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指曾批評餘秀華:農村出來的詩人卻不提農民生活之苦,有無道理

文·段宏剛

兩年前,朦朧派詩人代表食指在一場新書發佈會上,面對近些年紅得發紫的女詩人餘秀華,說了一句義正言辭的話:一個農村出來的詩人卻提都不提農民生活的痛苦。

食指此話一出,如同平地起驚雷,瞬間調動起支持者和反對者的情緒,讓兩方激烈論戰,好不熱鬧。

時過兩年,當所有人冷靜下來,再回頭審視這件事時,就多了一份理智和包容。

作為同行,同吃詩歌這碗飯,食指為什麼要這樣數落餘秀華,依我之見:在食指眼裡,餘秀華是橫空出世的民間詩人,迅速搶佔了正統詩人的資源,他批評餘秀華,在本質上體現了兩個詩人陣營,兩種詩歌立場,兩種詩歌生態環境的對立。


食指曾批評餘秀華:農村出來的詩人卻不提農民生活之苦,有無道理


食指成名很早,毫無疑問是詩歌界的老前輩,“朦朧派”在上世紀80年代異軍突起,食指藉助這個東風,跟朦朧詩派其他詩人,如北島、顧城、楊煉、舒婷等人,在國內詩壇迅速走紅,名利雙收。若排資論輩,他們這些詩人完全有資本以正統詩人自居。

80年代的文學生態環境很好,民間有一種誇張的說法:從樓上扔下去一個蘋果就能砸中半個詩人或作家。作家和讀者都很多,做文學夢的人也很多,文學作品是大部分人的精神食糧,茶餘飯後探討文學,談論詩歌,是一大景觀。因此,那時的詩人和作家,要多麼風光就有多麼風光,被普通大眾當作偶像看待,社會地位很高,所受的禮遇跟今天的歌星、影星沒有多大區別。


食指曾批評餘秀華:農村出來的詩人卻不提農民生活之苦,有無道理


然而,隨著近30年人們的精神生活越來越豐富,文學不再是唯一的文娛產品,不可避免地走向邊緣化,作家和詩人的生存環境受到擠壓,身上的光環逐漸褪去,失去了昔日那種萬人矚目的榮光,只能躲在小圈子裡自娛自樂。大起大落後,詩人們的失落感可想而知。

互聯網時代來臨後,不但推出了許多網紅,還造就了不少詩人。擁有寫詩技能的人,如果能抓住機遇,依託互聯網傳播自己作品,大概率可以成為名人。餘秀華恰恰是互聯網造就出來的著名詩人。

餘秀華成名後,發表詩歌、出書、演講、講課的機會越來越多,很快也名利雙收。


食指曾批評餘秀華:農村出來的詩人卻不提農民生活之苦,有無道理


老詩人食指看到一名新生詩人可以如此紅火,可以享受到他們幾十年前享受到的所有榮耀,似乎有點坐不住了,醋意大發,就以“衛道士”的姿態,向餘秀華開起了火。

食指出生於1948年,從他出生到現在,尤其在他前半輩子,他經歷了許多苦難,對那個時代有非常清醒的認識。

時代因素對個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命運等方方面面的影響非常大。那個時代的藝術家,不論是詩人、作家,還是畫家、音樂家,大多喜歡錶現宏觀元素,對苦難題材情有獨鍾。在具體創作上,受到意識形態的影響較深,有意識地把宏觀元素放在了表達首位,個性化的私人表達則退隱在背後。因此,那個年代許多詩歌未必是詩人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而是個人命運向時代命運妥協的產物。


食指曾批評餘秀華:農村出來的詩人卻不提農民生活之苦,有無道理


在當代,詩歌立場和詩歌生態都發生了重大變化,詩人們開始變得越來越關注個體命運和個人內心世界。關心自身當下生活,漠視時代變化,表達個人訴求,成為文藝工作者樂此不疲的做法。這種做法的最大弊端就是,使詩歌喪失了幾千年來的“詩言志”的優良傳統,而且大部分詩歌非常口語化,丟失了傳統詩歌的含蓄、凝練和內涵豐富的審美價值,弱化了詩歌的藝術功能和教化功能。

有什麼樣的生活就有什麼樣的詩歌。如果站在上一輩詩人的觀念和立場來看,食指如此批評餘秀華,也有些道理。

餘秀華以及當代許多詩人的詩歌,基本上都是延續當代個體化、私人化的寫作模式。


食指曾批評餘秀華:農村出來的詩人卻不提農民生活之苦,有無道理


詩歌究竟要寫什麼?如何表達?表達什麼?幾千年來,似乎是莫衷一是,婆說婆有理。

從歷史看,唐代是古代詩歌的巔峰時期,寫作方式不拘一格,以杜甫、白居易為首的詩人,關心國家命運和百姓疾苦,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現實主義詩歌。同樣,以李白、李賀、李商隱為首的詩人,喜歡錶達自我感受,同樣留下許多不朽詩歌。

宋朝的辛棄疾、陸游等人,擅長寫愛國詩,柳永、蘇軾、李清照等人擅長用詩詞挖掘個體生命體驗,兩種風格同樣能分庭抗禮,創造了高峰,不能說誰的好誰的不好。

由此可見,百花齊放是促進詩歌蓬勃發展的良方。況且,每個詩人都有寫作自由和表達自由,他人無權干涉,詩人寫作時,只要能抓住詩歌本質,能在詩歌中凝注真情實感,這樣寫出來的詩就是好詩。


食指曾批評餘秀華:農村出來的詩人卻不提農民生活之苦,有無道理


食指從90年代後,很少再看到他的詩歌新作,他用自己迂腐的詩歌觀念批評餘秀華,似乎有點牽強附會。而餘秀華近些年寫了大量詩歌,創作頗豐,僅從這一點,他沒有比餘秀華做得更好,他批評餘秀華的聲音不足為憑。

不過,餘秀華並非完人,她的大部分詩歌語言直白,散文化趨向比較明顯,整體意境和格調都不夠深遠,如果長期這樣寫作下去,不但自廢武功,還會誤導大眾對詩歌的認知。

作為從農村出身,依靠寫作讓自己擺脫貧困並過上好日子,餘秀華的人生經歷相當勵志,給許多青少年做了好榜樣,這一點非常值得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