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這也叫年報?

見過不要臉的,但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樹不要皮必死無疑,人不要臉真的能天下無敵嗎?還是說,真的是活久見了?

4月24日,A股上市公司兆新股份(002256.SZ)對外發布的2019年年報,開篇第一頁就讓人大開眼界,真是大開眼界!

荒唐,這也叫年報?

各位看官請品,您請細品!一個在公開市場上市交易的公眾公司,對外披露的年報是要對所有中小股東負責的、是非常嚴肅的一份專業性報告,大家看看這家上市公司的董監高們是什麼態度?

公司董事會5名董事、監事會3名監事和4名高級管理人員,總共12名董監高同時在財報表示:“無法保證報告內容真實、準確、完整、並不承擔任何個人或連帶責任”。

特麼的也叫“年報”?荒唐!

作為財報的主要使用者、兆新股份的中小股東們該怎麼看這份年報?年報這樣的開篇相當於在大聲告訴所有年報使用者,剩下的內容不用看了,全是假的!假的!

這樣的一份不負責任的年報和不負責任的上市公司高管,也迅速遭到交易所和當地證監局的問責,要求責令整改並重新編制2019年年報,審計機構重新審計,董事會、監事會重新審議,並在4月30日前重新提交。同時,公司股票已從“兆新股份”直接變成了“*ST兆新”,這也意味著距離退市只剩一步之遙了,公司股價昨天和今天均一字跌停!

荒唐,這也叫年報?

然而,目前該公司的大部分的董監高均已辭職。董事長張文3月13日辭職,獨立董事王叢、李長霞3月19日辭職,副董事長翟建峰4月8日辭職,董事陳實、獨立董事肖土盛4月9日辭職,職工代表監事蔡利剛、郭茜3月30日辭職,董秘兼副總經理金紅英、副總經理湯薇東4月7日辭職,監事會主席黃浩4月9日辭職,董事楊欽湖4月13日辭職。

現在,這些應當對財報負有責任的董監高們都已辭職,那又有誰來重新審議重新編制的財報呢?

董監高屢屢侵犯股東權益,為自己漲薪

從這家公司的董監高們在財報中的申明態度,就能看出,這些所謂的董監高們根本就是無視中小股東的權益,更別說為中小股東們創造價值、為中小股東們負責了!

實際上,在兆新股份的歷史上,高管們無視股東權益的又何止這一次,內幕交易、廉價變賣資產、自己給自己漲薪、財務洗澡、違規擔保……

兆新股份的前身本是成立於1995年的彩虹精化,主要從事精細化工業務,2008年在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上市,上市首日市值達14.44億。上市之後業績一直差強人意,淨利潤增速年年下滑,至2012年業績暴跌近7成,但2013年卻又暴增7倍多。

查了一下2013年的年報說是:

母公司營業總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用規模和資金優勢降低原輔材料的採購價格,從而降低產品成本;清理、整頓、整合公司和各子公司的資源,轉讓虧損企業,增加了業績;控股的子公司經營情況好轉,實現盈利。

荒唐,這也叫年報?

緊接著,2014年突然轉型光伏、新能源領域,當年業績再次暴跌,隨後2015年到2017年業績增速分別為:21.41%、126.31%、32.47%,看起來轉型似乎略見成效,但2018年業績再次崩跌230.67%,鉅虧2.01億。

虧損的原因是2018年,對固定資產、在建工程、長期股權投資、存貨、應收賬款以及商譽一次性計提2.26億減值損失,這種行為被稱為“財務大洗澡”,為了來年輕裝上陣,把業績做好看點。但沒想到2019年的業績不但沒好轉,反而擴大虧損至2.75億,但董監高都不保證數據的真實、準確。

那麼,我有一個問題是,既然高管們無法保證數據真實、準確,那麼他們是覺得這個數字是虧多了還是虧少了呢?

再說這些董監高們是怎樣掏空公司,肥了自己腰包的!

2019年11月26日公司公告,擬以1.5億元轉讓旗下一新能源工業園項目的全部土地及物業權益。然而,事後有小股東向相關部門舉報,這塊地的價值遠不止1.5億,可能高達120億,董事會其實是在掏空上市公司。

除此之外,該公司有一個更詭異的地方,從2018年以來,在公司總負債不斷下降的情況下,公司的財務費用卻在飆升。2018年初總負債為15.40億,到2019年底下降至10.77億,負債規模下降了近50%,而財務費用卻從2018年初的3045.56萬增加到了2019年底的1.46億,增長了近4倍!

怪哉怪哉!負債持續下降,財務費用卻在飆升,不斷增長的財務費用去哪了呢?恐怕只有這些董監高們知道了。

另外,還有一個數據是,剛剛辭職的董事長張文,他在2018年在公司的薪酬僅為39.86萬,但在2019年卻飆升至了138.16萬,一年給自己漲薪百萬。而他在任的這兩年,恰好是公司連續鉅虧的兩年!

同樣是他在任的這兩年,公司股價自2018年初的近5塊跌至目前的1.43元,暴跌超70%,市值更是從80億暴跌至現在的不足27億。

荒唐,這也叫年報?

別的不多說了,這樣的董事長,大家體會一下。

樹不要皮必死無疑

面對這麼沒臉沒皮的上市公司,我的想法只有一個,讓它趕緊退市,儘早清除A股市場中這樣的圈錢垃圾公司。

當然,從這次監管出手速度和力度,應該能感覺到,這家上市公司的結局不會太好!

雖然,這次披露的不負責任的財報也是虧損的,為連續第二年虧損,按照規定應該被“ST”處理,但這次監管直接給它戴上了“*ST”的帽子,比“ST”更接近退市!

而且,大家應該也能感受到,自瑞幸22億造假之後,監管對財務造假、信披違規、欺詐等違法違規行為堅決嚴厲打擊。

而昨天剛剛通過的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方案,不僅是為了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也是在進一步加快A股現有垃圾上市公司的出清。

因此,在今年新《證券法》正式實施,監管加大打擊力度的背景下,這些沒臉沒皮的公司儘管作吧,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