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重心下移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固根基 補短板 強弱項 重創新

承德重心下移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承德重心下移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鷹手營子礦區鐵北路街道辦興煤社區的“老婁調解室”,由退休幹部婁樹存發起成立。老婁憑藉豐富的黨建經驗和對法律法規的瞭解,經常為居民解決矛盾糾紛。11月16日,老婁(中)在為居民調解鄰里糾紛。 通訊員徐子光攝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尉遲國利)作為首都政治和生態“護城河”,承德堅持“謀定後動、整體聯動、創新驅動”的思路,著力固根基、補短板、強弱項、重創新,積極探索經濟欠發達地區市域社會治理新路徑。

謀定後動,堅持高站位精心佈局。堅持調研先行,市委政法委牽頭成立以常委政法委書記和公檢法“三長”為組長的4個專題調研組,將市域社會治理涉及的任務分成10個專題,歷時一個月,先後到12個縣(市、區)、16個市直部門進行實地走訪,廣泛徵求意見,形成10個專題調研報告,為市委依法科學決策提供充分必要的依據。結合調研成果,立足市域實際,制發了《中共承德市委關於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實施意見》以及與之配套的8個附件。

堅持全域推進,成立了以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第一副組長,15個副市級領導任副組長的社會治理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在辦公室下設1個綜合組、3個推進組、15個專項組,構建“1+3+15”的領導體系、責任體系、項目體系和督導體系。

整體聯動,堅持高效率精細推進。該市上移治理責任,把社會治理的責任壓在了市縣黨委政府和市直部門。市級15個社會治理專項組分別制定專項工作方案,按照幹什麼、誰來幹、怎麼幹、何時幹成的“四個幹”模式,落實工作推進機制,壓實牽頭和成員單位具體責任。同時,將年度市域社會治理成效納入市縣和市直部門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指標體系,作為業績評價的重要依據。

把治理重心下移,探索並推廣了“一鄉鎮一法庭”“農村中心派出所建設”“大黨建+基礎網格”“一村一名法治副主任”“一村(社區)一警(輔警)”“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民主法治示範鄉村”等一批基層社會治理經驗做法。運用“網格化管理”防範風險,充分發揮1984名綜治專管員、人民調解員、政法網格員、治安巡邏員、農村護林員、法治宣傳員、村居網格員、便民服務員“八大員”作用,加強對人、地、事、物、網、組織等社會治理要素的精準化管理,真正做到情況全掌握、責任全落實、服務無遺漏、治理無縫隙,大事全網聯動、小事一格解決。

承德重心下移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今年8月,雙橋區溫家溝社區網格員入戶採集綜治“9+X”信息。(河北日報資料片)通訊員劉曉寶攝

同時,堅持預測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調解前,調解走在激化前,制定出臺了《加強初次信訪事項辦理實現“最多訪一次”的實施辦法》《信訪聽證暫行辦法》,把治理關口前移。創制了“四量”工作法,即通過市縣領導包案、案件會商、力促案結事了“減存量”,壓實首接首辦信訪責任,落實“最多訪一次”措施“控增量”,堅決遏制越級信訪“防變量”,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問題解決在當地“降總量”。在今年的信訪積案的化解中,該市提前一個月在全省率先實現積案“清零”,全市涉訴信訪案同比減少57.33%。

“創新是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能,更是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題中之義。”承德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蘇鐵成說,在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建設中,要攻克難點,牢固底板;打通堵點,補齊短板,就只有創新。

為此,該市樹牢創新理念,補齊“智能化”短板。改變單一依靠政府投資的傳統理念,探索建立政府購買服務、市場化運作和多元化投入的融資機制。市縣兩級融資2.5億元,搭建了社會治理指揮中心平臺,向省平臺推送信息數據資源19165路。加快智慧平安社區、智慧交管建設,實現環京157個主要卡口“智慧安檢”“平原丘陵數字邊界封控”全覆蓋。

創新體制機制,補齊“系統化”短板。該市一方面在堅持配齊配強鄉鎮街道專職政法委書記的基礎上,在這次鄉鎮機構改革中爭取保留了司法所和綜治中心。另一方面,在推進試點建設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上,確定了著力推進“五治”融合,發揮“五治”作用的系統化治理方式,即以強化黨建引領為主線“政治”、以維護公平正義為核心“法治”、以優秀傳統文化為內涵的“德治”、以自我服務管理為標誌“自治”和以現代科技手段為支撐的“智治”。

創新方式方法,補齊“精細化”短板。在全市推廣營子區把黨組織嵌入網格的“黨建+大網格”基層社會治理模式、雙橋區“四小服務”(提供小方便、記好小臺賬、辦好小事情、解決小問題)工作法和雙灤區“四抓四創”(抓黨建引領,創建“四級同責”社區治理新體系;抓基礎工程,創建“四有同建”社區治理新平臺;抓共建共享,創建“四治同行”社區治理新格局;抓綜合治理,創建“四心同向”社區治理新模式)社區治理機制,從而使治理與服務相融合,讓社會治理更精細,服務群眾更精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