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青藏高原環境保護力度守護好世界最後一方淨土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第三極”之稱,平均海拔4000 米以上,面積260萬平方公里。青藏高原雄踞亞洲大陸,其地質、地形、氣候、生物等呈多樣分佈。

從氣象來說,青藏高原地處大氣對流層最活躍處,以自己強大的熱力和地形動力作用,深刻影響著東亞大陸、南亞次大陸、中亞與西伯利亞廣大範圍內的天氣和氣候。

從降水來說,青藏高原是東亞、南亞、東南亞地區的“江河源”,是具有全球意義的“生態源”。

從生態來講,作為地球最重要的碳匯之一,青藏高原是亞洲乃至北半球氣候變化調節器,是維繫喜馬拉雅及周邊地區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屏障。

青藏高原對於地球環境和人類生活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政府對此有清醒和科學的認識。為守護好和建設好世界上這最後一方淨土,中國政府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做出了巨大貢獻。

保護青藏高原環境已成為中國國家戰略

尤其近10年,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帶給青藏高原的巨大影響,中國政府把青藏高原環境保護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實施最嚴格的保護制度。進入21世紀,中國認真履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二十一世紀議程》的各項內容,將環境與發展問題納入政策、規劃和管理各級進程,把可持續發展作為科學發展的重要內容,把綠色發展作為中國發展的重要理念,把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作為基本國策。

目前,青藏高原已經形成以自然保護區為主,以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溼地公園、風景名勝區等為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中國22個限制開發區域中,青藏高原佔6個;在建立的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中,青藏高原的自然保護區面積佔全國自然保護區面積的56.7%,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佔全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的73.4%。當前,國家公園是青藏高原自然保護區建設的一種嘗試,三江源國家公園是中國最大的國家公園。藉此,青藏高原將繼續長期為中國、南亞、東南亞、北半球甚至全球提供重要的生態服務功能。

以法治力量推進青藏高原環境保護和建設

西藏和四省藏區除了根據國家相關法律,制定各自相應的實施辦法外,還頒佈了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範性文件和部門規章,出臺了一系列地方性的綜合指導意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基本涵蓋生態環境保護的各個領域,架構了從中央到地方的青藏高原環境保護法治體系和法規體系,為開展自然保護區建設、溼地保護區建設、野生動植物保護、水資源管理保護、水土保持、防沙治沙、退耕(牧)還林還草和草原生態保護建設等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

西藏自治區作為青藏高原上唯一的省級自治區,不斷健全和完善環境保護制度體系,先後頒佈實施了《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西藏自治區溼地保護條例》《西藏自治區大氣汙染防治條例》《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辦法》《西藏自治區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監督管理辦法》等30多部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範性文件和部門規章等,制定《西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辦法》《西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西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辦法》《西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辦法》,並相繼出臺了一批生態文明建設綜合性指導意見,如《關於建設美麗西藏的意見》《關於著力構築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既有青藏高原環境保護的綜合性法規,也有各個領域的專門性法規,如土地規劃使用、礦產資源開發、森林資源保護、草原保護與管理、水土保持、野生動物保護、自然保護區管理、汙染治理等方面的專項法規,基本上涵蓋了生態與環境保護的各個領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西藏自治區還出臺了環境保護考核辦法,把環保工作納入地方政府官員的考核體系和政府項目投資的審批標準,對74個縣(區)政府環保工作進行全面考核,促進地方政府環保主體責任的落實。

統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

青藏高原地區經濟稟賦先天不足,結構單一,嚴重製約經濟發展水平和速度,絕大部分地區屬於集中連片的整體貧困地區,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促進當地人民福祉,仍然是當前的重要任務。因此,在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中增強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資產,聚焦人類需求變化,利用生態資產轉換為生態產品價值成為必然的選擇,以促進民生和區域經濟發展。

西藏自治區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努力做到保護與開發的統籌協調,圍繞增加生態資產,提升生態收益,開發可持續生計,明確把發展旅遊、高原特色種植養殖業、新能源等作為推動地區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促進地方就業,提高農牧民收入。

在具體的發展政策實踐中,西藏自治區嚴格落實生態環保主體責任,嚴格執行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西藏自治區政府“一支筆”審批和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嚴守生態安全底線,嚴禁高汙染、高排放、高能耗項目進入西藏自治區。

青藏高原環境保護已經成為各省區的重要工作任務,寧可經濟發展慢一點,也絕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切實保護好雪域高原的一草一木,踐行中央提出的“做神聖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

現代科技力量為青藏高原環保和資源開發利用提供技術支撐

鑑於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條件,由於基礎設施建設受到制約,當地群眾對現代公共服務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仍未得以滿足,而基礎設施建設的迫切性與生態保護制度的嚴格性之間存在著張力。理論上,鐵路建設和公路建設可能會影響生態環境。事實上,現代建設技術和生態恢復技術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和解決了這一難題。例如,利用植被恢復技術可以使青藏高原草皮移植成活率達到100%;三江源地區一些公路已經採取了以連續架橋形式穿越溼地,以隧道形式穿越山體,以低路基建設工法保障野生動物自由遷徙,路基滲透技術的應用也能保證溼地地表徑流的通暢。

在加強科學的環境教育同時,積極挖掘藏族傳統中有關環境保護的文化事項。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規範著人們的行為習慣與思維方式。傳統上,青藏高原上的藏族群眾受自然條件和宗教觀念影響,天然形成了一種崇尚自然、敬畏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樸素生態倫理觀。在這些觀念的影響下,人們敬畏山、敬畏水、敬畏樹木和草原,與環境有著某種天然的情感紐帶。青藏高原上的許多公益組織,積極挖掘和利用民間傳統的自然觀、宇宙觀、世界觀和生命觀中的環境知識,成為動員普通群眾參與環境保護行動的文化力量。

在挖掘利用傳統環境知識的同時,現代科學的環境教育愈益深入人心。在人力資源上,從政府到社會,從精英到草根,合力打造面向基層、面向群眾的宣教隊伍,把科學的環境知識像“蒲公英”一樣灑向長滿青稞的大地、灑向藏歌嘹亮的牧場,灑向歡聲笑語的社區。在媒介上,利用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社交媒體等宣傳介質,把保護森林、科學利用草場、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作為重要欄目,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同時,注意抓契機,在世界溼地日、植樹節、地球日、世界環境日、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等重要紀念日,大力向公眾宣傳環境環境保護理念與知識。在學校,“綠色學校”創建活動全面開展,環境保護的知識進入課堂。經過多年的環境宣傳教育,全民的環境意識和參與環境保護的意識普遍增強,初步形成了政府、社會組織、農牧民群眾等廣泛參與的環境保護工作機制。

中國在青藏高原的環境保護實踐和生態工程建設成效顯著,生態保護區面積持續擴大,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全民環境意識普遍增強,在青藏高原探索出一條環境保護與民生髮展相結合、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相結合、環境保護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可持續的綠色發展之路。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青藏高原水源涵養功能是“土壤—植被—大氣系統”相互作用的結果,受到氣候、植被、土壤和人類活動等多種因素影響。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趨勢下,青藏高原的環境保護還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長期以來,美國和歐洲主導的全球貿易體系,導致大量黑碳的人為排放源從遠距離地區向青藏高原周邊國家轉移,加劇了青藏高原地區的黑碳汙染並帶來顯著的氣候效應。一項國際合作研究的結果表明,沉降在青藏高原上的黑碳加速了冰川的融化,而60%多的黑碳來自於南亞的人為排放,且呈快速增長的趨勢。因此,從長遠來看,青藏高原的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中國西藏網文/王劍峰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