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歷史上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王朝“國號”來源

中國歷史悠久,約有5000年曆史,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朝至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先後出現了很多統一的王朝,下面來看看歷代王朝名稱是怎麼來的。

秦朝的國號來自於地名。據《史記》記載,秦之先祖為先賢皋陶、伯翳(伯益),本為古部落首領少昊後裔,為“嬴”姓。至周穆王,造父為周王御,千里平定徐國之亂,受封於趙城,早期的秦人由於給周王室養馬有功,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們的正式族稱。周幽王時期犬戎攻入鎬京,秦襄公因為保衛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為諸侯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秦成為國號,由於統治者姓嬴,又有嬴秦之稱。

盤點中國歷史上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王朝“國號”來源

漢朝的國號來源於項羽以“巴蜀漢中四十一縣”封劉邦,以治所在漢中稱“漢王”,稱帝后遂以封國名為國號,漢朝又分為西漢與東漢兩個階段,而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是漢室後裔,延續“漢”的國號,建都洛陽,由於都城洛陽在西漢都城長安之東,故稱東漢。

盤點中國歷史上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王朝“國號”來源

新朝的國號來源於新的本義是改舊、更新。西漢後期在天人感應的五德終始學說支配下,社會政治湧動著一種新德代替舊德的思潮,在這樣的背景下,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漢而立新、廢劉而興王”,並最終完成“再受命”的代漢過程

盤點中國歷史上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王朝“國號”來源

晉朝的國號來源於晉朝開國皇帝司馬炎的父親司馬昭被魏帝曹奐封晉公。鹹熙元年(264年),加封晉公晉王,這也是晉朝國號的由來。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其中西晉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之一,東晉則屬於六朝之一,兩晉共傳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盤點中國歷史上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王朝“國號”來源

隋朝的國號來源於隋文帝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楊堅世襲爵位,即位後立國號為“隨”,但其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為“隋”。隋朝是五胡亂華後漢族重新建立的大一統朝代,由於皇室姓楊又稱隋楊,尊稱大隋。

盤點中國歷史上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王朝“國號”來源

唐朝的國號為“唐”,曾是晉的古地名。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為西魏八柱國之一,被追封為“唐國公”,其後,爵位傳至李淵,李淵是隋朝時行宮居晉陽留守,以尊“隋”為名起兵,每戰必克,直入長安,在隋恭帝楊侑禪讓後便以“唐”為國號,定都長安。因國君姓李,故稱李唐,尊稱為大唐。

盤點中國歷史上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王朝“國號”來源

宋朝的國號來源於趙匡胤因其發跡在宋州,故國號曰“宋”,因皇室姓趙,故也稱作趙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為火德,故又別稱“火宋”、“炎宋”,尊稱為大宋。宋朝定都開封,稱為東京,宋朝又分為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盤點中國歷史上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王朝“國號”來源

元朝國號由來 : 元朝由忽必烈於1271年建立。其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國。 元朝的正式國號叫大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發佈《建國號詔》,取自於《易經·乾篇》的“大哉乾元,萬物資始”這句話,其中大元中的“大”字並非類似大漢,大唐那樣的尊稱,因為統治者是蒙古人所以又叫蒙元或胡元。

盤點中國歷史上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王朝“國號”來源

明朝的國號由來 : 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國號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表示承襲自韓山童、韓林兒父子的“大小明王”之號,又稱皇明,大明國號來源有多種說法,一般認為與宗教有關,吳晗等人認為,大明國號的源頭是明教,此說後來被金庸等作家採用,而胡阿祥等認為此國號出自白蓮教,而源頭則是佛教。朱元璋手下有一部分明教徒,用“明”作國號以示正統地位,也同時應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預言。其次,以明喻火,根據五德終始說,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又因皇室姓朱,稱朱明。

盤點中國歷史上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王朝“國號”來源

清朝的國號由來 : 1616年,努爾哈赤建國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1636年,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 ,亦稱為大清國。 [1關於“大清”的含義,有諸種猜測:其一,從文義上釋“清”為“掃清廓清”之義 。其二,清,青也。青為北方信奉薩滿教諸族所崇尚,滿洲也是篤信薩滿的,故取“大清”為號 。也有以“五德說”的觀點,明朝為火德,清為水德,以水克火,故名 。東北少數民族研究院的鮑明認為“大清” 國號實源自滿語中的蒙古語藉詞“代青”(daicing)。大清國的意思是“上國”(即“至高無上之國”)或“善戰之國

盤點中國歷史上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王朝“國號”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