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故事

小米的故事

老家是山东沂蒙山区,祖祖辈辈的父老乡亲们有种谷子的传统习惯,山里地长出的谷子加工成小米,老乡们俗称“山地小米”。这庄稼挺怪,越是肥沃田地里长出的,小米质量并不好,在贫瘠的山地里生长的谷子,加工出的小米,黄灿灿的,熬出的小米粥汤浓汁稠,喝着特别有香味,加工出的小米煎饼,又脆又香,老远就能闻到米香味。

小米的故事

好多人对小米和谷子的概念有些模糊,其实小米就是谷子,谷子在古代称为稷或者粟。长在地里时都称其为谷子,谷的种子叫谷种,播种时叫种谷,出了芽称谷苗,长高窜了杆叫谷秸,抽了穗称谷穗,脱成粒时称谷粒,等到谷粒碾去壳皮,露出金身,黄灿灿的,此时才叫小米。碾成的小米就不能做来年的种子了,来年用的谷种是没去壳的谷粒。

小米的故事

谷粒加工去皮成小米后,便可加工熟食了,小米可捞干饭,最常做的是熬小米粥。米粒在铁锅里炒熟,再过火一点,加水烧开,便是糊米汤,是农家暑天必备的饮料,凉透的糊米汤,防暑解渴,余味留香。小米磨面可做煎饼,也可蒸馍。

小米的故事

谷子的种植比其他植物要繁锁的多。一般是春季谷雨前后播种,播种前要对地块精耕细作,施足底肥,山里用不上机械,都是人工刨地耙平,然后一人扶耧一人拉耧,耩地种谷,如果有场小雨或地里不干,一周左右即可出苗,谷苗又细又弱,慢慢成长,长到四指高时,要疏棵定株,俗称“剜苗子”,这可是个细密活,把浓密多余的苗子拨掉,每隔四指留一棵定株,蹲在地里大半天,腿麻腰酸,真不是个好干的活。接下来,苗子疏密适宜,通风透光,谷子进入成长期。

小米的故事

谷子长到三十四公分高时,要施肥助苗,山地都是用农家肥,把圈粪晒干砸细,在谷垄间开浅沟埋肥,一场雨后,谷苗墨黑油绿,接着就是拨节抽穗上粒,此时不但要防谷秸倒伏,更麻烦的是防鸟偷食,现在环境好了,山里的野鸡、斑鸠、麻雀成群,结队到地里糟蹋谷子,防护不好会导致谷子绝产,没好办法防治,只能用罩网子、绑假人、燃炮竹等笨办法,死盯死守,从抽穗到收获要等四十天的时间。

小米的故事

等到谷穗金黄,谷粒饱满,可以割秸收获了,连秸带穗肩挑或车推运回到场院里,还要选穗割穗,谷穗割完后要晾晒,晒干的谷穗才能脱粒,机器或碌碡碾压除去谷瓤,才会筛出谷粒,打出的谷粒,留好来年的谷种,其余的入仓,食用时,取出谷粒再用机器或石碾加工去壳方成小米。

小米的故事

这是再有半月就可收获的谷子,谷穗开始上粒,谷穗就会越来越重,自然就弯腰垂头。

小米的故事

这是谷子地里用来吓鸟的假人。

小米的故事

山地小米虽然营养丰富,价值高,但种植繁锁,效益低,不算帐,这些年种谷子的人越来越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