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低頭做人”,這是自卑心理在作祟,家長應正確引導

文/林子

編輯/知知

文文是個內向的孩子,人群中總是喜歡低著頭,出門碰見熟人也不會主動打招呼,為此,父母批評過文文很多次,教育她要主動打招呼要有禮貌。但是文文不僅沒有改變,反而變得更加沉默寡言了。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也特別提到,文文在學校經常低著頭一言不發,有男同學搶她的書本她也從來不反抗。父母開始擔心文文的狀態,在生活中慢慢溝通才發現,原來文文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漂亮,覺得大家都不喜歡自己,有些自卑,所以才"低頭做人"

孩子總是“低頭做人”,這是自卑心理在作祟,家長應正確引導

孩子對自我的認知是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在表揚、贊善和寵愛中長大的孩子一般都對自我有正面的認知,表現出來的性格也是積極陽光、自信開朗的;相反,在批評、責罵和忽視中長大的孩子就很容易形成負面的自我認知,表現出來的性格也是羞怯膽小、自卑懦弱的。自卑心理作祟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

孩子總是“低頭做人”,這是自卑心理在作祟,家長應正確引導

  • 一是太少朋友,融入社會能力差。

因為自卑的孩子大多都會形成社交恐懼症,不會積極主動的與人交流,不會與人分享喜怒哀樂,也不懂得與人溝通的技巧,所以從小到大都很難交到好朋友。到了工作的年紀,也很容易因為溝通能力差、社交能力差、適應能力差,遇到一些工作上的挫折。

孩子總是“低頭做人”,這是自卑心理在作祟,家長應正確引導

  • 二是太少快樂,自我調節能力差。

自卑的孩子常年都活在自我否定的心理狀態中,特別害怕遭遇到打擊、批評、嘲笑等,這些都會加重孩子的自卑,讓孩子陷入負面情緒中無法自拔。不能及時的進行自我調節,孩子的自卑情緒一天天加劇,就有可能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比如抑鬱症等。

孩子總是“低頭做人”,這是自卑心理在作祟,家長應正確引導

  • 三是太低存在感,獲得幸福的能力差。

自卑的孩子一般少言寡語、不善表達,所以在人群中都是沒有什麼存在感的,也很難吸引到異性的眼光,尤其在成年之後,在走向婚姻的道路上就可能不會特別順暢。而且自卑的孩子本身對幸福的感知力就不強,把握幸福、創造幸福的能力就更弱了。

孩子總是“低頭做人”,這是自卑心理在作祟,家長應正確引導

孩子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跟家庭氛圍壓抑有很大的關係。家庭經濟壓力特別大、父母特別暴脾氣、父母關係不好、單親家庭等家庭環境容易造成孩子自卑。

如果發現孩子有自卑的傾向,家長就要正確引導,讓孩子慢慢自信起來。

孩子總是“低頭做人”,這是自卑心理在作祟,家長應正確引導

首先,經常稱讚孩子,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自我認知。

孩子自卑經常是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看、自己學習不好或者自己不夠優秀,那家長就要經常表揚孩子的小進步:穿了一件新衣服特別漂亮,換了一個新發型顯得精氣神很足,課堂知識掌握的很牢固,幫媽媽做家務很勤快,等等。要在生活小事中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和稱讚,讓孩子慢慢發現自己其實在某些方面也很棒。

同時,要讓孩子認識到,每一個人都是有優點和缺點的,每個人也都是不可避免的會做錯事情的,所以我們要做的是不斷的發揮優勢、彌補短板,不需要因為自己的缺點不開心,更不需要因為別人的批評或看法而否定自己。

孩子總是“低頭做人”,這是自卑心理在作祟,家長應正確引導

其次,適當約束孩子,幫助孩子建立自我管理的能力。孩子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是需要有自理能力的,能夠獨立完成事情,也是培養孩子自信心和成就感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家長要讓孩子學會自己洗漱、自己整理書包、自己穿搭衣物、自己處理和小朋友之間的關係。

自我管理除了包括事務性的管理之外,還包括對自己情緒的管理。對於比較容易自卑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我情緒調節的能力,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不全面否定自己,而是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困難,鼓勵自己儘快走出情緒低谷期。

孩子總是“低頭做人”,這是自卑心理在作祟,家長應正確引導

再次,經常陪伴孩子,讓孩子在充滿愛和幸福的環境中成長。孩子只有在足夠自由的環境中,才能充分釋放天性,才更容易形成自信樂觀的性格。所以,家長要儘可能抽出時間陪孩子學習、陪孩子游戲,在日常交流中掌握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引導及時糾偏。

另外,家長要經常通過肢體、表情、語言等多種方式來表達對孩子的愛,父母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爭吵,要給孩子創造和諧友愛的成長環境。

孩子總是“低頭做人”,這是自卑心理在作祟,家長應正確引導

總之,孩子是家庭的未來,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健康、積極、快樂的成長,但是不可避免的成長過程中,孩子會經歷一些負面因素的影響。孩子出現自卑的表現,父母要先反思家庭的影響,再從孩子身上找原因,要通過讚美、交流、陪伴等多種方式,幫助孩子重新樹立自信心,建立正確的自我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