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迴文詩”漫談

漢語中,迴文詩是一種雅趣橫生、妙不可言的詩體,是中華文化獨有的一朵奇花。它在我國曆史悠久,相傳始於晉代傅鹹、溫嶠,而興盛於宋代。說它絕妙全在詩中字句,從頭至尾往復迴環,讀之成韻,順讀倒讀,迴旋反覆的詩更多。然而,迴文詩不是沒有一定的約束,它亦有一定的格式,制創頗為不易。

漢語“迴文詩”漫談

唐代宰相、詩人上官儀曾經說過,“詩有八對”,其七曰“迴文對”,“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用的就是這種措詞方法。從語法上說,漢語缺乏嚴格意義上的形態變化,這是產生迴文詩的宏觀背景。另外,古漢語沒有標點符號,這讓迴文詩作表現的更加富有文學色彩;不僅作者本人具有高超的文字駕馭能力,欣賞者也必須具備相當的底蘊才能領悟其美妙之處。迴文詩讀來回環往復、綿延有盡,給人以蕩氣迴腸、意興盎然的美感;它體現了漢語文化的博大精深。

迴文詩在創作手法上,突出地繼承了詩反覆詠歎的藝術特色,來達到其“言志述事”的目的,產生強烈的迴環疊詠的藝術效果。有人曾經把迴文詩當成一種文字遊戲,認為它沒有藝術價值;實際上,這是對迴文詩的誤解。民國年代的學者劉坡公先生在1934年出版的《學詩百法》一書中指出:“迴文詩反覆成章,鉤心鬥角,不得以小道而輕之。”當代詩人、語文教育家周儀榮先生曾經認為,迴文詩雖無十分重大的藝術價值,但不失為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枝奇葩。

迴文詩有很多種形式,如“通體迴文”(又稱“倒章回文”)“就句迴文”“雙句迴文”“本篇迴文”“環復回文”等。通體迴文是指一首詩從末尾一字讀至開頭一字另成一首新詩;就句迴文是指一句內完成回覆的過程,每句的前半句與後半句互為迴文;雙句迴文是指下一句為上一句的回讀;本篇迴文是指一首詩詞本身完成一個回覆,即後半篇是前半篇的回覆;環復回文是指先連續至尾,再從尾連續至開頭。其中,尤以通體迴文最難駕馭,有人把這種迴文詩稱作“倒讀詩”,認為它是迴文詩中的絕品。例如宋代大文豪蘇軾(1037—1101)的《題金山寺》:

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捕漁舟釣月明。

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

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晚日晴。

遙望四邊雲接水,碧峰千點數鷗輕。

把它倒轉來讀也是一首完整的七言律詩:

輕鷗數點千峰碧,水接雲邊四望遙。

晴日晚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

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松門寺對橋。

明月釣舟漁捕遠,青山雪浪暗隨潮。

這是一首內容與形式俱佳的“通體迴文”詩,生動傳神地寫出了鎮江金山寺月夜泛舟和江天破曉兩種景緻。順讀、倒讀意境不同,可作為兩首詩來賞析;如果順讀是月夜景色到江天破曉的話,那麼倒讀則是黎明曉日到漁舟唱晚。由於構思奇特,組織巧妙,整首詩順讀倒讀都極為自然,音順意通,境界優美,值得玩味,被譽為迴文詩的上乘佳作。一首詩從末尾一字讀至開頭一字,能夠成為另一首新詩,這樣的文字功力十分了得,這般“文才”不是什麼人都敢“賣弄”的。

在迴文詩中,最為出名的要數清代女詩人吳絳雪(1650—1674)的《詠四季詩》,這是一首讚美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四季詩(四季詩屬於雜體詩的一種),每季都是從十個字的詩文中迴環出來,所描寫的四季特色分明,讓人回味無窮,被世人譽為迴文詩之珍品。這首四季迴文詩為:《春》詩:鶯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夏》詩:香蓮碧水動風涼夏日長。《秋》詩:秋江楚雁宿沙洲淺水流。《冬》詩:紅爐透炭炙寒風御隆冬。它可以派生出四首七言詩:

需要指出的是,具有妙趣橫生和意境深邃的漢語迴文詩在當代已較為罕見,這與它難以創作有關,也與人們對它的認知有關。雖然迴文詩帶有一定的文字遊戲的性質,但它構思巧妙,手法獨特,音韻和諧,字句凝練,整齊優美,妙趣橫生,是我國詩苑中的絢麗奇葩。工作之餘、茶餘飯後,偶爾讀幾首迴文詩,會令人情趣盎然和陶醉神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