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星成功发射 中国物联网星座建设再获新突破

记者 | 乐瑜(卫星与网络)

天启4号A/B星成功发射 中国物联网星座建设再获新突破

火箭发射瞬间

(来源 | 我们的太空新媒体中心;摄影 | 郑淘淘)

12月7日16时52分,由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天启4号A/B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六星”的方式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是继“天启星座”今年8月实现3星组网运行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中国物联网星座建设取得的最新阶段性成果。

天启4号A/B星的成功发射,将使“天启星座”从目前的3星组网扩展到5星组网,这也是“天启星座”在快速、稳健的组网过程中,通过阶段性组网任务的实施,不断提高服务能力的星座建设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将极大推进“天启星座”的组网进程和业务开拓。

作为中国天基物联网建设的先行者,“天启星座”在5星组网后,将在诸多方面使中国物联网星座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首先,卫星物联网服务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5星组网后的“天启星座”,时间分辨率将从6-4小时提升到4-2.4小时,重返率从4-6次/天提升到6-10次/天,从而极大的提高应用水平,扩展应用场景。

其次,终端的功耗将从0.5-2W降低至0.1-0.5W,进一步实现终端的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从而有望大幅度降低卫星物联网应用成本,提高效率。

第三,卫星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将得到极大拓展。5星组网后,天启卫星物联网系统的应用场景将从煤矿水文监测、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海洋牧场监测管理,拓展到集装箱跟踪、渔船跟踪监测、生态环境监测、水利工程监测、动植物保护跟踪、自然灾害预警等领域。

随着天启4号A/B星的成功发射,“天启星座”的后续组网工作也将快速推进。根据计划,天启5号和天启6号卫星将分别于2020年1月和3月发射,而天启7-18号则将于2020年底完成发射组网。届时,天启星座对覆盖区域内任意地点的时间分辨率将达到10分钟内,终端功率将稳定在0.1-0.5W;天启星座一期任务完成组网后,可满足80%以上用户场景需求。

目前,作为国内首个实现数据应用的物联网星座,天启星座随着组网工作的顺利推进,将努力在中国物联网星座建设和产业发展中发挥其重要推动作用。

一是着眼于与国民经济和国计民生紧密相关的重点领域,凸显窄带物联网星座的独特社会价值和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

二是以点带面,通过重点领域的突破带动窄带物联网星座的应用拓展。据悉,近期国电高科与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致力于应用卫星技术建立林业环境监测公益采信发布平台,守护青山绿水。

三是充分运用窄带物联网星座的成本、价格和终端优势,逐步构建卫星物联网的消费级市场。

此外,国电高科还将联合产业链伙伴,配合主管机构做好标准和政策制定等工作,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