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的院士聯民呼籲放下手機,數據說話手機輻射是否致癌

最近中科院的17名院士聯民呼籲”無網遊日要求有關部門對網絡遊戲進行整頓,為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和祖國的未來。呼籲家長們,親屬們做好表率,因為成年人玩,孩子就照樣學,所以讓孩子們控制上網、遊戲時間,必須讓他們身邊的成年人起帶頭作用。起因是一張字條,‘’叔叔我不喜歡你們帶來的東西,我想要一個可以打王者榮耀的手機。”引發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熱烈的討論。

中科院的院士聯民呼籲放下手機,數據說話手機輻射是否致癌

其實手機是現在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人會因為離開了手機而感到不安,但常常聽說手機輻射的危害如何如何,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小編查找大量數據可以告訴你手機輻射致癌嗎。

首先什麼是手機輻射

由帶淨電荷的粒子同時振盪於相互垂直的電場和磁場中, 並以波的形式移動所造成的輻射稱為電磁輻射。按其頻率不同可分為:低頻輻射:30~300 k Hz;中高頻輻射:0.3~30 MHz;甚高頻輻射:30~300 MHz;特高頻與微波頻段輻射:300 MHz以上。手機輻射是電磁輻射的一種, 當手機處於通話狀態時, 其以電磁波的形式在空間中傳播, 其頻率多為900~950 MHz, 屬於低強度微波輻射,

對雄性生殖的影響

手機對人體的輻射強度主要以比吸收率來衡量,即單位時間單位質量物質吸收的電磁輻射能量。男性睪丸是電磁輻射的敏感靶器官,既往研究表明,電磁輻射能夠導致精子活力和存活率下降、畸形率增高、受精能力下降、睪丸超微結構功能的改變,,從而導致男性生育力下降。體內實驗證明輻射可顯著影響精液質量常規、功能學指標,並導致精子DNA損傷增加。許多體外實驗也表明手機輻射能降低精子的活力和存活率,導致有害活性氧(ROS)成分增加,致使DNA損傷,增加精子的凋亡。

中科院的院士聯民呼籲放下手機,數據說話手機輻射是否致癌

對大腦的影響

研究表明,現在廣泛使用的低強度、脈衝輻射的 通訊微波(主要指移動電話)可產生輕微的非熱生物效應。許多流行病學和實驗室研究表明,射頻電磁波可能導致神經衰弱綜 合徵、記憶力減退和帕金森病等眾多疾病的發生。在調查中發現,手持式移動電話者出現通話後有不舒服的感覺, 自覺頭痛、頭昏、疲勞、乏力、記憶力減退。以生物電為基礎的神 經系統理論上更容易受外界電磁輻射的影響,有研究認為神經 遞質是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分子機制。

中科院的院士聯民呼籲放下手機,數據說話手機輻射是否致癌

對身體各個方面的影響

1長期近距離觀看手機,視力下降明顯甚至引起視網膜脫落,上班路上玩微信,下班家裡玩微信,睡覺時鑽進被窩裡摸著黑還玩,這樣玩了一年多,青島26歲的小李把視網膜玩得脫落了!雖然這是個別案例,但是引起視力衰退十分常見。

中科院的院士聯民呼籲放下手機,數據說話手機輻射是否致癌

2精神容易分散,對事物的集中性不高。在手機遊戲的高刺激下,普通的遊戲不再具有吸引性。對手機產生依賴感,一旦沒有手機在身旁就會產生焦慮的症狀。

3還會引起身體機能下降,以及玩手機低頭,會引發頸椎炎,從而併發其他身理機能,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

中科院的院士聯民呼籲放下手機,數據說話手機輻射是否致癌

其實正確使用手機,合理控制使用時間。手機輻射並沒有那麼可怕,也沒有明確實驗證據表明致癌。真正可怕的其實是手機帶走了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子女孝順父母的時間,卻帶來了浮躁的心。偶爾放下手機花時間讀一本好書,陪親人接近自然外出遊玩。解放雙手的同時也是鞏固連接彼此的紐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