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味、有趣、有料”的專業課,這位浙大教授這樣上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王湛 通訊員 孫菲 李濟沅 邱伊娜

“大家當年在選擇電氣工程學院時,有沒有想過這些問題:何為電?何為氣?何為電氣?”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的一間空教室裡,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李武華教授的雲課堂——《大功率變流技術》課程直播正在進行中。

“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讓思政教育紮根專業課堂,在知識傳授中與價值引領相結合,這既是責任,更是自覺。在新學期的第一課,李武華教授選擇從追溯“電氣”源頭開始,帶領同學們開啟一場全新的專業學習旅程。

“實際上,電氣這二字,在我國傳統文化演變歷程中很漫長的一段時間裡,是完全獨立和毫不相關的兩個概念。”李武華如是說道。何為“電”?遠古,是古代人懷著樸素敬畏心理視角下的天空中的閃電;西周,是古人妙趣橫生、形象生動的造字“電”;東漢的《說文解字》中,電,陰陽激耀也。“東方文化的陰陽兩極與電學理論的正負電荷遙相呼應、不謀而合。也就是說,離現代電學的科學內涵,古人的理解只差半步之遙而已”,李武華娓娓道來。

“有味、有趣、有料”的專業課,這位浙大教授這樣上

那麼,何為“氣”?氣,在傳統的意義上,它蘊含著天地萬物運行的規律和奧秘。天地間萬物生長、寒暑代謝都是氣的運動所致,天之氣與地之氣相合而生萬物。“回溯歷史,大家選擇電氣,就是選擇了中國古代哲學和現代科學的完美結合。”電、氣二字在李武華的講述中充滿了哲學的意象美。

“有味、有趣、有料”的專業課,這位浙大教授這樣上

電氣之本質,為科學之電和哲學之氣的融合統一。由電氣詞源史引申,結合自身的工作經歷,李武華細數百年電氣的輝煌歷程,從柔性直流輸電技術等一系列基礎性知識到高鐵、風力發電、電動汽車、航空航天等大國重器的實際研究,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超級重大工程,其實就在同學們的身邊。

李武華告訴學生們,唯有學好專業知識才能更好的為國家為社會做更大貢獻,體現自我價值,獲得自我成長。

“有味、有趣、有料”的專業課,這位浙大教授這樣上

“電氣學子在學生時代能力的成長,除了理論學習外,更要沉下心來,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際學術前沿,面向國民經濟主場,開展一些有難度、有深度、有跨度的科學研究。”談到開設這門課的初心,屏幕一端的聲音有些激動。家國情懷,從來不是虛無縹緲的概念。全過程育人,專業課堂是主陣地之一。將知識傳授同價值觀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同學們從授課教師的身上,激發自身的興趣與責任感,在專業課程中感受學科特色的家國情懷、社會擔當和科技自信。

“有味、有趣、有料”的專業課,這位浙大教授這樣上

“這是一次全新的體驗”。

“這是一節全新的課堂”。

同學們的熱情評價中更是對下次課的滿滿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