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太有道理了

農村有一句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的俗語,世間萬物都是相生相剋的,就連食物也亦是如此,美食亦是如此,調料放對,既能入味,還能互補,調料放錯,會導致整鍋肉菜失敗。這都是我們老祖宗總結出的。

平常我們在烹飪一道菜餚的時候,肯定會事先選好食材將其搭配,但是在搭配食材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說不定吃錯了對身體有很大的影響。其實這句話的原文是 "魚不宜蒜,牛不與韭,肉不離姜"這句俗語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俗語


魚不宜蒜,味更香。無論河裡魚,還是海里魚,它們的魚肉都非常鮮美,可以熬湯、清蒸,平時我們吃魚的時候,總有出鍋放蒜的習慣,這個其實是不提倡的。以前的魚兒幾乎都是自然生長的,不吃任何飼料,魚肉本身有著特有的淡香,適合清蒸淡做,根本用不著大蒜來幫助去味消毒,這樣更能吃到原有的鮮嫩味道,

不過現在的魚大多都是人工養殖的,吃飼料長大,所以現在烹製一條魚是要通過薑絲、蔥段作為輔料來配合的,時間長了也就養成了習慣。蒜放與不放都不會影響到魚肉的營養只是口味不同而已。

農村俗語

牛不與韭,保健康。吃牛肉能強健筋骨,而吃韭菜能滋潤腸胃,雖說這兩者在功效上完全沒有相互阻礙的地方,但是放在一起就會相生相剋,比如牛肉不可和榴蓮同食,這樣的話容易引起腹瀉,因為都是大熱之物,牛羊肉都屬於熱物,韭菜本身也是至陽的,對於食用者的健康是有害的,這樣吃起來完全就是在浪費食材,兩者食材的營養價值都不低,單獨吃起來也是非常好的選擇。


農村俗語


肉不離姜,去腥臊。

眾所皆知羊肉這玩意羶味很重,而且它屬於一種熱性食材,每個家庭都使用蔥薑蒜去除肉中的腥味,尤其是烹飪禽類的肉時更是離不開,除羊肉之外,像豬雞鴨等肉類加入生薑還是能達到很有效的去腥效果的。生薑也屬熱性對身體有好處的,姜可以驅寒,是眾所周知的。

農村俗語

這就是老輩人常說的"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的道理,作為現代的年輕人還是要多瞭解一些俗語,要掌握的一些"禁忌",防止我們踩到雷區,也可以幫助我們調理身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