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典歷】百代皆行秦制度

【清風典歷】百代皆行秦制度

【譯文】

臣聽說地廣則糧多,國大則人眾,武器精良則戰士勇敢。因此,泰山不拒絕微塵,故能積累其高;河海不排斥細流,故能蓄成其深;君王不拒絕民眾,故能顯示仁德。所以,地無四方之分,民無異國之別,四季豐衣足食,鬼神皆來降福,這就是五帝三王無敵於天下的原因所在。……物不產於秦,而可寶貴者多;人不生於秦,而願效忠者眾。如今驅逐客卿來幫助敵國,減少百姓而壯大仇敵,內則國家空虛,外則樹敵諸侯,欲想秦不危機,是不可能的。

小識

本段出自秦丞相李斯之手。李斯生於汝南上蔡(今河南上蔡縣),家世寒微。早期曾任本郡小吏,後辭職入齊,從學於荀子。學成後入秦,得到呂不韋、秦始皇賞識,被委以丞相之重。在秦統一中國的歷史進程中,李斯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力主推進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的工作,力主修馳道、車同軌,力主廢封建、設郡縣,建立了一套行用中古的官僚制度——三公九卿制,其根本目的,就是將孤立的、板塊化的諸侯國高效變為融合無間的大中國,從而奠定了中國歷史的基本模型。儘管隋唐之後三省六部代替了三公九卿,但中國古代政體的基本面貌沒有變,所以被後世譽為“百代皆行秦制度”,應該說,這句話是說出了秦始皇和李斯對中國歷史偉大貢獻的核心和本質。

本文寫作的緣起,是時任客卿的李斯被秦王劃入驅逐者行列,李斯遂上書說理。當時的秦國已然強勢崛起,露出剪除六國的苗頭。六國都擔心被滅,而韓國弱小且鄰近秦國,是秦國東出中原的第一個擋路石,也必然是第一個被剪除的對象,所以韓國派遣水工鄭國前往秦國,企圖借水利工程以“疲秦”。秦始皇正欲改造渭河北部的鹽鹼灘,遂重用鄭國,耗時十年,修成了著名的鄭國渠。渠成後,不僅韓國的“疲秦”計劃破產,而且還大大增益了秦國實力,可謂“無心插柳柳成蔭”。事後得知內情的秦國,迫於宗室壓力,在嬴政十年(公元237年)發出了驅逐客卿的令文,於是才有了李斯這封上書。

在文中,李斯首先分析了異國之士在秦國強大過程中的貢獻,如由余、百里奚、商鞅、張儀、范雎等,他們各有特殊功勳;然後以物產和音樂等為例,印證秦國不能孤立發展,而應該海納百川,博採眾長,才能“跨海內製諸侯”;最後他總結,“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才能無敵於天下;逐客不僅於己有損,而且資敵以力,是危險之舉。

應該說這個思路很有說服力,但也相對普通,多數作者都能想得到。不過李斯文筆華麗,文氣暢達,大規模的對句明顯增強了行文氣勢,多用典故也使文詞精雅;而且,文章思路宏闊,不僅廣泛涉及秦國曆史,還包舉四方地理、物產、人文,這又使得文章立足點高,體現出無私的大境界,讀來有舉目遠眺、氣象壯闊之感。從這個角度來說,李斯這篇文章,雖然是為自己爭取機會,其實更多是為秦國規劃人才方略,而且這個規劃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性,體現出一代幹才極佳的大局觀和極高明的應事策略。對於慧眼識才的秦始皇而言,他藉此再度發現李斯並任用之並非難事,當然也難怪書甫上而令即解了。所以,本文是對歷史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的。

李斯還是一個多面之才。他的書法成就極高,其篆書,是對自文字產生以來篆書的總結和集成,代表了篆書最精緻的水平。今存石鼓文、嶧山刻石、琅琊刻石等,均出自李斯之手,文物價值無法限量。但遺憾的是,這樣的一代幹才,卻在秦始皇去世之後失去了政治主見,被趙高玩弄於股掌之上,以致身死非命,讓人噓唏。或許,只有在秦始皇時期,李斯才能做出這樣偉大的貢獻;如果沒有秦始皇,或許李斯早已淹沒在歷史的風塵中了。因此,是秦始皇成就了李斯,當然,李斯也成就了秦始皇,他們是歷史政局中的風雲際會者。(蕭寒)

【清風典歷】百代皆行秦制度

茯苓

茯苓:常見者為其菌核體。多為不規則的塊狀,球形、扁形、長圓形或長橢圓形等,大小不一,平滑,無色。有特殊臭氣。滲溼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洩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濁。主產於安徽、江西、江蘇、浙江等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