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淺讀之三

東周·秦攻宜陽

秦攻宜陽,周君謂趙累曰:“子以為何如?”對曰:“宜陽必拔也。”君曰:“宜陽城方八里,材士十萬,粟支數年,公仲之軍二十萬,景翠以楚之眾,臨山而救之,秦必無功。”對曰:“甘茂,羈旅也,攻宜陽而有功,則周公旦也;無功,則削跡於秦。秦王不聽群臣父兄之義而攻宜陽,宜陽不拔,秦王恥之。臣故曰拔。”君曰 :“子為寡人謀,且奈何?”對曰:“君謂景翠曰:‘公爵為執圭,官為柱國,戰而勝,則無加焉矣;不勝,則死。不如背秦援宜陽。公進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寶事公,公中慕公之為己乘秦也,亦必盡其寶。”秦拔宜陽,景翠果進兵。秦懼,遽效煮棗,韓氏果亦效重寶。景翠得城於秦,受寶於韓,而德東周。

據《史記-周本紀》記載,周赧王八年(即307年),秦國國君武王發兵進攻韓國的城池宜陽。秦國對韓國展開的軍事行動令周天子周赧王坐立不安。因為這個時候的周赧王(前315-前256年在位,是周的最後一位國君。)所擁有的國土、僅剩的彈丸之地就被包圍在韓國的國土之內,早已是處於寄人籬下、仰人鼻息的狀態。周王室的軍事力量不值一提,政治影響力更是人微言輕。如果宜陽被秦國佔據,周就暴露在秦軍的視線之內了。更何況秦王覬覦周室王權的象徵-----九鼎久矣。周赧王找來大臣趙累商量,說,你來預測一下,秦軍打不打得下宜陽呢?答案當然令赧王失望,趙累告訴赧王:秦國一定打得下來。赧王並不甘心這種預判,因為他對周遭的國際環境也做了一些瞭解,首先,宜陽是一個大的軍事重鎮,駐有守軍十萬,且糧草充足。韓國的國相公仲還有二十萬後備軍可以提供前線支援。更重要的,楚國名將景翠在楚韓邊境的山崗扎有營寨,隨時可以出兵相救。所以秦國攻打宜陽必然不成功。赧王的分析不能不說是客觀的,是有一定道理的。


趙累搖搖頭,他說出了他的看法:秦軍統帥甘茂,他本身不是秦國人,旅居秦國,效力秦軍。如果打宜陽成功,那麼他就是秦國的周公旦,是大功臣。如果不成功,那他只有兩種可能,一是被秦武王降罪殺掉,一是自己逃亡,總之他會在秦國消失。 再說秦武王,秦國國內大多數大臣是不主張對韓國用兵的,但武王是個孔武好戰、殺伐果斷之人,也是一個好面子的人,他頂住國內的壓力,執意出兵,一定要打。如果武王兵敗宜陽,他一定會認為是奇恥大辱。所以趙累認為秦軍是背水一戰,不拔宜陽誓不罷休。

赧王聽了趙累的分析,內心是絕望的,崩潰的,只好對趙累說,請愛卿為我謀劃罷,我們該咋辦。


趙累提出了他的方案:請大王派人去做景翠的工作。就對景翠說,將軍您的爵位已然到了執珪,楚國最高的爵位;職務是柱國,楚國最高的軍職。如果將軍在戰爭中獲取勝利,不會再有可以加持的官爵了,可是,萬一在戰爭中失利,就會面臨死亡。將軍您不如擇機出兵,擺出要援救宜陽的樣子,秦軍勞師遠伐,不但不會和將軍硬剛,還必定奉上寶物給將軍;韓國的公仲也會您出兵相助而敬慕您、感激您,也必定會奉上財寶給將軍。您看我的方案是不是可以讓將軍實現利益最大化?周赧王採納了這個辦法,派使臣遊說景翠。

秦軍攻克宜陽後,景翠果然進兵。秦軍為了避免了和景翠正面衝突,立即把煮棗獻給景翠,韓國也給景翠奉上很多財寶。景翠成了整個事件中的最大贏家。秦軍在佔據宜陽之後,也沒有再發動進一步的軍事行動。


趙累沒有從根本上挽救周的危機,但這個故事還是給我們很多有益的啟示。

《戰國策》淺讀之三


《戰國策》淺讀之三


《戰國策》淺讀之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