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了一地”的國產模擬芯片廠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半導體行業觀察(ID:icbank),作者:亞亞君


“將TI(德州儀器)的產品名錄拉開,選擇一個產品分類做模仿和演進,做適合自己的‘國產替代’。”


當筆者在做《國產模擬芯片廠商的“詩和遠方”》專題時,兩次聽到受訪者說到這句話。一次來自璞華資本投委會主席陳大同,一次來自國內某初創模擬IC企業公司的市場負責人,雖說是初創公司,但此人已經在TI、美信工作近20年。


“碎了一地”的國產模擬芯片廠商

璞華資本投委會主席陳大同


這位經驗豐富的模擬IC人士在跑客戶時經常遇到客戶的一個問題:“你的產品可以PIN TO PIN嗎?”因此,基於客戶的需求,PIN TO PIN的產品也納入到了公司的規劃中。當時甚至想建議這位仁兄,可以給公司銷售團隊訂做一套文化衫,上面印著——“可以PIN TO PIN”,以此佔據談判的主動權。


以野蠻崛起的中國模擬芯片廠,是不是也應該聊一聊詩和遠方。


這是怎樣的模擬IC格局?


每年全球模擬芯片大廠的TOP 10榜單都會定期放榜,去年的榜單也在幾個月前放了出來。IC Insights並沒有給人太多刺激,最最刺激的恐怕就是這TI的19%市佔率。因為從2014年到2018年,TI的市佔率一直保持著18%。


“碎了一地”的國產模擬芯片廠商


“就是這1%,TI得花費非常多的人力財力,幹上好幾年,還要配合完美的運營手段。”TI的前員工說這句時,外面已經暴雨,如果我站在雨中,TI的產品線作為雨滴,落在以我頭圍大小的立方空間裡,可能接下來的幾小時我要被活活砸懵逼。這種假設發生在清朝,必定就是滿清十大酷刑之一。


之所以是酷刑,主要還是因為TI在經歷了90年發展後積累了12.5萬種模擬芯片產品,並且每年將新增3000~4000種[1]。


放眼整個模擬IC行業,市場規模非常龐大,佔據半導體市場五分之一,且具有生命週期長、產品種類眾多、下游應用廣泛、強者恆強等特點。2019年的數據來看,該年整體模擬IC市場規模達到552億美元,而前十大模擬IC廠商總和就佔了62%,約為342億美元,比2018年佔比60%提高了兩個百分點。


這些強者恆強的企業,也在揣摩著如何變得更強,通常採用簡單粗暴且熟練的手法——收購。


前不久,ADI官宣要收購美信,如果順利拿下,ADI將從模擬老二變成大老二。而收購這件事,大廠們早已經驗老道,但背後似乎說明了一些問題。


“碎了一地”的國產模擬芯片廠商


模擬IC併購史盤點(圖源:方正證券)


“ADI收購美信是一個報團取暖的過程,通過併購來鞏固市場份額,這是一種防守態勢。”陳大同表示:“最近5、6年,不單單模擬大廠,很多大廠都在併購,導致大廠數目不斷減少,這已經成了一種潮流。”


陳大同的觀點很明確,大廠併購是產業走向成熟化的標誌,而巨頭的數量減少表明半導體的原有形態在改變。這裡的“防守態勢”,遭受的是韓國、中國臺灣、中國大陸等地區新生態企業的攻擊。


上海南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南芯”)董事長兼CEO阮晨傑在接受半導體行業觀察記者採訪時表示:“歐美大廠的強強聯合,對工業、通訊和汽車電子市場的影響力加強。但聚焦消費電子市場,歐美大廠的產品優勢逐步減弱的趨勢不會有本質改變。國內廠商在芯片定義、功能、性能和品質上逐步趕超,依託中國強大的本土市場,在我們仍認為消費電子市場未來是屬於中國模擬芯片廠商。”


在全球模擬IC中,工業、通訊、汽車其實是佔比最大的三塊。根據Statista 援引機構IC Insights 的市場數據,2019年通信和汽車市場為全球模擬IC的最大下游應用市場,市場佔比分別可達38.5%和24.0%。工業的佔比也有20%左右。[2]


“碎了一地”的國產模擬芯片廠商


阮晨傑口中的極具潛力的消費級市場非常值得關注,陳大同表示:“因為要求比較低,可靠性的要求也不是很高,許多初創公司的經歷放在了消費電子上。”消費電子市場成了中國初創企業的一個踏板,正如一家成立於2017年的國產模擬IC廠商所說:“消費類的客戶非常支持國產,因為他們迭代很快,敢用國內的創新產品。”


而對於工業類客戶來說,讓他們“移情別戀”難度是非常大的,一方面技術產品迭代慢,另一方面,也擔心一些新進公司供貨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現在的國產模擬IC廠商面對的到底是什麼困境與機遇呢?


“碎了一地”的活法


對於國產模擬IC的格局,一些分析機構和分析文章的觀點大致可以總結為:格局分散,不存在絕對壟斷;國外品牌佔據領先地位,與國外差距大;全球市場規模佔比高。國際大廠擁有著非常多的產品種類,國內有著不同細分產品的公司。可以想象成,一個花瓶被打碎,撒了一地,而這個“地”卻是很大的空間。


據華經產業研究院今年整理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模擬芯片市場規模2273億元,同比2017年增長6.2%。全球模擬芯片市場規模地域分佈上,中國大陸佔據36%的比例,亞洲其他國家佔據32%的比例。國內市場Top5模擬芯片供應商的市場份額總和約為35%。


不管多麼散和廣闊的市場,背後推動市場和公司發展的都是需求。正如60~70年代工業領域對信號鏈的需求,推動了早期 ADI、德州儀器等模擬巨頭的成長。在 1980~2000 年,消費電子的交互需求經歷從無到有的過程,同樣驅動了信號鏈在消費電子下游的增長。


如今擁有很大規模的中國模擬IC市場有了新的需求,那就是供應鏈安全,從新的層面推動著國產模擬IC廠商的發展。


陳大同認為,中美爭執後,國內出現了很多空白市場,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模擬類,大家突然就對模擬半導體非常關注。


清華校友總會半導體協會副會長、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教授、IEEE Fellow王志華,在清華大學全球私募股權研究院舉辦的“新基建,‘芯’助力,國產模擬半導體的升級之路”線上沙龍上[3],說過這樣一句話:


“國內企業一定不要相信存量問題可以靠國際分工解決這個問題,能走的路必須是自己在存量市場裡搶回一部分市場份額。這是集成電路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模擬集成電路發展的必經之路。”


此時,國內模擬IC企業需揚其長,搶巨頭之地盤。


從各自企業的做法來看,阮晨傑聲稱:“目前南芯的IC產品憑藉其卓越的性能,已在小米、華為、三星、OPPO、聯想、Anker、大疆等國內外知名品牌的產品中頻頻亮相;自2019年以來,南芯IC助力的幾款產品已成功入駐Apple Store,也代表著南芯產品走向了更高端更廣泛的國際應用市場。”


南芯是國內是專業的電源管理IC半導體生產廠家,據阮晨傑介紹,南芯在快速充電和電源管理芯片領域的研發產品一直領軍國內同行,與凌特、TI等國際老牌大廠同臺競技。


阮晨傑多次提到打破國外壟斷一事,如2019年底率先打破國外壟斷,推出國內首款兼容電荷泵快充和低壓直充的手機充電IC;2020年中,再次打破國外壟斷,推出國內第一款支持NVDC路徑管理的Buck-boost升降壓筆記本快充IC,實現對歐美廠商筆記本快充IC的直接替代。


上海晶豐明源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晶豐明源”)的策略則是貼近客戶,晶豐明源CEO胡黎強表示:“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定義和研發產品,技術優勢主要在AC/DC電源轉換技術,並擁有自己開發的700V BCD工藝,產品以LED照明驅動芯片為基礎,拓展到家電和充電器的AC/DC電源芯片。”


“碎了一地”的國產模擬芯片廠商

晶豐明源CEO胡黎強


晶豐明源的成立時間是2008年,2009年掏出第一代產品。據一篇公司採訪稿稱,2014年,晶豐明源曾遭遇同行以“腰斬價”出售同類型 LED驅動芯片的惡性競爭。顯然對於晶豐明源來說,單靠設計創新維持競爭優勢還不夠,因為電路設計太容易被複制了;當設計慢慢趨於同質化後,必須集全產業鏈之力,投資工藝和封裝。


2014年起,晶豐明源與中芯國際合作開發了針對LED照明驅動領域的全球領先工藝,這些工藝技術的知識產權是排他的,其他競爭對手無法使用晶豐明源的先進工藝進行產品製造。


去年11月,晶豐明源在科創板成功上市。


晶豐明源和南芯的活法,詮釋了創新的含義。國產替代只是曾經草莽時代的玩法,而現在必須得有長壽的秘籍。


困境與希望


在談及公司現階段挑戰時,胡黎強稱:“公司目前最大的挑戰是產品線不夠豐富,無法支持客戶更多的國產替換需求。主要是缺少拓展新產品線的人才和芯片研發的人才。”


阮晨傑則表示:“最大的挑戰是成立時間短,要填空國產空白,需要時間積累。”


“碎了一地”的國產模擬芯片廠商

南芯董事長兼CEO阮晨傑


兩位CEO的答案似乎也能概括目前國產模擬IC的共同問題,其中對於人才困境,也都表達了同樣的煩惱與訴求。


“中國本土模擬工程師跟歐美相比,起步晚,經驗短,差距是客觀存在的。我們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國外這個行業幾十年的積累,這個一個很大的挑戰。”阮晨傑認為:


“目前國內行業很多廠商還處於依葫蘆畫瓢的階段,僅僅滿足於畫到60分,或者只有能力畫到60分;或者一些海龜,能夠從國外拿一些新的技術回來。之後,還是需要形成持續有創造力的技術發展,要能夠持續的進步,才能長遠向好發展,做到跟歐美大廠真正的抗衡。這在技術積累和管理上都會有一些難度。”


“模擬芯片應用很廣泛,每家公司根據自身能力選擇一兩個細分市場,做到技術和產品有領先優勢,避免低端扎堆同質化競爭,既賺不到錢,也不能促進國產模擬芯片的發展。”是胡黎強對國產模擬IC的期盼。


阮晨傑非常簡短的總結出8個字——“專注、踏實、鑽研、創新”


模擬市場是碎片化的,書寫“詩和遠方”的方式也各自不同,如果國產模擬IC公司可以在各自細分領域活出自己的高價值,那本來碎了一地的玻璃渣子就會變成鋪滿黑夜的星辰。


參考文章:

1.方正證券,《國產模擬芯片研究框架》

2.海通證券,《全球模擬芯片行業梳理,國產替代機遇幾何》

3.《清華大學教授王志華:國產模擬芯片的兩條路》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半導體行業觀察(ID:icbank),作者:亞亞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