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鬢邊不是海棠紅》說戲子是下九流,又有幾個人活得比戲子通透

《鬢邊不是海棠紅》說戲子是下九流,又有幾個人活得比戲子通透

《鬢邊不是海棠紅》即將迎來大結局,觸動我最深的就是這群戲子。

《鬢邊不是海棠紅》說戲子是下九流,又有幾個人活得比戲子通透

古代市井將社會各階層按高低貴賤,分為9個層次,後來衍生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

而戲子就在這下九流的行列當中,也許有人說,如今人人平等的時代,怎麼還會有人瞧不起戲子呢?其實是真有的。

前段時間在一個群聊裡,有人分享了一篇關於偶像的文章,說他是自己的榜樣。緊接著下面就有人回覆說榜樣應該是英雄,是那種一線的戰士或者是拯救了多少人生命之類的那種人物。

而這種明星偶像是擔不上這種稱號的,他們只是給大家帶來歡樂。

其實過去的戲子和現在的明星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他們一直以來都被一些人所質疑。

覺得他們掙錢容易,不過是學一點藝,然後就能吃一輩子,賺得名又能賺的錢,原是擔不上這麼大的名頭,登不上大場面的。

《鬢邊不是海棠紅》說戲子是下九流,又有幾個人活得比戲子通透

5分買他們的藝,5分買他們做個靶子,因為他們是公眾人物,靠著觀眾粉絲們賣座,所以當他們受了委屈時只能忍著,因此這些臺下的人就越發的囂張和輕賤了。

尤其如今是網絡的時代,那些人躲在屏幕後面更是肆無忌憚,反正走出網絡誰也不認識他。但是網絡之地絕不是法外之地,我每次看到那些明星法律維權後,才出來道歉的營銷號和博主,都讓人感到格外的噁心和可笑。

《鬢邊不是海棠紅》說戲子是下九流,又有幾個人活得比戲子通透

也許會有人說你尊重他們,可你不也是左一口一個戲子,右一口一個戲子嗎?我認為戲子這個稱號並沒有什麼不妥,它也只是一個職業的名稱,而人們覺得戲子這個詞含貶意,只不過是這些年來對它附加而已。2

《鬢邊不是海棠紅》看下來,讓我見識到了的戲子的多樣人生,他們有苦也有樂,他們靠自己的本事吃飯和我們並無區別,甚至有的時候活得比我們更通透。

梨園的人他們知道世人對他們多少帶有偏見,他們知道戲迷的愛來得快去得也快。

在這種偏見下,他們有的人拼命想逃出梨園,比如臘月紅和六月紅。

六月紅她寧願嫁給別人做小妾,也不想唱戲;而臘月紅更是如此,他想要出人頭地,要不是當時為了混口飯吃,他絕對不會入梨園。

《鬢邊不是海棠紅》說戲子是下九流,又有幾個人活得比戲子通透

大家說戲子無情,可是我覺得戲子反而才是最重情的,不瘋魔不成活。

在我看來懂戲的人都是重情的,也只有重情的人才能真正的唱好戲。

俞青愛上了原小荻才下海唱了戲,她原是高門大戶的小姐,如今甘願做人們口中的下九流。因為原小荻在她的心裡死了,她的戲也就死了,她也就不再唱戲。

後來抗日時期,她毅然決然的變賣資產離開北平,用自己的筆桿子為國家盡一份力。

《鬢邊不是海棠紅》說戲子是下九流,又有幾個人活得比戲子通透

程鳳台的母親,當年對程鳳台說自己嫁人了以後不再唱戲,漸漸就把自己走丟了。後來決定不再當她的少奶奶,繼續唱戲找回自己。她信的就是這份念想。

四喜丸子,人人道他只會狠心使壞,可是卻不知道他對九郎的尊重。

《鬢邊不是海棠紅》說戲子是下九流,又有幾個人活得比戲子通透

人說戲是假的,沒有什麼真功夫。可是正如商細蕊所說,戲外的也不見得是真的,戲裡戲外他們真的能分得清嗎?

《鬢邊不是海棠紅》說戲子是下九流,又有幾個人活得比戲子通透

假作真時真亦假,對於現在的那些虛假醜陋的行為,我們卻選擇保持沉默,視作當今社會的本來就是如此,而認為那些真誠美好只不過是美好的幻想,當做虛假來看待。

真的假的看得清但是卻分不清。

再說堅持與傳承,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里,現在的我們真的越來越浮躁了。我們想要稍作付出就能及時得到回報,當自己所謂的堅持一直沒有成效時,就想要放棄。

所以說現在的我們有幾個人能像當年戲子學戲般那樣堅持。

互聯網時代裡,一切都是新的,更新換代都只在眨眼之間,許多人在這個潮流裡都會去選擇從事更輕鬆更高回報的工作,這是人之常情,因此我們丟失了許多傳統的手藝和文化。

但是就在這部劇中,我們也有看到了一部分人對自己事業的堅守,拿商細蕊和姜榮壽來說,他們最終為了京劇的傳承摒棄前嫌;小周子,就算商細蕊沒了,也堅持帶領水雲樓唱戲。

《鬢邊不是海棠紅》說戲子是下九流,又有幾個人活得比戲子通透

《霸王別姬》也為我們展現了這類人的重情與堅守:程蝶衣為了情選擇做那個真虞姬,而他的師父最後也是死在了戲上……

說這兩部劇並不是為了比較什麼,只是為了表達人們口中的那些戲子也是有情有義值得被人尊重的,他們當中有好人有壞人和我們原沒有什麼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