒下的钱可不想这么浪费

更奇怪的是,涨价没两天,海底捞就赶紧发布了道歉声明,并调回原价,次日,西贝也跟进,就涨价道歉并宣布恢复原价。

而在各企业相继道歉的背后,其实是因为新一代年轻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数据显示,就奶茶而言,2019年500亿元中国现制茶饮市场,一半都是“90后”撑起来的。

不少网友调侃:“看看菜单,再看看支付宝余额,对不起,打扰了,这样的火锅和奶茶,贵到我吃不起。”

海底捞、喜茶涨价引90后众怒?网友:我们宝呗青年攒下的钱可不想这么浪费

“道歉调价”的结果绝对是意料之外,毕竟一直以来,90后都被认为是“垮掉的一代”。作为媒体口诛笔伐的“隐形贫困人口”,“不存钱无规划”、“不知节制”这些词都还言犹在耳。

他们可是一群几千块的AJ都会排队买的“给力”人群,怎么现在才涨价2块的奶茶,就让90后要死要活的逼得商家们纷纷道歉呢?

海底捞、喜茶涨价引90后众怒?网友:我们宝呗青年攒下的钱可不想这么浪费

此前支付宝发布的一份报告就能解了这个谜。

事实上,90后虽然舍得为自己喜欢的东西花钱,但更懂得精打细算去理财。据《“90后”攒钱报告》显示,有92%的年轻人每个月都会有结余,“90后”每月在余额宝攒的钱,是花呗账单的4.5倍。

无独有偶,去年尼尔森发布的《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也显示,中国年轻人信贷产品渗透率达86.6%,但有半数人只是把信贷产品当做支付工具。

因此,绝大多数“90后”使用信贷工具都是保持着冷静和克制的,不仅没有被负债拖垮,反而还存下了不少钱。

海底捞、喜茶涨价引90后众怒?网友:我们宝呗青年攒下的钱可不想这么浪费

反观这次调价事件,商家也真是吃了闷头亏,谁能想到,当代90后居然会“差别对待”,实打实的“选择性价格敏感人群”!一个个演唱会、音乐节看的欢实,居然会跟他们计较2块钱!

海底捞、喜茶涨价引90后众怒?网友:我们宝呗青年攒下的钱可不想这么浪费

关于这代90后的消费观,其实非常有趣,媒体过度的抨击,将年轻人的归类于消费主义和消费的不节制,是片面的。

实际上,当代年轻人使用花呗和余额宝理财,是一种属于他们的健康的理财方式。他们把花呗当做“宝呗”,一般来说,90后开始理财的平均年纪是23岁,比父辈更早接触到分期付款和理财产品的他们,更容易接受“钱生钱”的设定。

海底捞、喜茶涨价引90后众怒?网友:我们宝呗青年攒下的钱可不想这么浪费

对于90后而言,花呗是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毕竟他们精打细算起来可毫不含糊,甚至比父辈更加聪明谨慎。

年轻人存款不多,存活期利息低,存定期又怕没钱应急,因此,他们时常会用花呗打一个时间差赚点利息:在免息期内还款,再把现金拿去余额宝投资理财。要求不高,能赚个路费、饭钱就是极好的,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宝呗青年”。

因为媒体对90后的固有形象塑造,导致人们往往认为90后虚度光阴,对事业、对家庭、乃至未来都没有规划。

但事实是,今天的90后不但没有垮掉,还成长成一代优秀的年轻人,他们不仅自己懂得理财规划,而且对职业、对社会都有着敬畏之心!这次疫情,有无数的90后支援在抗疫一线,这群孩子不是什么超级英雄,只是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守护大家!

海底捞、喜茶涨价引90后众怒?网友:我们宝呗青年攒下的钱可不想这么浪费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90后”是成长于中国经济腾飞时期的一代,他们对消费和理财的接触都比父辈要超前。可以说,真实的他们,有自己的一套理财理念,早早就为未来生活做好了打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