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主義:傳統心理學的叛逆者

“心理學有著漫長的過去,但只有短暫的歷史。”

穿過歷史的深邃,讓我們的思緒回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對於心理學家而言,這或許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彼時,科學心理學的帷幕剛剛拉開, 註定有人將在心理學廣闊的學術舞臺上大放異彩,鑄就隨後幾十年的輝煌。當然隨著熒幕的變幻,也註定有人將曲終人散,功過由世人評說。


在爭議中誕生,亦在爭議中發展的科學心理學


1879年德國人馮特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被看作是科學心理學誕生的標誌。在此之前,心理學實驗大都在生理學實驗室中進行,因為馮特的努力,心理學才真正意義上脫離了哲學,也不再附屬於生理學,而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行為主義:傳統心理學的叛逆者

在心理學發展的初期,人們對心理現象的認識還處在初級階段。由於心理現象的複雜性,即便是心理學家也很難對它們做出全面的解釋。因此當時提出的心理學理論也都難免出現片面性。當一種理論被提出的時候,有人發現了觀點的弊端,就會有批評的聲音隨之而來。

在批評別人的同時,批判者又會不斷提出自己的理論觀點。同樣,也會遭到其他人的批評。伴隨著不同觀點之間的爭論,心理學也進入了一個學派林立,百家爭鳴的時代。而行為主義心理學,就誕生在這樣廣闊的時代背景下。

伴隨著20世紀初自然科學飛速發展,以約翰·華生為代表的一些年輕的心理學家對馮特學派不滿意。他們認為,馮特的學生鐵欽納在美國發展的構造心理學使用嚴格的實驗內省方法,分析意識心理的元素,並沒有實用價值。


約翰·華生和早期行為主義


華生提出,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必須拋棄內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學常用的實驗法和觀察法,應該像其他自然科學一樣研究看得見、摸得著的客觀東西,也就是行為。

行為主義:傳統心理學的叛逆者

約翰·華生

所謂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變化的各種身體反應的組合。這些反應不外是肌肉收縮和腺體分泌,它們有的表現在身體外部,有的隱藏在身體內部,強度有大有小。

心理學研究行為在於查明刺激(S)與反應(R)的關係,以便根據刺激推知反應,根據反應推知刺激,達到預測和控制人的行為的目的。

1913年,華生在美國《心理學評論》雜誌上發表了題為《一個行為主義者眼中的心理學》的論文,闡明瞭他的行為主義觀點,這篇論文一般被認為是行為主義心理學正式成立的宣言。

華生的行為主義觀點很快被年輕的心理學家們所接受。他還把行為主義研究方法應用到了動物研究、兒童教養和廣告方面。他在使心理學客觀化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對美國心理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以華生為首,以及霍爾特、亨特、拉什裡和魏斯等人代表的行為主義心理學,成為美國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對西方心理學影響最大的流派之一。


行為主義的盛行與衰落


當然,行為主義能夠在美國誕生並獲得極大發展,也並非偶然。套用今天一句創業圈裡非常流行的話來說,行為主義的成功,除了站在了心理學起飛的風口,還滿足了當時美國的社會生活、生產實踐和社會改良的迫切需要。

行為主義:傳統心理學的叛逆者

19世紀後半期的美國,剛剛完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迅速開始了城市化進程,大量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國家政府需要對他們進行培訓。這一需求促使心理學家從對意識的研究轉向對適應性行為的研究。同時,為了提高工業生產的效率,還需要對工人的活動效果進行研究。

其次,行為主義也是美國政治生活中進步主義運動的產物。19世紀90年代美國的政治革新運動要求撤換政治機構中的老成員,啟用能夠科學管理社會的人對社會進行控制。

但正如前文所述,心理學發展的浪潮之下從來不缺巨人。華生行為主義中的極端觀點,也很快受到新行為主義的挑戰。

20世紀30年代後,一些心理學家對早期行為主義無視有機體內部因素、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的極端觀點感到不滿。他們開始嘗試對早期行為主義進行改造,這就是所謂的新行為主義,代表人物包括托爾曼、赫爾、斯金納、班杜拉等人。


新行為主義的挑戰者


斯金納作為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提出了操作性行為主義理論,即“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斯金納認為,人的行為大都決定於先前行為的後果,而先前行為的後果起到激烈作用,即強化作用。他用這個理論廣泛地解釋了學習現象,包括不良行為的形成,因此他也被稱為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創始人。

行為主義:傳統心理學的叛逆者

斯金納的戰鴿研究

另一位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斯坦福大學的班杜拉,他以學習理論為基礎,進一步提出人自身的能動作用,強調人與社會環境的相互作用的“社會學習理論”也稱“模仿學習理論”。他認為來源於直接經驗的一切學習現象實際上都可以依賴觀察學習而發生,其中替代性強化是影響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是在與傳統行為主義的繼承與批判的歷史關係中逐步形成的,並在認知心理學和人本主義心理學幾乎平分心理學天下的當代獨樹一幟,影響波及實驗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臨床心理治療以及教育、管理、大眾傳播等社會生活領域。他也因此榮膺“社會學習理論的奠基者”,“社會學習理論的集大成者”、“社會學習理論的巨匠”等稱號。


寫在最後


行為主義和新行為主義在美國乃至世界心理學界處於主導和支配地位長達五十多年,但也暴露出嚴重的缺陷和不足。

到了20世紀中葉,行為主義研究陷入了泥潭,影響越來越小,此時認知心理學正迅速崛起。被早期行為主義拒絕的心理概念,如意識、思維、表象、記憶等,再次成為心理學合法的研究對象。

彼時,一部分新行為主義者,試圖在行為主義和認知心理學之間開闢一條折中的道路。還有許多心理學家,開始放棄行為主義的立場,轉而研究人的內部心理過程。

至此,心理學的發展得以開始朝著多種理論綜合的方向發展。


END.

我是蜜辣,分享心理學乾貨,用心理視角解讀職場與生活。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賬號:蜜辣心理。喜歡記得點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