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野豬氾濫當地農民感嘆“忙乎一春帶八夏合著是給野豬打了工”

#新作者扶植計劃 第二期#

我家一塊地靠著大河邊的玉米地,我爸看了前半宿,後半宿回家了,第二天早上去看地,四畝多地,站著的玉米就剩了幾十根

農村野豬氾濫當地農民感嘆“忙乎一春帶八夏合著是給野豬打了工”


在國家虎豹公園區域內的農民秋天都會比別的地方的農民多一項工作,那就是“看地”秋天東北氣溫偏低所以農民會在地頭用塑料布、木頭等搭建一處簡易“窩棚”這樣人就可以在“窩棚”度過寒冷的夜晚了。

國家虎豹公園內的野豬數量有多恐怖!野豬有著極強的繁殖能力,一頭母豬一窩產十數只小豬且成活幾乎100%母豬一年產仔兩窩。在我們這裡的山上隨處可見野豬活動的痕跡,野豬會用嘴翻地尋找吃的,因此滿山大大小小土坑都是野豬拱出來的。

農村野豬氾濫當地農民感嘆“忙乎一春帶八夏合著是給野豬打了工”


前些年農民一般使用塑料薄膜圍住地邊,野豬沒見過薄膜因此就會放棄,再升級點的農民會在地頭放二踢腳(鞭炮)嚇唬野豬,有個成語叫“黔驢技窮”野豬見得多了,也都不怕了現在往往是農民在這邊放鞭炮,野豬在那邊頭都不抬的吃

可能很多人會說為啥野豬不在山上找東西吃,一方面野豬發展很快食物可能短缺,但更重要的是吃地太容易了。就好比一個人天天在山上找野果子吃,忽然發現山下有免費自助餐還是肉管飽,當然不是天天都有隻在特定的季節,你會不瘋狂嗎?

農村野豬氾濫當地農民感嘆“忙乎一春帶八夏合著是給野豬打了工”


還有很多人說十頭八頭的野豬,也就吃個幾百斤而已,地那麼多又吃不完,我給大家講講野豬怎麼吃地的,玉米長得都比較高,玉米也都結在一米左右的位置,野豬當然也不好吃到。野豬會騎在玉米杆上用身子壓倒然後返回來吃,吃幾口再開始壓倒,如此反覆。所以東北農民會說“我家那塊地一宿讓野豬造平了”我家一塊地靠著大河邊的玉米地,我爸看了前半宿,後半宿回家了第二天去四畝多地,還能站著的玉米剩了幾十根。

農村野豬氾濫當地農民感嘆“忙乎一春帶八夏合著是給野豬打了工”


現在我家那裡被人看到過的最大的野豬群超過100頭,普普通通的小野豬群也是20~30頭,每年秋天玉米一熟,就都開始浩浩蕩蕩的下山了並且一年數量多過一年,當地農民都感嘆“我們這忙乎一春帶八夏合著是給野豬打了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