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绿电采购东风已至,中国供应链绿色转型正当时

中国的企业清洁能源采购机制已经来到了历史的分水岭:现行机制不能有效支持规模化的绿电采购,无力推动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新增。如目前机制延续,很难满足2030年至少116TWh的预计企业绿电需求。然而,绿电采购机制的完善将是中国巩固全球供应链优势的重要条件,也将协助中国把握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风口。

企业绿电采购东风已至,中国供应链绿色转型正当时

可持续发展浪潮逐渐席卷全球,企业对清洁能源消费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企业日常运营外,企业也对其供应链施压,要求供应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作为跨国企业供应商的大本营,中国供应链企业面临的清洁能源采购挑战是全球独有的。台湾地区以及邻国印度、越南都有所行动,放开企业清洁能源交易,吸引有绿电采购需求的供应链企业。

然而,不理想的购电途径是目前中国企业清洁能源采购市场发展的绊脚石。购电协议(PPA)是短期的,只有半数省份可通过购电协议满足绿电需求,而且市场供给有限。绿证价格过高,因为绿证只是可再生能源项目另类补贴收入。场内发电存在两大限制因素,一是屋顶空间有限,二是无法从附近的分布式项目购电。

尽管存在上述挑战,中国企业清洁能源采购规模仍在不断攀升。2019年已披露购电协议规模同比增长72%,高达53TWh。已宣布或已安装的场内自用装机规模去年也创下新高,达到4.6GW。在苹果公司推动之下,场外发电项目规模达601MW。

中国企业清洁能源采购未来爆发式增长背后有几大因素。2030年供应链企业和国内RE100成员企业的绿电需求至少达到116TWh,较2019年的77TWh。满足企业绿电采购需求将成为中国留住供应链企业的一大筹码。

中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能进一步推高企业清洁能源需求。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目标或达21%,将产生高达 1610TWh的绿电需求,超过目前印度全国的用电需求。企业至少需要投资新建417GW的光伏或743GW的风电项目,规模与过去十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相当。

只有对购电协议年限、绿证追踪体系以及价格透明度等因素作出相应调整,才能释放中国企业能源采购市场的巨大潜能。若能建立长期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目标,重新定义电网企业在绿电采购市场中的角色,对促进企业清洁能源采购市场发展大有裨益。

一组数据

72%

2019年中国已披露企业清洁能源交易规模的同比增幅

104TWh

为满足跨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2030年中国供应链企业的清洁能源需求预估

417GW

203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21%目标所需的新增风电装机

彭博新能源财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