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出肝囊腫,要緊嗎?該怎麼辦?

任翔宇970


肝囊腫是較常見的良性疾病,通常以先天性肝囊腫居多。我們常常因為體檢時打了個B超,發現有肝囊腫,如果有腹脹、腹痛的症狀或者囊腫較大,那就需要進一步打一個平掃CT,看一看在肝的哪一個位置,壓迫的是胃還是腸道。下面讓我們看圖說話,

1、先天性肝囊腫生長緩慢,小的囊腫不引起任何症狀,如下圖這個<5cm,是根本不需要治療的。

2、囊腫太大,可以壓迫鄰近的器官如胃、結腸、十二指腸、等引起餐後飽脹、腹部隱痛、噁心、嘔吐等。那麼這種就需要治療了,主要以手術為主,沒有特效藥物!沒有特效藥物!①腹腔鏡肝囊腫開窗引流術,這是一個微創手術,一般只需在肚子上打三個孔,將囊腫的壁切掉一部分,放防粘連的材料阻止它再次長閉合,所謂“開窗”即給囊腫打開一個口子,讓裡面的水流到肚子裡去,不用擔心,這些水是你自己分泌的,都是乾淨無菌的,你的腹膜會把它們吸收乾淨的。②腹腔鏡囊腫切除術,適用於肝邊緣部位、帶蒂突向腹腔的囊腫。③肝部分切除術,這個手術主要用於肝左外葉巨大肝囊腫,因為左外葉佔肝臟的體積很小,長了那麼大個囊腫導致肝左外葉失去了正常的組織和功能,切除是對你沒有任何影響的,可以選擇腹腔鏡,條件差的醫院可能只能開腹做了。④超聲引導下經皮經肝穿刺抽液術,我不建議做這個,之前門診有一個年輕的21歲的女孩子,約15cm的單發巨大肝囊腫,一年做了4次穿刺,每次都是放乾淨了水,一旦拔掉穿刺管,立刻又產生新的水了。

3、多發性肝囊腫,囊腫又多而且又大,這種在右上腹一摸就可以摸到腫大的肝臟和囊腫塊。如果同時有腎囊腫和肝囊腫,就稱為多囊病!如下圖,這種多囊肝,是肝囊腫中最嚴重的情況了,你還看得到正常的肝組織嗎?幾乎看不到正常肝臟了對吧,所以這種多囊肝到最後,會出現肝腹水、門靜脈高壓症、黃疸,只能選擇肝移植!!!而合併了腎囊腫,且腎臟也是多發囊腫的,最終只能選擇腎移植或長期透析!!

各位看官記得給我點贊,有啥疑問,關注我,進一步提問!


小馬醫僧


很高興回答您提出的問題。

檢查出肝囊腫讓很多患者感到憂慮,該怎麼辦?會不會發展成癌症等一系列的問題,都縈繞在患者的腦中。

肝囊腫,有寄生蟲性和非寄生蟲性2種,有單發和多發的情況。

如果患者為直徑小於5釐米,沒有什麼症狀,且為非寄生性肝囊腫,可以暫時不用治療。如果患者肝部的囊腫已經超過了5釐米,出現壓迫周圍組織或肝臟出現了損害,或者患者出現明顯不適感,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手術方式有三種

①開腹進行囊腫開窗引流,或肝囊腫切除,但該方式切口長、創傷大,恢復慢,存在併發症的可能,臨床上使用較少。

②肝囊腫穿刺抽液和無水酒精注射,但是這種方式治療不徹底,需要反覆抽液,患者也容易出現併發症或感染,或者損傷其他組織。

③腹腔鏡開窗引流手術,就是現在常用的微創手術。在腹部開一個很小的口,用微創器械,利用腹腔鏡、在患者體內進行肝囊腫開窗引流術。這種手術創傷小、恢復快、不易出現併發症。總之,出現了肝囊腫還是需要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62]


家庭醫生雜誌


首先。肝囊腫是一種常見的肝臟良性疾病,95%以上的肝囊腫屬於先天性肝囊腫,不用緊張。其次,小的肝囊腫,不需要特殊治療, 定期隨訪肝臟B超即可;對大於5CM的肝囊腫有症狀者,需進一步治療處理,效果也很好。

肝囊腫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肝臟良性病變,95%以上屬於先天性,可單發也可多發。肝囊腫的具體發病機制目前還不是十分清楚,可能是起源於肝內迷走膽管或因肝內膽管和淋巴管在胚胎期發育障礙所致;也可能是因為胎兒患膽管炎,肝內小膽管閉塞、近端膽小管逐漸呈囊狀擴張或肝內膽管變性後局部增生阻塞引起。肝囊腫一般生長緩慢,可能長期或終生無症狀。小的肝囊腫不會影響肝功能,也不會發展為肝癌,對人體沒什麼影響,不需要特殊處理,定期隨訪肝臟B超即可。


當囊腫長大到一定程度,可能會出現壓上腹不適飽脹、消化不良、噁心等消化道症狀,大的肝囊腫還有破裂出血、細菌感染等可能。所以對於較大的肝囊腫(大於5CM),如果有壓迫症狀、破裂風險,或有繼發感染、出血風險的,多需要進一步處理,處理的最主要原則是是否出現壓迫症狀。


肝囊腫的處理多為B超引導下經過皮膚穿刺引流術和腹腔鏡肝囊腫開窗手術。經過皮膚穿刺引流術只是將囊腫囊液引流出來,臨時緩解症狀,但很容易復發。腹腔鏡肝囊腫開窗手術是肝囊腫的根治術,但一些特殊位置的囊腫無法進行該手術。


醫患家


無論在消化科門診還是在病房,我們常常可以在患者腹部彩超結果示“肝囊腫”的報告,不明真相的患者以為是肝臟里長了不好的東西,一籌莫展地向醫生諮詢原由,問大夫肝囊腫是不是惡性腫瘤啊?

肝囊腫是一種肝臟內囊性病變,其內含有漿液物質且獨立於肝內膽管之外。通俗地講肝囊腫即是肝臟中的“水囊”,可單發也可多發,絕大多數患者是由於先天發育異常導致的,屬於肝臟內良性病變,常不需要處理,也沒有任何藥物治療預防,能做的就是定期複查腹部彩超,觀察肝囊腫生長有無明顯增大。後天形成的肝囊腫很少見,可引起肝囊腫的原因有外傷、炎症、腫瘤。大多數肝囊腫患者沒有任何不適,只是在體檢時偶然發現自己患有肝囊腫,一小部分人可出現右上腹部不適,極個別患者可伴黃疸,以及在肝區可觸及包塊等。

肝臟實質內如發現單個肝囊腫(小於125px)時,囊腫沒有影響到肝臟大血管,同時患者無不適症狀,建議每年檢查一次腹部彩超觀察。如囊腫壓迫到肝內大血管和膽管,此時就需要有專業醫生評估後,再行下一步診療。如發現肝臟表面的肝囊腫(大於125px)時,需要在腹腔鏡手術下打開囊壁將液體引出即可。肝表面囊腫(小於5cm),如果囊腫不影響周圍臟器功能,定期觀察其變化,如出現症狀,可考慮手術治療。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選擇權威科普,享受健康生活,歡迎關注醫學博士團隊。


不是很要緊,該怎麼辦? 往下看--------

隨著影像檢查技術的不斷髮展,肝囊腫在體檢中或其他疾病檢查時的發現率不斷提高,絕大多數不存在明顯症狀,對健康也幾乎沒有影響。

肝囊腫一般可分為兩類:先天性和後天性。

先天性包括:單純性肝囊腫、多囊性肝病和先天性肝內膽管擴張症;

後天性包括:腫瘤性囊腫、損傷性囊腫和感染性囊腫(寄生蟲)。

這些類型中比較多見的是單純性肝囊腫和多囊性肝病。

首先,大家平時在體檢中發現的肝囊腫絕大多數是單純性肝囊腫,其實就是肝臟裡面有個“水球”,80~95%的人終生沒有症狀,因此對於無症狀的肝囊腫可以採取保守觀察(如進行腹部B超隨訪),但當出現明顯臨床症狀(如腹痛、腹脹、噁心、嘔吐或者胃口差等症狀)時,需要到普外科進行治療。除此之外,當囊腫直徑大於5釐米時,也建議到普外科就診治療,因為囊腫直徑太大,往往會有囊腫破裂,囊內出血、囊內感染等併發症。

其次,多囊性肝病,表現為肝實質多個彌散分佈的囊性病變,往往合併多囊腎,早期常無症狀,很少影響肝功能。同樣,對於早期無症狀的可以不用治療,當出現症狀時可以到醫院進一步進行治療。所以,對於大多數人在檢查中發現的肝囊腫,是沒必要過多擔心的,如果沒有症狀,建議 B 超複查每年1~2 次,觀察囊腫大小的變化及有無併發症,其他時間,就請忽略它們的存在吧。

Ø 傳統開腹切除術:將囊腫直接切除。這種手術創傷大、出血量大、術後恢復緩慢,但是對於囊腫位置較深,數目較多者,效果較好。

Ø 腹腔鏡下囊腫開窗術:對囊腫進行去頂開窗,使術後生成的囊液不會積在囊腔內進而復發。創傷小、出血少、術後恢復時間短、 術後併發症發生、住院時間短及費用低是其優勢。一般為首選手術方法。

非手術治療主要包括穿刺抽吸和硬化注射兩種。

Ø 穿刺抽吸:即用細針將囊腫積液穿出,效果好,但是囊腫本身容易復發;

Ø 硬化治療:是醫生在超聲波或者CT的引導下,將細針插入囊腫,不僅用細針將囊腫內的液體抽出來,還注入無水乙醇,防止囊腫再次長大。但是如果囊腫位置較深,細針到達不了,還是需要手術治療。


歡迎關注天壇醫院、阜外醫院、兒研所、北大口腔醫院、中科院腫瘤醫院醫學博士團隊!

祝您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良醫濟世


肝囊腫是先天性的良性囊性病變,一般無需特殊處理,但是有以下情況,需要處理;


1、囊腫較大,產生壓迫症狀,可以抽吸囊液(使其縮小)或者手術切除;


2、囊腫合併感染,一般對症治療(抗感染),若反覆發作,也可手術切除;


單純囊腫一般也不會發生癌變,所以,如果囊腫不大,且無任何臨床症狀,無需特殊處理。



囊腫病的病根在氣血,氣血虛弱和瘀滯是導致囊腫病的主要原因,用中草藥補氣養血,行滯化瘀,一般可治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