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話劇《甲午海戰》比電影更早喊出“撞沉吉野”

60年前“甲午海戰”第一次搬上舞臺幕後(二)

1960年10月,由海政文工團創作的話劇《甲午海戰》開始公演,隨後進行了360多場巡演,風靡全國。

該話劇的成功,引發全國多個劇團、劇種的改變和移植,並在全國引發一場愛國主義的熱潮。

60年前,話劇《甲午海戰》比電影更早喊出“撞沉吉野”

話劇《甲午海戰》劇照。

巡演全國

1960年10月,八場歷史話劇《甲午海戰》正式在北京首都劇場公演。

此後,《甲午海戰》開始在全國巡演。

從1961年起,話劇團攜該劇到東海、北海地區、部隊;京、津、滬、寧等地區;沿海城市和島嶼進行巡迴演出。到1962年底連續演出多達360多場,軍民觀眾達60多萬人次。

此後,由於話劇團要排練新劇,同時也有新的演出任務,便停止了《甲午海戰》的公演。

由於《甲午海戰》在劇情、舞臺以及思想性上的高度,該劇一經演出就被大量的改編移植。

在1962年初,時任文化部副部長周揚在接見話劇創作人員曾介紹:“根據有關部門統計,《甲午海戰》是今年以來各劇團、劇種,演出、改編、移植最多的一個劇目。”

由此,《甲午海戰》已經突破了話劇的題材,產生了京劇、越劇等戲劇形式。


60年前,話劇《甲午海戰》比電影更早喊出“撞沉吉野”

劇照。

掀起愛國主義熱潮

隨著《甲午海戰》公演所引發的巨大反響,也掀起了一陣愛國主義熱潮,從中央媒體到劇團所到的地方媒體都進行了廣泛報道。

1960年10月27日,《人民日報》在第七版用了一個整版來進行報道,這也是《人民日報》上首次出現關於甲午海戰的文章。

全版共刊登四篇文章,頭條主稿是《愛國主義者的光輝形象》,作者署名“馬鐵丁”。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馬鐵丁”的雜文是文壇新風,它原本是陳笑雨、張鐵夫、郭小川三位作家的共用筆名。1952年後,由於三人工作關係的調動,“馬鐵丁”成為陳笑雨一個人的筆名,在當時的北京文化圈裡,出現了一股“馬鐵丁熱”。1953年,陳笑雨任北京《文藝報》副主編,1959年任《新觀察》主編,後任《人民日報》副刊部主任。

邊欄頭條的文章是《必須對帝國主義進行堅決的鬥爭——為話劇公演而作》,作者是時任海軍政治部主任段德彰。

剩下兩篇,一篇名為《什麼是甲午戰爭》,為歷史普及類文章,作者“知非”。

另一篇是《海軍戰士談》,文中說“八場歷史話劇《甲午海戰》在海軍駐京機關、部隊演出後,受到廣大幹部和戰士的熱烈歡迎。很多人都興奮地談到自己的感受。”

文中摘要發表六位戰士的部分感想。

除了報刊上的報道,話劇《甲午海戰》的劇本以及衍生出版物也大受歡迎。

1963年1月,人民美術出版社根據話劇改編出版的《甲午海戰》連環畫(林鎧編繪),僅第一版發行就達10萬冊。

林鍇的女兒林陽回憶,《甲午海戰》是林鍇連環畫創作的一個高峰。林鍇在改編、創作《甲午海戰》時,整整畫了三年,於1963年問世。他還多次到山東威海等地寫生,體驗生活。這部連環畫最終在1963年全國首屆連環畫創作評獎中獲二等獎。

也許一種海軍淵源,林鍇父親林達文民國時期曾在北京的海軍機構做秘書工作。

鄧世昌的玄外孫葉偉力記得:“上世紀六十年代,周邊的孩子幾乎人手一本《甲午海戰》連環畫。”

《甲午海戰》連環畫經過多次再版,至1982年,已累計發行146萬冊,名副其實的暢銷書。

話劇導演張風一說,當時還有很多戰士寫信給話劇團,敘述觀後感。

可以說,一部《甲午海戰》話劇在當時完成了一次對甲午海戰歷史的普及,也是一次愛國主義教育的普及。

一場關於戲劇創作的討論

《甲午海戰》也掀起了一場關於戲劇創作的討論。

1960年第18期《戲劇報》刊登著名文藝評論家李希凡的長文《略論話劇的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

1961年第一期的《上海戲劇》上一次刊登9篇文章討論《甲午海戰》,佔整本雜誌的三分之一。從舞臺藝術氣勢到話劇的思想性,從水兵形象到佈景設計都進行了解讀。

其中第一篇就是著名戲劇理論家劉厚生的長文《怒髮衝冠,壯懷激烈——論舞臺藝術氣勢》。

1961年1月5日,上海《文匯報》又發表著名戲劇家林涵表的文章:《論甲午海戰中鄧世昌的藝術形象》。

同時,《甲午海戰》的創作者們也開始發表文章,朱祖貽和李恍在1960年第21期的《戲劇報》上發表文章《寫作談》,介紹劇本的創作過程;鄧世昌的飾演者郭憲忠在1960年11月12日的《光明日報》上發表文章《我演鄧世昌》,介紹自己的演繹心得。


60年前,話劇《甲午海戰》比電影更早喊出“撞沉吉野”

1962年11月,周恩來總理觀看話劇《甲午海戰》。

周恩來總理高度讚揚

1962年11月,在基本結束全國的巡演後,話劇團帶著《甲午海戰》走進人民大會堂小禮堂,為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等中央首長作專場彙報演出。

在《共和國領袖與海軍》一書中,記錄了周恩來總理觀看演出的細節。

演出結束後,周總理和陳老總帶頭起立鼓掌,並上臺接見了全體演職人員,和大家一一握手,表示祝賀,連連稱讚:“演得好,演得好!”並對大家說:“要發揚中國老海軍與敵人拼搏到底的光榮傳統。”

當週恩來與鄧世昌的飾演者郭憲忠握手時,他說:“哎呀,這是我們的老海軍,演得不錯嘛。”

郭憲忠回答說:“謝謝總理,謝謝總理”

在最後的大合影時,總理拉著郭憲忠的手說:“跟我們的老海軍,一塊照個相。”由此留下歷史的一刻。

話劇主筆朱祖貽說,周總理高度讚揚了以鄧世昌為代表的中國老海軍的大無畏精神,肯定點評了《甲午海戰》這部話劇的歷史意義,擴大了社會影響,給了海軍文藝工作者以巨大的支持和鼓舞。此後,總理還看過由朱祖貽主筆或參與的三部話劇,均給予高度肯定。

此外,革命元老吳玉章、謝覺哉等老同志也觀看了話劇《甲午海戰》,並與演職人員合影。

當年在話劇中飾演水手“小順子”的王洪武回憶,當時除了毛澤東主席沒有看過外,其他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幾乎都看過這部戲,海軍的領導也都看過。

電影《甲午風雲》借鑑話劇橋段

話劇《甲午海戰》的成功,直接“催生”了一部電影,這就是後來大家耳熟能詳的《甲午風雲》。

1959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了一部古裝故事片《林則徐》,這是當年國慶十週年的十部獻禮影片之一,在創作理念上有很多創新,很受觀眾歡迎。

當年,在北方的影視重鎮長春電影製片廠小禮堂裡,時任吉林省委書記吳德建議生產一二部反映重大歷史題材的影片。

此後,長影廠決定拍一部反應甲午海戰的電影。

電影劇本《甲午風雲》是由北海艦隊組織希儂、葉楠、陳穎、李雄飛、杜梨五人創作而成。有資料介紹,為了保險起見,長影廠採取先行刊發電影文學劇本,再視讀者反應來決定是否拍攝的謹慎做法。

因此在1959年5月號的《電影文學》上刊發了《甲午風雲》電影劇本全文,這份雜誌本身是由長影主辦的。

電影劇本刊登後,果然有很多讀者去信稱讚。有了讀者的肯定,長影廠決定正式開拍。

為完善劇本,經與北海艦隊政治部商定,長影借調葉楠擔當修改工作。1959年底,葉楠住進長影小白樓,開始修改劇本。

幾乎於此同時,海政文工團話劇團,也在將電影劇本改編成話劇《甲午海戰》。

1960年二三月份,《甲午風雲》劇本修改完稿。四五月間,電影正式開拍。

拍攝期間,因為一些細節受到當時的政策、思想影響,一直在不斷修改。

1960年10月份,話劇《甲午海戰》率先在北京公演,受到戲劇界、史學界的重視和好評。

聽聞消息,《甲午風雲》導演林農在當月趕到北京,觀看了話劇《甲午海戰》的演出。

看完話劇,林農認為話劇中鄧世昌與洋人羅皮爾等人直面交鋒的一場戲是個亮點。於是,他將這場戲移植到電影中,改寫成了鄧世昌“闖宴”。

在話劇中,這一幕發生在第四場。時間設定為豐島海戰結束後的1894年7月底,地點在天津李鴻章的官邸內。情景設定是,當天李鴻章正在宴請各國公使,尋求和談。此時鄧世昌也來到官邸,準備求見李鴻章,呈遞破敵條陳。在堂外等待期間,鄧世昌遇到美國領事的隨員羅皮爾等人,劇情由此展開。

電影中,導演林農移植這一情節,最終由鄧世昌的扮演者李默然自行發揮,以一把扇子拍出聲響,驚動了李鴻章,此後鄧世昌進門與羅皮爾來了一段正面交鋒。“闖宴”也成為《甲午風雲》裡的一段重頭戲。


60年前,話劇《甲午海戰》比電影更早喊出“撞沉吉野”

電影《甲午風雲》中“撞沉吉野”成為一個時代的經典。

“撞沉吉野”舞臺第一聲

在電影《甲午風雲》中,鄧世昌一句“開足馬力,撞沉吉野”,成為熒幕上的經典臺詞。而在話劇中,“鄧世昌”是在第七場第一次喊出了“撞沉吉野”。

鄧世昌:“弟兄們,現在我們還有一條勝利的路,那就是用我們的兵船開最高速,撞沉吉野!”

眾水手:大人說得對!

鄧世昌:弟兄們!準備好快槍,正舵高速!

望哨:吉野離我還有二百碼!

鄧世昌:最高速,向吉野衝——!

眾水手:殺——!

這是第七場的最後一幕。

1962年底,《甲午風雲》上映,成為幾代中國人的共同記憶。

話劇《甲午海戰》因為劇本《甲午風雲》而產生,《甲午風雲》的劇本又因要拍攝電影而產生。

《甲午海戰》脫胎於電影電影劇本,編劇朱祖貽和李恍又根據話劇的特點進行了創造和創新。電影《甲午風雲》又借鑑了話劇《甲午海戰》的情景,再進行藝術加工。

一部話劇,一部電影,都是反應甲午海戰那段歷史的開創性藝術作品,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話劇《甲午海戰》表現的中國第一代近代海軍的抗敵往事,我們作為海軍來講,有責任有義務,把歷史上最壯烈的一場海戰、海軍的事蹟,表現出來。”話劇團團長、導演張風一說,“雖然第一代海軍戰敗了,但是精神不死。”

此後《甲午海戰》話劇劇本,先後被選入《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話劇選》《中國當代十大正劇集》《中國話劇50年劇作選》以及《中國話劇百年劇作選》等。

《甲午海戰》由此成為“海政話劇團第一齣建團開創、奠定基業的話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