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資料:美來植保無人培訓札記(二)

2018年8月10日,真正檢驗學習成果的時候到了。我們的培訓學員將真正體驗一下飛防人的生活。

內部資料:美來植保無人培訓札記(二)

凌晨3:00,這個時間相信很多人還在夢鄉中,我們的學員被急促的鬧鈴驚醒,開始有條不紊的準備一天的飛防工作。凌晨4:00,九人兩部車開始出發,5:00準時出現在一百公里外的濱州市沾化縣利國鄉來劉村。此前一天,我們的業務人員已經通過沾化來劉光俊農資的老闆聯繫了近一百畝的棉花和玉米地。

內部資料:美來植保無人培訓札記(二)

飛防開始之前,美來飛聯技術部經理於清馨告訴大家,不要以為免費給農民打藥就可以放鬆要求,這次機會來之不易,對我們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但對農民來說是一季的收入。鄉親們既然信任我們,我們就必須負起責任,把藥打好。他要求大家心態一定要放平穩,操作時不要緊張。然後親自操控飛機打了三畝棉花地。周邊百姓看到噴藥現場,對美來無人機的效率和效果非常肯定,紛紛回家拿藥在自家地頭等著。

剛開始,學員或許是激動緊張,或許是手生,飛得並不理想,甚至出現了重噴漏噴的現象,但是那股認真負責的態度,還是得到老百姓的讚賞。鄉親們主動幫助學員在轉場時抬飛機、拿電池。學員們一次幹了5個多小時,一口水都沒喝。

將近十點鐘了,溫度已經漸漸升高,該回去休息一下了。這時一位老大爺說,我都等了半天了,務必請小兄弟們幫忙把他的十畝棉花打完。經筆者瞭解,老大爺今年六十七歲了,子女都在城裡忙工作,自己在家閒不住,種了十畝地的棉花,十五畝的樹苗,還有近二十畝的玉米,一年下來收入不多,但養老足夠了。這幾天棉花的紅蜘蛛和盲蝽蟓發展嚴重,有的棉花被蟲子咬的快剩杆了。

內部資料:美來植保無人培訓札記(二)

於清馨覺得老大爺一個人種地真的不容易,就對學員說,大家再堅持一下,最多半小時,再說今後幹飛防就不能怕苦怕累,因為我們掙得就是辛苦錢。可是老大爺的地是真遠啊!光專場就用了半個小時,打完藥後,老大爺又說,好多地方沒打到邊,有的地方漏了,你們的飛機也不怎麼樣,還得我再打一遍。

學員們心裡別提有多憋屈了,但是又不好表露出來。在回去的路上,由於泥濘太深,車又陷在了路上。老大爺氣呼呼的看著我們,自己徑直揚長而去。就這樣,學員們在一點樹蔭都沒有的田間小路上一直折騰到中午12點,才拉出車自己找地方去吃飯。

內部資料:美來植保無人培訓札記(二)

經過兩個小時的休息,下午大家趕到了沾化縣利國鄉孫戶村徐良大哥的一塊30畝的玉米地。徐大哥給學員買了雪糕和飲料,還特意將自己種的兩個大西瓜帶到地頭。徐大哥是個大車司機,平時出車不在家,都是愛人打理這幾十畝地。徐大哥疼媳婦兒,不想讓她一個人太累。他說:“今天本來想僱人打藥,可是天太熱了,玉米杆又高,200塊一天都找不到人,你們可解決了我的大問題。打完藥我照樣付錢,不能讓你們白忙。”

徐大哥的實在性格讓學員頗受感動,尤其是山東汶上的小陳和酷飛科技的業務經理孟垂剛,不顧大熱的天,脫光膀子站在車頂上,力爭將效果打到最好。

內部資料:美來植保無人培訓札記(二)

晚上驅車回到濱州培訓中心時,已經十點多種了,一路上大家最想做的就是趕緊洗洗睡一覺。

這就是令人五味雜陳的飛防生活,學員們只是經歷了一天,而真正的飛防人在作業旺季卻是天天如此。經過一天的真實作業,大家對飛機,對飛防事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今後工作的開展也有了更務實的打算。

內部資料:美來植保無人培訓札記(二)

文案:求知 編輯:董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