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說說,總是替別人著想是什麼人格?

果媽談教育


致討好型人格:你本就自帶皇冠,何必卑微討好?

01

心理學家曾說:“我們擁有討好型人格,是因為怕被拋棄。殊不知,恰恰是因為自己的討好型人格,才為自己招來了拋棄。”

討好型人格,又稱迎合型人格障礙。

第一次瞭解到這個詞,是在奇葩大會中蔣方舟的演講裡;

在大家的印象中,蔣方舟一直都是在創作才女的光環下成長,然而在家庭環境的影響下,以及不停渴望自己被肯定的同時,她發現自己具有很典型的討好型人格。

看完蔣方舟的演講,我才後知後覺地發現,其實身邊有不少討好型人格的人。

我一個合租的室友,因為是計算機專業,學過PS,所以,經常有朋友找她修圖。

一次,室友下班後在家加班,有朋友打電話過來說麻煩她幫忙修一下證件照,急用,她馬上就幫朋友修改了;

發過去,朋友不滿意,再改,反覆改了幾次,朋友終於滿意了,但也已經到了深夜,朋友只留下一句,以後請你吃飯,便再無下文了。

為了得到別人的肯定,為了在社交關係裡讓別人舒服,為了不與別人發生衝突,有多少人在無數次隱藏自己內心的想法?有多少人從來不願意說“不”字?

大多數時候,討好型人格會不停地換位思考,替別人考慮問題,然而換位思考存在的意義只不過是給自己的行為做一個參考,並不是單純為了滿足別人的需求。

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討好型人格總是把無條件的幫助別人當作自己的本分,也就不難想象有人會把別人無條件的幫助當作自己不要臉的資本。

02

最近也常看到一句話:“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憑什麼我要一直讓著你?”

是啊,憑什麼你要一直讓著別人啊?

我們這一生,只有短短的七八十年,我們不是為了取悅別人而活的,我們更多的應該是為了成就自我,自己的人生尚且沒有定論,為什麼要花光心思去讓別人開心快樂?

今年熱播的宮鬥劇《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而最終壓垮她的,也是她的討好型人格和善良。

她對所有人都很好,她想做一個所有人都滿意的皇后,卻忘了該怎麼做自己。

當終於有一天,她明白了自己內心的訴求,卻已深陷囫圇,最終只留下城樓上的一抹白月光。

如果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以考慮別人為前提,但即便如此,還會有很多人對你不滿意,這樣的自己,難道過得不累嗎?

不難發現,越是討好型人格,身邊越不會缺少只知道索取的朋友,而ta 之所以會這樣,恰恰是你的妥協和善良造成的。因為知道你不會拒絕,所以才肆無忌憚。

所以,我們不要把自己的善意變成別人利用你的武器。

03

在兩性關係中,討好型人格的人,感情裡大多也因為失去自我而以失敗告終。

在美劇《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中,麥瑟爾在婚姻中也一直是討好型的角色;

她在丈夫面前表現得處處完美與精緻,甚至在丈夫睡著後才卸妝,早上又早早起來化好妝再躺下,為了幫助丈夫的事業去學以前從來不懂的事情,結果卻換來丈夫的背叛。

在平時的親密關係交往中,你是否可以沒有任何顧慮的在ta面前展現自己的弱點與不完美?或者你是否一直在親密關係中扮演著妥協者的角色?

蔣方舟說自己在兩性關係裡,曾經為了害怕對方生氣,對著電話道歉兩個小時。

然而長久幸福的婚姻,一定是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如果面對自己最親近的人,都沒有勇氣讓ta 看到最真實的自己,沒有勇氣表達自己的訴求,那麼,對方又怎麼有勇氣與不真實的你共度餘生呢?

讓別人瞭解最真實的你,再去接納最真實的你,才是保證兩性關係得以發展的前提。

04

改變自己的討好型人格,其實並沒有那麼難。

討好型人格也並不完全是貶義詞,只要把心裡那杆總是偏向別人的天平往自己這邊加重一些砝碼。

並且適當地打磨出自己的稜角,讓它變成不會傷人但獨特的“武器”。

我們這短短的一生不能不為自己,也不能只為了自己。

你要知道,我們窮其一生都無法成為一個所有人都喜歡的人,但我們可以活出最轟轟烈烈、最真實的自己;

這樣的你,或許愛發小脾氣,或許怕黑、怕高,但你不用害怕,最真實的你也是最獨一無二的你,總會有一個人接受你的小脾氣,並且在黑暗里拉著你的手。

最後,蔣方舟在奇葩大會上的一句話,送給所有討好型人格的朋友們:

“愧疚是最大的負能量,任性是最低估的美德。”

願你早日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Q小姐的自愈室


總替別人著想的人,為了安定團結,寧可犧牲一些個人利益。他(她)們的自我情緒管理能力非常好,與人相處,溫潤如玉,讓人感覺非常舒適。在生活中能換位思考,不會輕易的去傷害別人。

總替別人著想的人,擁有一顆善良包容之心。應該屬於大度寬容的人格魅力吧!


曦陽Zzz


我認為在與人相處中,多替別人著想的性格很好。自己吃點虧沒什麼,多幫助他人自己也能得到快樂。但對於有些處處佔便宜的人要當心,善良也應有底線,對小人要敬而遠之。對老弱病殘要多關心和幫助,因為他們很可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