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煤矿透明化工作面技术实现,“北大课堂”搬进矿区

“同学们好!首先祝大家‘五四’青年节快乐!我现在在山能临矿菏泽煤电郭屯煤矿,今天我主讲《地学数学模型》课程……”5月4日,在山东能源临矿集团菏泽煤电公司郭屯煤矿智能化开采毛善君工作室内,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毛善君通过视频给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大学生们远程教学。

推进煤矿透明化工作面技术实现,“北大课堂”搬进矿区

“现在郭屯煤矿透明化工作面项目到了最关键的攻坚阶段,预计6月底将全部完成,最终实现透明化工作面技术的高度集成和实用化。”谈到为何将课堂搬到矿区时,毛善君教授向记者道,“这段时间我不能离开工作现场,但学生们的课程也不能耽误,所以我通过网络视频方式,给他们开设了‘云课堂’”。

“今天上午两节课,是给本科班的同学们上的。晚上还有研究生的《高级地理信息系统》课。”上午课结束后,毛教授捧着讲义对记者说。

据了解,毛善君教授是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相关课题的技术负责人、透明化工作面智能开采“郭屯—彭庄”模式研究团队的负责人。2018年底,临矿集团菏泽煤电公司与北京龙软科技公司、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8家单位组建高水平研究团队,在郭屯煤矿3301智能化工作面联合攻关透明化工作面智能化开采技术。该工作面集最新通讯、控制、信息、大数据和工业物联网之大成,形成了基于“5G+高精度导航定位+龙软科技‘一张图’透明化管控平台+三维动态地质模型自适应割煤”的智能化开采“郭屯-彭庄”模式,将使我国煤炭工业智能化开采技术一举迈入较高阶段的3.0版。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左丰岐 通讯员 王凤斌 崔鑫 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